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色笔绘童真卷,红星光照奋进路
王珂
泰山学院 山东泰安 271000
一、实践背景与目的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夏季,我有幸成为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员。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提出要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推进乡村建设,为农村发展注入动力。因此,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响应国家的号召,我校延续实践传统,组建社会实践团队,依托学科优势和志愿服务经验,丰富当地儿童假期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
本次社会实践内容涵盖思想引领课程“祖国旗帜在我心中”和“薪火传九州,同拼中国梦”、艺术素养课程等,旨在通过多元化课程和实践活动,助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一方面,团队聚焦思想引领,以红色教育、爱国主义宣讲等形式,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另一方面,结合美育、科普、心理健康等模块,设计趣味课堂,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培养综合素养。同时,团队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乡村教育现状,探索高校志愿服务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路径,为优化“七彩假期”项目提供参考。最终,活动力求实现“扶智”与“扶志”相结合,在服务社会中彰显青年担当,为乡村教育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二、实践过程
(1)语言启智,暖心护航绽童心(7.15-7.17)
实践项目启动后,团队精心策划的首场活动——“祖国旗帜在我心中”思想引领课程正式开讲。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展示,成员向孩子们详细介绍了党旗、国旗、军旗、团旗和队旗的设计含义、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各自代表的深刻意义。同时,过程中还穿插着英语教学,发挥专业技能优势,从单词的音标发音教起,传授背单词、练听力等学习方法,针对性助力孩子英语起步。
7 月 15 日,团队开展“薪火传九州,同拼中国梦”活动。一个个拼图碎片,在团队成员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中国版图,大家通过手动力实践,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共筑中国梦根基。7 月 16 日,志愿者开展“民族服饰件件美”活动,带领青少年探寻民族服饰魅力,讲解服饰知识,展示多样民族服饰。
(2)科技创意赋能,精神传承铸魂(7.18-7.20)
在“魔法光学——解密 VR 技术”课堂上,团队结合“南京路上好八连”的红色故事,用 VR 设备带孩子们“穿越”到八连历史场景。从战火中的坚守到和平年代的奉献,科技让抽象的历史变得可感可触。团队成员们还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简易光学玩具,用放大镜聚焦阳光点燃“星星之火”,寓意红色精神的传承与科学探索的结合。
在“快乐学习”课堂上,团队成员用“红色故事联想记忆法”教孩子们背诵诗文,将“八连战士节约粮食”的故事与古诗意境结合,让枯燥的背诵变得生动。针对暑期作业中的难点,团队分学科开展辅导,结合八连事迹讲解语文作文,用“战士分物资”的场景化解数学应用题,从“英雄”“勇敢”等词语的英文意思延伸出八连英雄故事。孩子们不仅完成了全部暑期作业,还在“专注力闯关”游戏中提升了学习能力——游戏方格中藏着“艰苦奋斗”等八连精神关键词,让习惯养成与红色教育自然融合。
彩泥在孩子们手中让红色革命故事穿越历史,重现眼前。在“指尖上的红色建筑”艺术课上,团队成员讲解榫卯结构时,特意加入八连驻地旧址的建筑特色,让孩子们在捏塑中触摸历史温度,体会官民深情,弘扬艰苦奋斗。团队组织折纸活动,孩子们折青蛙,画上“军装”图案,在“跳远”比赛中体会“坚持”的意义。
三、实践收获与反思
本次 " 七彩假期 " 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育人成果与社会效益。在儿童成长方面,通过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与特色活动,有效提升了参与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红色教育方面,通过沉浸式教学,使大多数的学生能够讲述至少 2 个党史故事,厚植了家国情怀。在团队建设方面,团队成员不仅完成了学期志愿时长任务,同时专业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得到显著提升。
在总结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活动存在的不足:首先是资源持续性有待加强,部分课程因器材限制未能深入开展;其次是志愿者流动性较大,连贯时段过短,影响了教学连贯性;最后活动覆盖面有限,未能惠及更多偏远村落。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加强校政企合作,构建多方协同的长效机制。这次社会实践经验为今后开展类似活动提供了宝贵借鉴,也启示我们志愿服务既要注重即时效果,更要着眼长远发展,真正实现" 扶智" 与" 扶志" 的有机统一。
四、总结与展望
本次 " 七彩假期 " 社会实践活动以 " 传承红色基因、赋能童真成长 " 为主题,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和创新性的活动形式,在服务乡村儿童成长、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活动不仅填补了儿童暑期教育的空白,更在思想引领、兴趣培养、心理健康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团队成员在实践中锤炼了本领,深化了对国情民情的认识,用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活动形成的" 高校- 家庭- 社区" 三方联动机制,为后续持续帮扶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 服务社会、锻炼自我" 的双赢目标。
展望未来,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来深化 " 七彩假期 " 品牌建设:一是拓展服务广度,联合周边高校组建志愿服务联盟,扩大活动范围,积极鼓励更多高校学生参与;二是提升服务深度,拟建立 " 成长档案 " 跟踪帮扶机制,对特殊需求儿童开展持续关爱;三是强化资源保障,通过校地合作争取专项经费支持,建设标准化" 七彩小屋" 活动阵地。今后,我们会将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创新创业相结合,鼓励团队成员基于调研数据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形成更具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成果。我们坚信,通过不断完善服务模式和长效机制," 七彩假期 " 必将成为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亮丽品牌,让更多儿童在七彩阳光下茁壮成长,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王珂(2004.2-),女,汉族,山东聊城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红色文化教育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