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作者

李怡萱 谭秀秀

延吉市北山小学 延吉市教师进修学校 吉林省延吉市 1330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所谓大单元教学,崔允漷教授认为:“这里的单元是一种学习单位,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学习事件、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大单元教学的划分,应从单元整体角度提炼单元主题、创设学习情境、编排学习任务等,让学生整体构建单元知识体系。本文立足任务群视角,提出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并结合具体教学实例展开论述,以期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有效参考。

一、任务群视角下实施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提出“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可见,语文教学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大单元教学围绕学习主题整合学习内容,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内容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有助于学生形成对语文学科的整体认知,对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任务群视角下的大单元教学旨在实现学习主题与学习任务之间的有效链接,其实施的过程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知识理解、吸收、内化与运用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大单元教学设计将语文知识以一定的规律、方法进行整合,以学习任务群的要义为依据,可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思维探究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通过整合课内外多样化的文本素材,以任务群为中心构建多结构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二)有助于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任务群视角下实施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教师需要树立大单元意识,认真梳理和系统整合单元教学内容,使零碎的知识以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学习任务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更有针对性和目标性,促进了自主学习。它鼓励教师改变着眼过小过细的做法,从“大处着眼”,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相应的情境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在任务群中逐步展开学习。这种任务驱动的方式使学习更有指向性,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大单元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文本的相关内容,还鼓励学生结合学习内容进行拓展阅读,有助于学生构建对某一类文章、某一作者、某一主题更为科学、系统的认知,进而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二、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一)基于单元主题,整合学习资源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应重视学习资源的整合,引导学生根据单元学习主题,搜集相关学习资料,通过多种形式夯实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资源的整合,要将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等融合在一起。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单元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 学生生于和平年代,对抗日战争的背景、生活环境不够了解,自然也无法对战争时期的艰苦生活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基于单元教学需要,教师可以布置任务群活动,从“体验”角度出发开展学习资源整合工作。具体任务包括:学习《七律·长征》时,提前搜集红军长征的相关资料,通过搜集视频、图片、历史故事等方式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长征过程中的相关事迹等。观看“乡红军长征”的纪录片;鼓励学生通过参观军事博物馆等方式感受长征精神,加强对历史的认识;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也要让学生查找九一八事变后的相关历史背景,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在学习《开国大典》时,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开国大典上为什么人们那么自豪、激动?书中提到的几位伟人也需要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了解他们的伟大贡献,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革命的艰辛以及新中国成立的激动心情。从单元整体角度开展学习资料的整合充分考虑单元阅读的实际情况、学生学情,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资源拓展和学习工作,通过任务帮助学生加强学习,为单元整体教学奠定基础。

(二)基于单元主题,重构教学目标

任务群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教师应有意识地重构单元教学目标,根据标准和单元教学内容,制定单元教学目标。结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等内容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优化。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单元目标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基于学生实际情况,教师根据单元主题可以优化教学目标:对比阅读《猫》《母鸡》《白鹅》,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再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整合《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三篇课文,优化教学目标为:能理解写景的文章选择合适的写作方法;能用自己的话与同学交流阅读感受;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总之,大单元教学设计下,优化教学目标的关键是根据单元主题进行分类设计,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目标与教材内容设计相联系,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层次地掌握学习内容,提升学习质量。

(三)优化任务情境,加强教学指导

优化任务情境要求教师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创设驱动式的任务情境,将情境贯穿学习任务的始终,以任务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目标。以二年级下第三单元《中国美食》为例,本单元围绕“传统文化”编排了 4篇课文,《中国美食》是让学生在菜名中识写生字,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基于此,教师可以创设“为外国小朋友介绍中国菜名”的情境,让学生带着这样的任务开启学习之旅。为了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以“巧报菜名”“了解食材”“感受文化”三个学习活动贯穿整个学习任务。

第一个学习活动开始前创设“帮助外国小朋友介绍菜品”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认读菜名的过程中识记生字。在学习过程中,设计“为外国小朋友介绍食材”“推广家乡的美食”这样层层递进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了解中国美食,感受中国饮食文化。学生在真实情境的任务驱动下,主动建构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

新课标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教师要基于单元主题,链接课内外知识,准确设定教学目标,以生活为基础,以主题为统领,以任务为载体,以活动为主线,从学生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等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加强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以任务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发生,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洪枝花 . 任务群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 名师在线 ,2024,(26):50-52.

[2] 阙慧云 . 新课标学习任务群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J]. 考试周刊 ,2024,(12):39-41.

[3] 邓娅妮 .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统编版教材为例 [J]. 教育观察 ,2024(8) :61-63.

[4] 曾晓璠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以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J]. 亚太教育,2023(19):80-83.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学会“十四五”科研规划课题“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模式研究”的课题(LG243679)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