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高中历史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与实施路径

作者

张朝红

永定第一中学 364100

一、引言

在教育理念持续更新的当下,跨学科融合教学成为教育发展的关键趋势。高中历史学科涵盖人类社会发展诸多方面,与地理学科联系紧密。两学科融合教学,有助于学生构建全面知识体系,培养综合分析能力,从时空双重维度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升历史学科素养。融入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内容,更能强化学生对历史的领悟,提升核心素养。

二、历史与地理学科融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学科关联性

1. 时空关联性

历史事件在特定地理空间中发生演变。如古代文明多源于大河流域,肥沃土壤、充足水源与适宜气候孕育了灿烂文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从秦汉时北方黄河流域为经济中心,到南宋南方经济超越北方,这与南方地理环境开发紧密相关。在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 2《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古代丝绸之路贸易发展就受沿线地理环境与交通路线影响 。同样,《中外历史纲要》中众多历史事件都与特定地理空间及时代变迁相互关联。

2. 内容互补性

地理学科的自然地理知识为理解历史事件提供物质基础,如地形地貌影响古代战争战略布局。而历史学科的人类活动丰富了人文地理研究范畴,像近代欧洲殖民者海外扩张改变了美洲、非洲人口与经济地理格局。在选择性必修 3《文化交流与传播》中,文化传播受地理环境制约,不同地区地理条件决定文化交流范围。

(二)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1. 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跨学科融合促使学生从历史与地理不同视角分析问题。学习工业革命时,从地理看英国资源分布与交通条件,从历史探讨政治、经济与科技背景。分析选择性必修 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不同国家政治制度形成,结合地理环境,如古希腊地理环境对城邦制度影响,能深化学生对制度成因的理解。

2. 提升知识迁移能力

融合学习助力学生在不同学科情境中迁移知识。学习世界文化交流,运用地理交通与位置知识理解文化传播路径,结合历史文化交流知识加深对文化特色形成的认识。学习选择性必修内容时,如分析国际贸易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能强化知识迁移,构建知识网络。

三、高中历史与地理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

(一)基于主题的教学设计策略

1. 确定融合主题

教师依据课程标准与教材,结合选择性必修内容选取跨学科主题。如“近代全球化进程中的贸易与文化交流”,涉及选择性必修 2 的国际贸易、世界市场,地理学科的海陆分布、交通航线,以及选择性必修3 的文化传播交融。

2. 设计教学目标

针对主题制定融合目标。知识目标为学生阐述贸易发展脉络、路线及文化交流表现,掌握相关地区地理环境对其影响;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多种资料探讨贸易与文化交流关系的能力;情感目标是让学生体会全球化下文化交流意义,增强文化包容。

3. 组织教学内容

围绕主题整合历史、地理及选择性必修知识。先从历史讲新航路开辟开启全球化,结合选择性必修 2 分析商业、价格革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再结合地理介绍航路涉及的地理概况,探讨地理因素对贸易路线的作用。最后引入选择性必修3 分析贸易中的文化传播及相互影响。

(二)项目式学习法策略

1. 设计项目任务

设计跨学科项目任务并结合选择性必修内容。如“古代区域文明发展与交流的研究”,要求学生从历史角度参考选择性必修 3 分析特定区域文明发展,从地理角度探究地理环境对其影响。

2. 学生分组协作

学生按兴趣与能力分组,分工合作。研究地中海地区文明时,负责历史的学

生从选择性必修 1 找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对文明影响的内容,负责地理的学生分析地中海地理位置对贸易与文化传播的作用。

3. 项目实施与指导

项目实施中,教师提供资源与方法指导。学生分析古代区域文明发展差异时,教师引导结合选择性必修教材理论与案例探讨。如分析东亚儒家文化圈形成,从政治、经济及地理相邻性等方面综合分析。

(三)案例教学法策略

1. 选取典型案例

挑选与选择性必修内容紧密相关,兼具历史与地理知识的案例。如“近代以来上海的发展变迁”,历史上涉及选择性必修 2 中经济结构变动、民族工业兴起,文化上关联选择性必修 3 中西方文化传入影响,地理上其优越位置对城市发展关键作用。

2. 案例分析过程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先呈现上海发展历史背景,让学生从历史角度结合选择性必修知识探讨经济、文化发展原因,再引入地理知识分析地理因素对其发展影响,如港口对贸易及经济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四、高中历史与地理学科融合的实施路径

(1)挖掘教材融合点

深入研究历史、地理及选择性必修教材。历史选择性必修 1 中国家治理与行政区划和地理区域划分相关,古代行政区划调整与地理、经济相关,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结合分析。选择性必修 2 中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联系紧密,如古代农业区域差异与地理条件相关,可与地理农业区位知识结合。选择性必修 3 中文化传播受地理环境制约,如丝绸之路文化带与沿线地理相关,可整合教学。

(2)开发校本融合课程

学校组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融入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区域历史地理与社会发展”为例,选取长三角地区,从历史结合选择性必修1、2、3 讲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从地理分析自然特征、生态演变及区位优势对社会发展影响,为学生提供深度跨学科学习资源。

五、结语

高中历史与地理学科融合教学结合选择性必修内容,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意义重大。通过有效策略与路径实现知识有机整合,能拓宽学生历史视野,提升分析能力。持续探索完善跨学科融合教学,关注评估改进教学方法,为高中历史教学注入活力,培养高素质人才。跨学科融合教学任重道远,需教师提升素养,学校提供支持,共同推动跨学科教育发展,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静爱. 中国历史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朱汉国,马世力 .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解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 樊杰,等 .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解读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4] 刘健,徐赐成 . 跨学科主题学习:内涵、价值与实施路径 [J]. 教育科学研究,2021(03):66 -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