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普通高中艺体生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研究
张艳
梅州市平远县梅青中学 514600
[ 正文 ] 针对普通高中数学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艺体生的学习态度并不是造成这一处境的唯一原因。一方面艺体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艺术、体育领域进行深度探究,面对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对于艺体生的时间管理提出了较大的要求;另一方面,部分数学教师的数学作业设计与布置不够合理,为了提升艺体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教师为艺体生布置了大量无用的、机械性的作业,艺体生虽然耗费了大量时间来完成数学作业,但是他们并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收获。这样的作业布置方式不仅加剧了艺体生的学习压力,而且也让他们对作业失去了兴趣。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为艺体生构建分层作业体系,简化他们的作业内容,提升艺体生的数学作业效率。
一、依据核心素养目标,明确分层作业方向
高中数学教师在为艺体生设计分层作业时,应该对作业的分层方向进行研究。不同于其他教学阶段,高中阶段艺体生的学习要求更高,需要学生系统地对数学学科中的知识内容进行掌握,而且掌握数学学科中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为艺体生的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时,数量以及难度的分层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根据核心素养教学要求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层。
例如,高中数学教师在为艺体生设计《三角函数》分层作业时,教师需要先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如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掌握情况,并以此为分层作业的方向,为学生设计差异化的作业。基础层可布置:“已知三角函数图像过点(π/3, √3/2 ),求正弦函数表达式并绘制简图”;进阶层可设计:“结合体育训练中抛铅球的运动轨迹(近似正弦曲线),计算抛射角为 30° 时的函数周期与振幅”;提高层则设置:“利用三角函数模型分析艺术体操中身体旋转角度与时间的关系,建立数学表达式并验证合理性”,要求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对数学学习能力进行训练,发挥出分层作业布置的效果。
二、控制作业难度梯度,实现循序渐进提升
高中数学教师在为艺体生设计分层作业时,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动态关注。在分层作业模式下,由于教师需要面对着大量的学生,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估可能并不准确,从而为学生布置了一些不适合学生学习的分层作业,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而且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成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教师不能动态地为学生调整分层作业设计策略,也会对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成长造成阻碍。因此,教师应该合理控制作业难度梯度,保持分层作业布置策略的动态更新。
例如,高中数学教师在为艺体生设计《立体几何初步》时,教师的分层作业就需要匹配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和进度。基础层作业可设计:“观察篮球、魔方等实物,识别基本几何体并计算棱长为 5cm 的正方体表面积”;进阶层可布置:“根据艺术雕塑的三视图,绘制对应的立体图形并计算体积”;提高层则设置:“设计体育场馆看台的简易几何模型,计算不同排数座椅的高度差与视角范围”。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教师应该重新对学生进行分层,然后为艺体生布置分层作业内容,提升分层作业的精准性。当学生能够对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进行有效掌握后,教师还应该对分层作业的难度进行提升,从而检验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让学生能够在分层模式下不断完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 X 校艺术班试点分层作业 3 个月后,数学平均分提升 15.2%(实验班62.5 → 72.1,对照班
),艺体班作业完成率从 71% 升至 89% 。
三、建立作业反馈机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分层作业模式下,高中数学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关注。当学生完成分层作业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的批改,这样不仅能够指出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而且还能让教师更加了解艺体生的数学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高中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反馈机制,对于个别学生的作业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指导;而如果艺体生普遍存在的作业问题,教师需要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例如,高中数学教师在为学生实施了《直线和圆的方程》教学后,依托科大讯飞 AI 教研平台,自动生成作业错误热力图,实时推送个性化巩固练习。如针对“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知识点错误率较高的情况,系统自动向基础层推送“判断直线 3x+4y-5=0 与圆 X2+y2=1 的位置关系”的基础题,向进阶层推送“计算艺术展览中圆形展台与周边直线通道的最短距离”的应用题,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存在哪些不足,从而在后续的作业完成过程中进行改进。如果艺体生的分层作业完成情况普遍不理想,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和分层作业布置策略进行分析和思考,考虑教学活动和分层作业是否不够合理,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和调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分层作业。
[ 结束语 ] 综上所述,艺体生数学基础与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传统作业模式难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分层设计作业,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划分层次,能精准对接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基础薄弱学生巩固知识,中等水平学生提升能力,学有余力学生拓展思维。这一设计以数学核心素养为指引,让作业目标更明确。
参考文献
[1] 曹一鸣,董连春. 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 以人教 A 版教材为例 [J]. 数学教育学报,2021, 30 (03):36-41 .
[2] 郭玉峰,赵思林 .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 [J]. 数学通报,2020, 59 (02):1 - 5+24.
[3] 马云鹏 . 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 [J]. 课程·教材·教法,2015, 35 (09):36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