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策略分析

作者

潘际奎

阳新县宏发建筑有限公司 湖北省黄石市 43500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建筑行业正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与此同时,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经济的健康运行。因此,深入分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的突出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对于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水平、促进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是指政府质量监督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对建筑工程实体质量、建筑施工安全和建筑工程管理等方面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程质量检测与验收监督以及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等。通过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监管措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在有效管控工程质量风险、规范工程建设行为以及确保工程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通过运用统计调查表法、分层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直方图法、控制图与相关图等统计分析方法,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对于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通过事前审查把关、事中现场检查、事后验收监督等环节,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质量隐患,从源头上控制工程质量风险。另一方面,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凭借严格的执法与公正的司法举措,对违法违规行为施以重拳,此举不仅能够有效整顿建筑市场秩序,更能激励建筑企业遵循法律轨道,秉持诚信原则进行施工。此外,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还通过科学有效的质量管控,严把工程质量关,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2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策略

2.1 健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要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首要任务在于进一步提高质量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要加强质监机构自身建设,建立科学的岗位职责体系、培训考核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切实提升质监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加速质量监督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及时修订和完善现行的设计、施工、验收等技术标准,积极研究并制定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等新兴领域的质量评价标准,为检验工程实体质量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评判依据。因此,要加强标准的协调衔接和动态更新,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特点,形成系统配套、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质量标准体系。

2.2 明确监督人员的角色与职责

施工监理构成了施工监管工作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其核心职责在于对工程项目开展全方位且深入细致的质量检验以及严密监控。首先,监理人员需具备深厚扎实的专业素养,同时积累丰富的野外作业实践经验。要求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必须精准把握好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对工程的安全状况做出精准且正确的判定,为工程安全筑牢坚实防线。其次,监理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对工程实施全过程的实地巡查工作。质量监督机构通过抽查的形式来强化对监理单位的监管以此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工程建设要求,从源头上保障工程质量。另外,要求监理工程师对现场的各项监管工作成果由详实的文字或影像资料留存,并及时、准确地提报给监管单位,同时不断强化与项目部之间的沟通交流频次与深度,从而确保在监理过程中所发现的各类隐患均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理,将潜在风险消弭于萌芽状态。最后,监理工程师应具备灵活的现场沟通和协调能力,以便在面对施工进程中涌现出的各类矛盾和问题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展开沟通协调工作,进而有力保障施工质量不受影响。

2.3 创新监督方式方法

创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方式方法,关键在于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方面,需优化质量监督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布局,加大施工图设计审查和施工现场检查等环节的监管力度。采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及施工工艺,精准设定抽查比例和频次,聚焦于基坑支护、模板、钢筋及混凝土等质量隐患频发的关键环节。另一方面,创新运用信息化手段,以提升监督效能。充分利用 BIM、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工程质量信息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对各参建单位、关键工序、特种设备及检测数据等信息的动态采集、智能分析和实时预警,形成闭环管理。如在 BIM 模型中预设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点,对实际完成的质量检查记录进行比对分析,及时发现偏差;利用物联网传感器自动采集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应力等数据,分析混凝土、焊缝等易发质量问题部位的规律,从而实现远程监控和智能预警,使监督更加精准和高效。此外,需强化质量监督部门与其他监管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建立由质量监督、安全监督、施工监理、行业协会等多方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以加强信息共享、监管协作和联合执法。制定统一的质量安全检查标准和评价规程,以规范检查内容、方法和流程,避免多头执法和标准不一的现象。推行“互联网 + 监管”模式,构建“一网通办”平台,以确保监督、监理和检测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业务高效协同。同时,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作用,建立健全行业质量信用评价制度,定期发布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并将其作为招投标和资质审批的重要参考,以促进企业诚信经营。

2.4 实施全部门质量管理

质量监督机构为避免传统监督工作中对参与建设的各方责任主体(建设方、施工方、设计方、勘察方及监理方)监督和检查工作较多、对混凝土生产企业及检测机构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则相对较弱的问题,全部门质量管理是关键,需严谨从多维度、各关键环节发力,强化对混凝土企业与检测机构的监管。一方面,联合市建筑材料行业协会,为项目商混站及混凝土生产企业定制专项检查方案,深入排查。人员配备上,评估岗位人员适配度、资质与培训体系;原材料质量方面,溯源并严控砂石、水泥等物料性能;绿色和安全生产领域,勘察环保、安全设施及企业投入,考量可持续与安全根基。另一方面,以飞行检查直击项目检测机构关键处:审查运行制度,看架构、方针、内审与评审是否合理有效;委托收样环节,核验信息登记、标识、收样时效;检测环节,考察设备校准、环境、方法标准;留样环节,审查温湿度、存放、期限。尤其针对留样钢筋原材料、保温材料,核验复现性、抗渗试验相关指标及不合格报告上传情况,让检测守护质量,全方位护航项目推进。

结束语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是保障工程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为切实提升工程质量监督水平,需要健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创新监督手段,实施全部门质量管理,推动监督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迈进。展望未来,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监管制度的持续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将变得更加精准和高效,有力促进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鱼宝丽 .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与管理措施研究 [J]. 房地产世界 ,2023,(21):139-141.

[2] 张 毅 . 建 筑 工 程 施 工 现 场 质 量 监 督 与 管 理 [J]. 城 市 住宅 ,2021,28(12):255-256.

[3] 丁 新 . 探 究 高 层 建 筑 工 程 管 理 及 其 施 工 质 量 的 控 制 [J]. 居舍 ,2021,(19):121-122.

[4] 华 玮 . 建 筑 工 程 监 理 对 施 工 质 量 监 督 管 理 的 要 点 [J]. 居舍 ,2020,(33):1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