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骨木镶嵌艺术在新媒体时代的应用与创新策略

作者

汪燎 兰力

武昌理工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湖北武汉 430223

一、骨木镶嵌艺术的工艺与文化内涵

(一)材料与工艺之美

骨木镶嵌艺术以牛骨、木材等为主要材料,牛骨质地坚硬、色泽温润,木材则具有天然的纹理和质感。这两种材料的结合,不仅在视觉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在触觉上带来了不同的体验。展现了中华民族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文化理念。骨木镶嵌的制作工艺复杂且精细,涵盖了镶嵌、雕刻、打磨、髹漆等多个步骤。每一步制作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技艺。首先在选择牛骨时,工匠们会精心挑选质地坚硬、色泽温润的牛骨,经过多道工序处理,使其更适合镶嵌工艺。木材的选择也极为讲究,通常选用质地细腻、纹理美观的硬木,如红木、黄杨木等。第二,骨木镶嵌有高嵌、平嵌、高平混嵌三种工艺形式,工匠们会根据设计图案,将牛骨切割成各种形状,如几何图形、动植物图案等,然后将其精确地嵌入木材的凹槽中。镶嵌完成后,工匠们会用黄鱼胶将骨料固定在木材上,使作品更加牢固耐用。第三,工匠们根据图案的特点,运用浅浮雕、深浮雕、透雕等多种雕刻手法,将图案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作品上。打磨和髹漆是骨木镶嵌工艺的最后两个步骤,也是提升作品质感和光泽度的关键环节。经过多次打磨,作品表面变得光滑细腻,手感舒适。骨木镶嵌的制作工艺不仅体现了工匠们高超的技艺,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材料的选择到工艺的运用,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艺术的追求。

(二)文化内涵之美

骨木镶嵌艺术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主要材料牛骨与木材的结合,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传递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牛骨的坚硬与温润象征着坚韧与生命力,而木材则代表着生长与繁荣,寓意着自然的恩赐。这种材料的巧妙运用,展现了中华民族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文化理念。在图案与纹样的设计上,骨木镶嵌艺术更是蕴含着深厚的吉祥与美好寓意。龙凤图案象征着权力与吉祥,龙代表皇权,凤则寓意着高贵与祥瑞;莲花图案则以其纯洁与高雅的特质,常被用于表达对美好品德的赞美。博古纹以其高洁清雅的气质,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回纹则以其连绵不断的形态,象征着富贵连绵不断。卷草纹代表着生命的顽强与延续,常被用于家具的边角装饰,寓意着生机勃勃;暗八仙则以其独特的道教文化背景,寓意着吉祥与超凡脱俗。它通过材料的选择与图案的设计,将自然之美、吉祥之意与文化之魂融为一体,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骨木镶嵌艺术不仅是一种精湛的工艺,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它们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同时,骨木镶嵌艺术的传播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新的力量。

二、新媒体背景下骨木镶嵌艺术的传承与活化策略

(一)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推广

在新媒体时代,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骨木镶嵌艺术的传播推广,已成为传承与活化这一传统工艺的重要途径。首先,通过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主流社交媒体平台上建立官方账号,定期发布骨木镶嵌艺术的制作过程、作品展示以及文化背景介绍等内容,以精美的图片、视频和文字吸引粉丝关注,有效提升了骨木镶嵌艺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次,借助新媒体技术开展线上展览活动,利用 3D 建模和虚拟展厅等手段,将骨木镶嵌艺术品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使观众能够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或手机参观展览,深入了解其艺术魅力[1]。此外,制作专题纪录片和短视频,讲述传承人的故事,展示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全方位展现骨木镶嵌艺术的独特魅力,并通过各大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吸引了更多观众的关注,为这一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创新教育模式培养传承人才

为创新培养骨木镶嵌艺术传承人才,可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开展线上教育课程,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开设涵盖基础知识、制作技艺、文化内涵等多方面内容的课程,邀请资深传承人与专家授课,打破地域限制,吸引更多人学习,为技艺传承储备人才。二是开发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教学应用,借助先进技术让学习者通过 VR 设备沉浸式体验制作过程,利用 AR 技术将虚拟作品与现实场景融合,提升学习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年轻人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三是举办线下体验活动,如工作坊、讲座、展览等,邀请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让观众亲身体验艺术魅力,增强与传承人互动,培养大众对骨木镶嵌艺术的兴趣与热爱,为传承发展奠定群众基础。

(三)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为推动骨木镶嵌艺术的产业融合发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相结合,设计制作骨木镶嵌首饰、文具、手机壳等文创产品。这些产品既保留了传统元素,又满足现代消费者需求,有助于拓展市场,让骨木镶嵌艺术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二是开展直播带货活动,借助直播平台,邀请传承人或专业主播进行现场制作演示和作品介绍,吸引观众购买。直播带货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还增强了观众对骨木镶嵌艺术的了解和认同感。三是打造文化旅游项目,结合当地文化资源,建立博物馆、工作室、体验中心等,将骨木镶嵌艺术与旅游、文化、教育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完整产业链[2]。通过文化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参观体验,促进骨木镶嵌艺术的传播与发展,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结论

在新媒体背景下,骨木镶嵌艺术的传承与活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推广、创新教育模式培养传承人才、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骨木镶嵌艺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培养更多的传承人才,拓宽其市场空间。同时,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大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力度,为骨木镶嵌艺术的传承与活化提供有力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一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林文财 . 虚拟仿真交互设计在新媒体中的应用 [J]. 中国信息化 ,2023,(09):89-91.

[2] 伍 鹏 . 宁 波 文 化 旅 游 创 意 产 业 发 展 思 考 析 [J]. 北 方 经济 ,2011,(18):78-79.

2024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课题项目《新媒体背景下骨木镶嵌艺术的传承与活化研究》(CMCS2024-I-3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