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目标管理方法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作者

涂佳杰

湖北大成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黄石 435000

引言

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强调以目标为导向,通过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严格考核等环节,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组织目标。将目标管理方法引入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能够使质量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有助于提高质量管理效率,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达到预期标准。因此,深入研究目标管理方法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目标管理方法的内涵

目标管理方法的核心在于通过设定明确、可衡量的目标,并将其分解落实到各个层级和个人,从而激发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最终实现组织整体目标达成。基于目标管理方法,目标必须是具体且有明确的时间限制,以确保目标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方向。目标的设定过程也强调参与性,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商定目标,增强员工的参与度。同时,组织的整体目标会被分解为部门目标、团队目标乃至个人目标,形成一个目标体系,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努力方向,避免资源浪费和工作重复。管理者需要定期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向员工反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策略,确保目标顺利实现,也为员工提供改进机会,激发他们的成长动力。另外,目标管理还具有激励作用,当员工实现了目标,他们会获得成就感、满足感,进一步激励他们为更高的目标而努力。组织也可以通过奖励制度来强化激励作用,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促使员工为集体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也获得更多奖励,实现双赢。

2 目标管理方法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2.1 质量目标设定

建筑工程企业在项目启动前,应根据项目的特点、业主的要求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制定明确的总体质量目标。总体质量目标应具有可衡量性、挑战性和可行性。在设定质量目标时,要充分考虑项目的规模、施工难度、技术要求、施工环境等因素。同时,还应参考企业以往类似项目的质量情况,以及行业内的先进水平,确保质量目标既符合实际情况,又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例如,对于超高层住宅建筑项目,由于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在设定质量目标时,要对主体结构的垂直度、平整度,以及幕墙工程的密封性、防水性等方面提出更高的标准。

2.2 质量目标分解

2.2.1 按项目阶段分解

将总体质量目标按照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如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机电安装工程等,分解为各阶段的质量子目标。每个阶段的质量子目标应明确具体的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

2.2.2 按组织层次分解

将质量目标进一步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岗位。企业管理层负责制定总体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策略;项目管理层负责组织实施质量目标,确保项目施工过程符合质量要求;施工班组和操作人员则负责具体施工任务的质量控制。例如,项目经理要对项目整体质量负责,施工员要对所负责施工区域的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各工种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操作。

2.3 质量目标实施

为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各部门和岗位应根据分解后的质量目标,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包括具体的工作步骤、技术措施、资源配置计划等。例如,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施工班组应制定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明确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顺序、振捣方法、养护措施等,同时合理安排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和材料供应。

在质量目标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检查制度,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测,确保质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利用全站仪对建筑物的轴线和标高进行测量,利用超声波探伤仪对钢结构焊缝进行检测。

2.4 质量目标考核与评价

根据质量目标的分解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应涵盖工程质量的各个方面,如工程实体质量、施工工艺质量、质量保证资料等。每个考核指标应明确具体的考核标准和评分方法。按照规定的考核周期,对各部门和岗位的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可以采用自我评价、上级评价、相互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通过考核评价,全面了解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改进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例如,每月对施工班组的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每季度对项目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价。

3 目标管理方法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运用的优化策略

3.1 事前质量管理

事前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及按时完成的基石,目的是在施工前识别并控制潜在的风险,确保各个施工阶段都能顺利进行。建筑企业通过详细的现场勘查,对施工地点的地质状况、周边环境及其他关键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以预测并规避自然条件带来的土壤不稳、地下水位高等风险,还可以评估现场的可达性,为物料运输和设备布置提供决策依据。建筑工程参建方管理是确保所有相关方高效协同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工程开始前需进行全面的设备检查,尤其对起重机械、混凝土搅拌站等关键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及时识别并修复故障,避免施工中断或发生事故,确保所有设备在投入使用前都符合性能标准。

3.2 事中质量管理

事中管理的核心在于通过持续的监督调整,实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工序质量管理是事中管理的基石,对于基础打桩、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等每一个施工工序,都需要制定出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查节点。分项工程质量管理进一步细化了施工过程监控,在整个建筑工程中,不同的分项工程各有其特定的技术和质量要求,建筑企业应设立分项工程的质量管理小组,专门负责监督各自领域内的施工质量,小组需根据国家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标准对工程进行阶段性评价,确保每个分项工程都能达到或超过行业标准。建筑企业需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包括定期的工程质量会议、现场检查和质量审查报告等,以便即时获取工程进展的详实数据和质量表现,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或修正潜在的质量缺陷。

3.3 事后质量管理

事后管理不仅有助于评估确认施工成果的质量,还能为后续的项目建设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推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施工质量验收是事后管理的首要步骤,监理单位需严格依据建设标准和验收程序,对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细致检查。竣工图审核是对工程实际施工与设计图纸的最后对比,建筑企业在项目竣工后应详细审核所有竣工图纸,确保施工结果与原设计保持一致。在此过程中,建筑企业对主要的机电设备和系统进行实际操作测试,以检验设备之间的协调性及整体工程的运行效率。

结论

目标管理方法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科学设定质量目标、合理分解质量目标、强化实施过程监控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可以不断探索和创新目标管理方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模式,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世杰 . 目标管理法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 房地产世界 ,2024,(17):89-91.

[2] 燕宁 , 袁雷磊 . 目标管理方法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J]. 房地产世界 ,2024,(06):65-67.

[3] 李文君 . 目标管理方法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 砖瓦 ,2023,(01):126-129.

[4] 史锦明 , 陈珍林 . 质量管理方法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J]. 中华建设 ,2018,(09):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