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研究
杨波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求是高级中学
1 前言
健康生活方式对青少年成长至关重要,不仅关乎当前身心健康,更影响未来发展。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健康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教育引导往往能对其一生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生物学作为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与健康生活紧密相连,其中的人体生理、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等知识,都为理解健康的本质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然而,当前高中生物学教学在这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应试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科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生物学理论,却难以将其转化为健康的生活实践。因此,探索如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策略
2.1 知识传授中渗透健康生活理念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巧妙将健康生活理念融入生物学知识讲解,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健康生活的观念。在“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中,除了讲解基因如何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影响性状,还可提及某些遗传疾病与生活方式的关联。如一些遗传性心血管疾病,虽然遗传因素是发病的基础,但生活方式起着重要的诱发作用。若患者在生活中能保持健康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坚持适度运动,保持良好心态,可有效降低发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通过这样的讲解,让学生认识到生活方式对健康的深远影响,即使存在遗传倾向,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起到积极的干预作用。同时,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不良生活方式导致健康问题的案例视频,如长期熬夜引发内分泌失调,出现长痘、脱发、精神萎靡等症状;过度吸烟导致肺部变黑、引发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肺部疾病;长期暴饮暴食引发肥胖,进而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这些直观的画面能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更能让他们感受到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加深对健康生活方式重要性的理解。此外,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因生活方式改变而带来健康变化的故事。有的学生可能会分享自己通过坚持晨跑,原本容易感冒的体质得到改善;有的学生可能会讲述家人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血糖、血脂指标恢复正常的经历。这些真实的故事能让学生感受到健康生活方式的实际效果,增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同感,从而更主动地去践行。
2.2 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
2.2.1 实验探究活动
组织与健康生活相关的实验,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中深化对健康知识的理解,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探究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实验中,学生通过使用碘酒检测淀粉、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等方法,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构成,如馒头中富含淀粉,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花生中脂肪含量较高。进而学会根据自身需求合理搭配饮食,如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来满足身体生长的需要;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可适当增加糖类食物的摄入以补充能量。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作用以及缺乏某种营养成分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如缺乏维生素 C 会导致坏血病,缺乏钙会影响骨骼发育等,让学生明白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又如“探究运动对心率的影响”实验,学生在安静状态下测量自己的心率,然后分别进行快走、慢跑、跳绳等不同强度的运动,运动后立即测量心率,并记录恢复到安静状态所需的时间。通过分析数据,学生发现运动强度越大,心率越快,恢复时间越长。这让他们明白适量运动能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脏在安静时跳动次数减少,每次跳动输出的血液增多,而过度运动则会增加心脏负担。从而懂得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时长,养成科学运动的习惯。
2.2.2 课外实践活动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其健康生活体验,让健康生活的理念走出课堂,融入生活。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专业人员的讲解下,了解传染病防控知识,如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认识公共卫生体系的运作,如疫情监测、疫苗接种规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学生在参观过程中,会学习到疫苗研发的原理和过程,明白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了解到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措施在阻断传染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这会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个人健康与公共卫生的紧密联系,从而更加注重个人卫生和健康防护。此外,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健康宣传活动,让学生将所学健康知识传递给社区居民。学生可以分组制作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海报,内容涵盖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方面,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画呈现;也可以举办健康知识讲座,针对社区中老年人关注的高血压、糖尿病预防等问题,结合生物学知识进行讲解,如解释高盐饮食如何导致血压升高,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自身健康知识,还在与居民的互动中提升了沟通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强化健康生活意识。
3 结语
通过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入健康生活理念、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学生在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有效培养。他们不仅树立了正确健康观念,认识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和科学性,还掌握了健康生活技能,如合理搭配饮食、科学进行运动、做好个人卫生防护等,逐渐养成了良好生活习惯,健康素养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姚卫国 .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健康意识培养与初高中衔接 [J]. 中学生物教学 ,2024(1):78-79.
[2] 董宁 .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研究——以《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为例 [J]. 中学教学参考 ,2021(23):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