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领导干部契约化考核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困局”与“破局
刘沁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分行,宁夏银川市 750000
引言
在国有企业持续深化改革进程中,领导干部任期制与契约化考核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契约化强化领导人员责任、权利与义务对等关系,对领导干部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依据考核结果进行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易岗易薪,实现领导岗位“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然而,从实际开展情况来看仍存在不少问题,如考核指标浮于表面、重点指标占比过低、干部能上难下等,本文就国企领导干部契约化考核开展分析和论述。
1. 国企领导干部契约化考核的现实困境
1.1 契约化考核指标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契约化考核指标体系并不完善,考核指标形式化问题较为突出,考核指标设置、权重及科学化程度等,未能通过对企业战略目标等展开分析,也未能着眼于领导干部岗位职责和分工,导致考核结果未能客观体现领导干部实际工作成果。
其次,定量与定性指标仍存在失衡问题,部分领导人员过分关注定性指标,或业绩指标设置背离考核要求,将非分管领域业务及非经营性指标设置为关键业绩指标,考评指标设置失当导致领导干部评价体系失效,容易形成“发展落后、畏惧考核”的恶性循环。
此外,考核指标体系较为滞后,未能结合工作实际和阶段性业务发展需要,动态调整和优化考核体系、考核目标。
1.2 考核过程与结果刚性应用不足
“人事、劳动、分配”是国企改革的三项重要制度,通过此三项改革实现干部能上能下,但实际能上不能下的问题、能进不能出的问题、能增不能减的问题在国有企业始终是个症结。
从考核指标层面来看,契约化考核指标缺乏清晰、具体、可量化的标准,这直接降低了考核结果准确性与客观性,导致考核结果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领导干部实际工作表现。
考核过程方面,约束性不强成为一大顽疾。考核过程容易出现形式化,考核人员没有及时进行过程管控和全流程跟踪,领导干部考核指标选取主观性强。
此外,在领导干部退出机制上,当前退出渠道不畅,在干部管理上呈现出“只能上不能下”的困境。企业难以依据考核结果对不称职领导干部进行降职、免职等处理。而且,考核结果应用范围较为狭窄,主要集中于领导干部晋升和薪酬发放,在干部培养、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应用不足。
2. 国企领导干部契约化考核的破局之路
2.1 推动契约化考核指标体系的完善
为破解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契约化考核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切实增强契约化考核成效,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完善考核指标体系迫在眉睫。
一是在构建完善的契约化考核指标体系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将企业战略目标细化为具体、可操作的任务,并梳理领导干部岗位职责,形成岗位清单。确保考核指标全面覆盖和落地执行,让契约化考核结果成为领导干部真实业绩的“精准画像”。
二是考核指标的设计应兼顾定量与定性指标,遵循“定量为主、定性为辅”
原则。通过数据量化,客观、真实地呈现领导干部实际履职能力,保障契约化考核结果公正性与客观性。
三是在考核实施阶段,要强化考核指标动态调整。结合市场视角、客户视角、行业最佳实践视角,对标行业效益、效能等情况对考核指标进行优化,提升考核针对性和有效性。
2.2 重视对契约化考核结果的刚性应用
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契约化考核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考核结果刚性运用。要将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的职位升降、去留安排紧密关联起来,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用人导向。同时,依据考核结果调整干部薪资,发挥薪酬激励和约束作用。
一方面,让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到自身工作表现与职业发展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推动业务工作水平不断提升,提高国企内部治理效能。此外,需要完善干部退出机制。依据考核结果,针对性地组织干部参加培训,帮助其弥补知识短板和能力不足,提升岗位胜任力,并及时开展能力再评估。对能够适应新要求、胜任新岗位的干部,为其提供新的发展机会;对于确实无法满足岗位需求的干部,妥善做好过渡安排,确保整个干部队伍工作效能得到切实提高。
2.3 保证契约化考核过程的公开透明国有企业在优化契约化考核工作时,要确保考核过程公开透明。
一是国有企业需加快推动契约化考核规则、指标设定以及考核流程等核心内容的公开化。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宣传与解读,让领导干部和基层职工能准确理解、形成正确认知。并加强对考核人员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监督体系,鼓励企业全员参与监督,促使考核工作在阳光下运行,提升契约化考核质量与公信力。
二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应积极拥抱先进信息技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契约化考核过程进行全流程、实时性监控。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大分析能力,对考核产生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以便清晰掌握领导干部的业务开展状况,精准识别他们的能力短板与发展潜力,进而结合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国企领导干部契约化考核机制宛如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在国企人才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有力地推动了干部能上能下用人格局的形成,为干部队伍整体建设水平的提升注入了强大动力。然而,当前契约化考核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如同前行道路上的“绊脚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考核效能的充分发挥。
鉴于此,国有企业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强化考核效果,让契约化考核真正成为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助推器”,助力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前行、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