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技校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性提升策略研究

作者

翟英民

黑龙江第二技师学院

在当今社会,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技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前景与发展潜力。语文作为技校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任务,还对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塑造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目前技校语文课堂教学存在实践性不足的问题,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场景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语文应用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探索技校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性的提升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情境创设引实践,课堂生动促参与

在职业院校语文课堂改革中,构建贴近实际的教学场景是增强课程实践价值的有效策略。当前普遍存在的单向输入式授课模式,往往导致师生互动不足、课堂活力欠缺,难以激发学习主体的内在驱动力。通过将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与职业场景有机融合,能够引导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中体会语言工具的现实意义,从而强化知识迁移能力。以职场文书训练单元为例,可组织分组模拟招聘流程:一组根据岗位需求拟定招聘启事,另一组则依据启事内容撰写自荐材料。这种双向实践不仅要求准确掌握文种格式规范,更需要从用人单位视角思考个人特质的呈现策略,使写作训练直接对接就业需求。在古典文学鉴赏模块,可借助音画素材还原诗歌创作的历史空间。例如在《春江花月夜》教学中,先通过水墨动画展现月夜江景,配合古琴演奏营造沉浸式体验环境,引导学习者闭目想象诗人独立江畔的所见所思。继而开展 " 以诗入画 " 活动,要求学生将意象组合转化为简笔画草图,再通过小组互评完善画面细节。最后结合视觉成果开展诵读训练,体会平仄韵律与意境营造的呼应关系。这种具身化的鉴赏过程,使学习者能够突破时空局限,切身感知古典诗词的情感张力和美学价值。

2 项目驱动练技能,任务导向提能力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是以实践任务为核心框架,通过师生协作推进课程进程的教育策略。针对技校语文课程特点,该方法能够引导学习者在任务实践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强化语言实践素养与实际应用技能的融合培养。教师可结合课程目标与学情特征,策划兼具专业性与实操价值的任务模块。以新闻稿件撰写单元为例,可构建" 校园事件采编" 实践模块,采用分组协作机制推进实施。各小组需完整经历线索发掘、实地访谈、文本创作及版面设计等采编全流程,在此过程中自然融入标题提炼、导语组织、主体架构等专业技法,同步训练信息整合与视觉传达能力。此种任务导向的学习过程,不仅深化了专业知识的应用维度,更有效培育了团队配合意识与应对实际问题的素养。在口语表达训练模块中,可设置 " 主题演说展示 " 实践平台,要求学习者围绕自选议题完成讲稿创作与展演实践。文稿撰写阶段需综合考量表达目标、听众特质与内容逻辑,合理运用修辞策略增强文本感染力;演练环节则需系统打磨语音控制、肢体表现与情感传递等展示技法。通过全流程参与公开展评,学习者的临场表现力与思维组织力得以显著提升,同时促进行为自信的心理建构。此类实践导向的教学设计,实质是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任务链条,使能力培养贯穿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过程。

3 校企合作搭平台,实践拓展强素养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是技术院校教学体系的核心特色,亦是强化语文课堂职业属性的关键路径。依托产教融合平台,教育机构能够构建多维实训场景,使学习者在真实业务环境中体会语言工具价值,进而提升职业语用水平与岗位胜任力。在校企协同育人框架下,双方可依据行业标准共同规划课程体系,使语文教学深度对接产业需求。具体而言,针对企业用人标准优化课程模块,嵌入契合岗位特征的专项训练内容,重点强化商务文书处理、职业场景语言表达等实务模块。此外,引入企业导师资源开展案例教学与专题研讨,系统传授职场语境下的语言策略与沟通范式。实践层面可建立周期性岗位体验制度,组织学习者深入企业开展业务流程跟岗。在真实工作场域中,学生通过处理往来函件、编制会议纪要、开展用户服务等任务,将课堂习得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职业行动能力。这种浸润式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感知企业组织文化,同步提升职业认知度与团队协作效能。以电子商务领域实践为例,参与商品详情页文案编撰、客户咨询话术设计等具体业务,能显著增强学习者的场景化写作能力与交互式沟通技巧。

综上所述,技校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性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通过情境创设引实践,能够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通过项目驱动练技能,任务导向提能力,可以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校企合作搭平台,实践拓展强素养,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感受语文的重要性,提高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庄蕙菱 . 数字技术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运用 [J]. 教育科学论坛 , 2025, (15): 51-53.

[2] 保世海, 汪卫群. 多元文化视域下语文思政教育的途径[J]. 文学教育 ( 下 ), 2022, (07): 182-184.

[3] 祖文娜 . 融传统文化,育高质人才——以技工学校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融入为例 [J]. 现代职业教育 , 2020, (16): 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