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让有效评价点亮“生动”课堂

作者

成晨

蚌埠高新实验学校

引言:在多元化的教育视域下,教学活动与教学评价处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版)》倡导重视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当前,小学语文单元教学中存在评价方式单一、评价内容不够全面、评价主体不够多元化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积极探索全新的评价方式,让上述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

一、聚焦单元主题核心,丰富语文学科评价层次与内涵

教师可以聚焦单元主题核心,丰富语文学科评价层次与内涵,制定全面且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案,让教学评价质量能得到显著提升。教师应以整合单元教学内容为基础,围绕单元主题,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实施评价。为有效评估学生对这一单元内容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新增的单元任务板块,制定全面且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分别在阅读与写作方面、课文学习方面、综合实践等多个方面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以丰富语文学科评价层次与内涵,提升评价质量。

例如,以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为例。本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主题,以让学生能体会作者表达对动物感情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该动物的特点为目标。教师在教学本单元时,可以聚焦“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单元主题核心,分别站在阅读与写作、课文学习以及综合实践等三大方面构建评价层次,对学生实施评价。在阅读与写作方面,教师可以采用设置深层次问题与写作实践任务的方式,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思维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如,教师可以请学生仿照本单元各位作家的写作方式,选择一个喜欢的动物,灵活运用写作技巧进行仿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仿写情况点评学生,了解学生的阅读知识掌握情况和知识迁移能力。在综合实践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单元任务组织主题班会,再根据学生在班会中的表现情况评价学生,这一环节主要考查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掌握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应用。在课文学习方面,教师可以采用课堂问答的形式,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进行深度考查。如,在学习《白鹅》一文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文章所表达的核心情感。

二、组织多主体评价活动,提升评价的客观性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多主体评价活动,鼓励学生和家长也积极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以提升评价的客观性。传统的评价方式通常以教师的主观评价为主,这使得学生很难对自身的学习实情有更加客观地认知 [1]。教师可以转变这种教学评价设计思路,鼓励学生和家长也积极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评价量表(见表 1),再让学生围绕量表上的内容对个人和小组成员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家长也参与到评价活动中,围绕量表上的内容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知识掌握情况和在家表现情况。当学生和家长评价结束后,教师需要及时回收评价量表,再根据评价结果,结合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站在更加客观的角度综合评价学生。当评价结束后,教师可以将多主体评价数据上传到豆包平台上,让豆包智能机器人辅助分析多主体评价数据,再将综合评价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表 1 :

三、开展分层评价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教师可以开展分层评价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性,为了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都能得到满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和能力,将学生分为优等生、学困生和基础生三个层次,教师需要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实际表现,适度调整评价标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接收到针对性教育。对于成绩优秀、能力较强的优等生,教师可以抬高评估标准,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为主要方向;对于能力较差,且缺乏学习兴趣的学困生,教师可以将关注学生微小的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主要评估标准;对于能力和兴趣都呈平均水平的基础生,教师则需要观察学生的实际情况,再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点评。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大单元情境下的多元评价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教学变革,也是一种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教师可以采用开展分层评价活动、组织多主体评价活动、聚焦单元主题核心,丰富语文学科评价层次与内涵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评价活动,让单元教学评价水平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吴云彩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构建 [J]. 作家天地 ,2025,(16):57-60.

[2] 戴瑞芸 . 小学语文大单元情境下的多元评价 [J]. 全国优秀作文选 ( 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 ),2024,(03):70-71.

[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多元化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课题编号JKT24021)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