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有企业文化品牌塑造与传播策略案例研究
覃雪梅
广西靖西靖翔工业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533800
引 言:
靖西市国有企业深耕本地数十年,业务覆盖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新能源开发等多个领域,在推动地方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这类企业在文化品牌建设中普遍面临共性问题:品牌认知度与业务规模不匹配,文化理念与实际运营存在脱节,传播方式难以适应新媒体环境。基于此,结合靖西市国有企业的业务特点与地域文化基因,探索切实可行的品牌塑造与传播策略,对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靖西市国有企业概况及文化品牌现状
靖西市国有企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重要支柱,承载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服务双重使命。以服务地方发展为核心,形成了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在基建领域,参与园区道路、标准厂房等配套设施建设;在生态领域,承担污水处理、矿山修复、土壤治理等任务;在民生领域,涉足城市绿化、公共停车场运营等服务;同时积极布局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构建了“基建 + 生态 + 民生 + 新能源”的综合发展模式。从传播效能角度考察,传播渠道相对单一,且品牌信息整合度与一致性有待提高。
二、新时期靖西市国有企业塑造的策略
(一)明确品牌定位
明确品牌定位从根本上作为国有企业文化品牌塑造的战略起点与逻辑基础,对于靖西市国有企业而言,其明确需立足于三个维度:一是战略定位。即企业基于自身发展战略和地区经济需求明晰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功能定位与价值主张。如,结合业务实际,明确“区域发展服务商、生态保护践行者”角色,在矿山修复、污水处理等项目中,突出“绿色治理”特色,在园区建设中强化“民生为本”理念;二是文化定位。即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和企业历史积淀提炼具有地域特色与企业个性的文化基因;三是市场定位。即通过竞争分析和目标客户研究确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独特位置与比较优势。
(二)构建品牌理念体系
完整的品牌理念体系通常包含企业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等要素,这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企业文化的理念框架 [1]。就本质而言,企业使命回答“为什么存在”的问题,是企业社会价值与功能定位的凝练表达;企业愿景回答“要到达何处”的问题,是企业未来发展目标与战略方向的前瞻性设计;核心价值观回答“遵循什么原则”的问题,是企业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的基本遵循。从构建路径来看,其形成既需要自上而下的战略设计,又需要自下而上的实践积累,是理性思考与历史沉淀的辩证统一。如,使命定为“筑强区域根基,守护绿水青山”,愿景明确为“成为边境地区生态型国企标杆”,使其与具体业务紧密关联。
(三)强化品牌视觉识别系统
完整的视觉识别系统主要涵盖基础识别要素、应用识别要素这两大部分,其中基础识别要素包含企业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彩、标准图形等,属视觉识别的核心元素,应用识别要素则涉及办公用品、环境导视、宣传材料、数字媒体等载体上的视觉应用规范。如,基础元素设计:标志采用“山形 + 壮锦”造型,象征生态保护与民族文化融合;标准色选用“生态绿”与“大地黄”,分别对应环保与基建业务;标准字体采用兼具稳重感与民族特色的设计。
对于靖西市国有企业而言,强化视觉识别系统,需要确保设计具有专业性,强调设计的差异性,即凭借独特的视觉元素彰显企业个性与竞争优势;需要关注设计的延展性,即预留视觉系统发展空间来适应企业未来发展变化。
三、新时期国有企业文化品牌传播的优化路径
(一)整合传播渠道
当前媒体环境发生深刻变革,给国有企业文化品牌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而整合传播渠道实质是对传统与新兴、线上与线下、内部与外部等多元传播渠道进行战略性规划与系统性整合以构建全方位、立体化传播网络 [2]。
从传播效果来讲,其能实现信息广泛覆盖、内容多维呈现以及受众精准触达,有效提升品牌传播广度与深度,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渠道整合需立足于传播目标与受众特点来科学配置传播资源,进而要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传统媒体凭其权威性和公信力适合传播企业重大战略和成就,新兴媒体则以其互动性和精准性更适合日常品牌维护和关系构建,再者应注重线上传播与线下活动协同推进,借线下体验强化品牌印象,靠线上互动扩大传播效应,尤其要充分认识到内部传播在品牌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把员工当作品牌传播的重要主体,通过内部传播渠道培育员工品牌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由内而外的品牌传播力量。
(二)内容营销
伴随受众媒介素养提升以及信息筛选能力增强,内容营销已成品牌传播核心竞争力,其本质在于通过创造和分享有价值、有意义、有吸引力的内容来赢得目标受众关注与认同进而建立长期品牌关系。
从内容特性角度看,优质品牌内容应兼具真实性、专业性、情感性和传播性,能在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同时自然融入企业品牌理念与价值主张[3]。具体来讲,国有企业内容营销可从以下维度展开,其一为价值内容创造,基于企业专业领
域和核心优势生产具有高信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专业内容以展现企业行业地位和技术实力。其二是故事内容挖掘,通过真实生动的企业故事、员工故事和客户故事展现企业人文关怀和价值追求以激发受众情感共鸣。
(三)公共关系与合作传播
公共关系与合作传播是凭借建立并维护企业同公众的良好关系、创造有利传播环境及社会氛围以提升品牌传播效果。
从关系维度来讲,国有企业公共关系网络涵盖政府关系、媒体关系、社区关系、行业关系等诸多层面,其中在政府关系层面需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及地方发展战略,借参与重大项目与公共事务来展现企业责任担当及价值贡献,在媒体关系方面要建立常态化媒体沟通机制,以保持信息透明及开放互动从而培养媒体对企业的了解与信任。对于社区关系方面应深入了解社区需求开展针对性社区服务及公益活动,而在行业关系方面则要积极参与行业组织与专业平台通过技术交流及标准制定提升行业影响力与话语权。
结束语:
新时期国有企业文化品牌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有战略思维与战术执行的有机结合以及理念引领与实践创新的相互支撑。展望未来,伴随数字技术迭代发展及媒介融合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应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技术变革机遇,不断创新品牌建设理念与方法,在坚守责任与使命的同时增强品牌活力与创新力。
参考文献:
[1] 薛白 . 国有企业文化品牌建设路径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5,(03):10-
12.
[2] 张茜茜 . 新时期国有企业创建企业文化品牌的意义及策略探讨 [J]. 企
业改革与管理 ,2024,(04):136-137.
[3] 赵梦迪. 品牌文化对外传播案例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2023.
[4]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资委. 广西国有企业品牌建设指导意见 [Z]. 2024.
[5] 靖西市人民政府. 靖西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Z]. 2021.
姓名:覃雪梅,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6 年4 月 职 称:本次申报政工师中级,籍贯:广西河池,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