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探讨

作者

周会丽

宁阳县复圣中学

引言: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教育领域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成为更加全面发展社会人才。因此,历史教育的目标不能够仅仅是简单传授学生历史知识,更要强化其文化素养。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以及特点,让学生能够在历史学习中逐渐养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与人生观,促进其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可以正确看待历史,使得学生能够在历史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成长。

一、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与深邃思想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与精神内涵 [2]。但其中内容又较为抽象化,部分学生会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应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发挥其将抽象内容转化可视化的优势,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直观的观察到实际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其中文化内涵。所以教师应在历史教材内容中深入探寻,找到其中可融合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掌握一定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结构。

在学习到高中历史《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一课时,为了丰富教学过程,建立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入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教师的深入分析可以对《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这一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延伸如“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社会,文明的早起发展离不开礼仪文化”等。这些文化的生成与创新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华人民的政治智慧,还反映了在历史变迁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于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立体化呈现,为学生提供更多中华古代时期的文化特点。但通过简单的教师讲述与书本学习形式,学生无法对其中内涵进行有效理解,所以教师就可以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通过“视频,图片,动画生成”等呈现形式,让学生可以直接看到中华文明早期的文化特色,以及生产创新为社会带来的变化,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组织学生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历史能力

在漫长的历史变革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但因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多样性,不同地域与不同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会形成独特的文化与形态,其中除优秀的文化外,还有一些因历史原因产生的糟粕文化。因此,教师应积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以辩证思维来看待历史文化,只有以辩证思维来看待历史文化,才能够传承与弘扬对人们产生积极影响的文化,使得文化更加有力量感。

在教学到高中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选取其中一文化内容,以此为讨论主题,组织学生围绕此主题展开讨论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如两晋时期的“卧冰求鲤”话题,让不同意见学生展开辩论,学生通过查询资料,整合内容可以对辩论话题建立全新理解。在辩论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会觉得其中“主人公在冬天的冰面上光着身板躺下,用身体热量融化冰面较为极端,是愚孝的一种表现”,部分学生会觉得“主人公利用自身身体热量融化冰面,是无私奉献的表现,是仁爱的根本”。在秉持两种思想的学生辩论中,可以使得历史教学过程更为活跃并更具内涵,学生会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促进其学习视野的扩宽,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了更为理性的认知。

三、关联学生实际生活,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生活之中,也应用与生活之中。因此,历史教师应充分将历史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联,拉进学生与文化的距离,让学生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对自身生活的作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学生的健康生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效丰富学生实际生活的内涵,为自身生活学习引入更新活力。

例如,在教学到(人教版)高三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时,其中教学内容为学生精准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与发展概况,学生会对传统文化建立基础认知。在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一定理解基础时,教师应及时将传统文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起来,强化其关联性,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从“文学,科学,艺术,地域与民族风俗”等有具体形式的文化载体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能够在自身的生活环境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强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还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内涵。

结束语:综上所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历史教学,对于高中历史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有重要推进作用。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远,形式丰富等优势,可以有效达到历史教学的育人目标,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还在融入过程中,塑造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强化了其爱国情怀,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使得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下,规范自身道德行为,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参考文献:

[1] 董领丽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路径 [J]. 吉林教育 ,2025, (19):42-44.

[2] 张阳 . 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研究 [J]. 教育 , 2025,(18):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