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诊断与教学
李陆仙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第一中学
引言:
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多个维度诊断本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从而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而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针对性的数学学科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养。
[3] 陈志坚 . 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究 [J]. 福建中学数学 ,2024,No.395(11):7-9.
一、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诊断
(一)诊断方法
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观察,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更多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且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分析和评估本班学生的思维障碍。而且教师在课后也可以与学生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访谈,了解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深入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家长的深入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思维习惯。高中数学教师还可以为本班学生设计思维测试题,定期组织和开展思维测试,从而更加准确的了解本班学生的思维障碍。
(二)具体表现
高中生的数学思维障碍表现在很多个方面。首先,许多学生由于存在数学思维障碍,所以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会感到更加吃力,难以准确理解数学概念,更难以记忆数学公式,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停留在表面,不了解数学知识的深刻内涵和原理,所以往往是付出了很多时间精力,但仍学不好数学知识。还有一些学生是在学习过程中缺乏逻辑推理能力,一道题做会了,但是再遇到类似的题,学生难以合理的调用原有的知识,不能进行有效的知识之间的逻辑推理,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都欠佳。还有一些学生是缺乏抽象思维,许多高中数学学科的知识并不是那么直观,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但是学生由于缺乏抽象的思维,难以理解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例如,许多学生在学习立体几何过程中感觉很吃力。还有部分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过程中也严重受到思维定式的限制,并且缺乏数学直觉,这些导致学生的数学学科学习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提升和突破。
二、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教学策略
(一)强化基础知识教学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多个方法和维度为学生深入讲解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的内涵和本质,从而降低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的难度,还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例如,教师在进行公式推导过程中,不应直接让学生记忆公式推导结果,而是应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进行公式推导,从而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每个公式的本质,有效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观察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反应速度,从而评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的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速度,确保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而且在课后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设计分层数学作业,对于一些数学学科基础较弱,学习速度较慢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更多针对基础知识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对于一些数学学习基础较好,学习速度较快的学生,教师都可以设计更多思维拔高练习,不断帮助学生针对性的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二)培养灵活思维方式
高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拓宽解题思路。许多高中数学题目都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解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维度利用不同的知识解答数学题目,寻找多种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加强知识应用,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还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而且高中数学教师也应针对重点题目,设计变式题,改变原有的题目背景和题目信息,通过这种举一反三的题目练习,教师可以有效的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帮助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而且教师在组织数学习题练习过程中,也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更有创新性的题目,帮助学生见识更多的新题,从而打开思路,灵活应对题型变化,不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知识应用的灵活性。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的数学思维障碍是影响学生数学学科学习的一个重要阻碍。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就需要通过多种方法有效的诊断和分析本班学生的思维障碍。从而,针对性的设计和调整数学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效减少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逻辑性,提高本班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参考文献:
[1] 阚婷 .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5(04):2-5.
[2] 徐伟 .“ 做数学” 依然是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 以“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象” 教学为例 [J]. 数学教学通讯 ,2025,No.892(0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