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教育家精神,学做“行知式”教师
张玲 沈从英
江苏省句容市河滨路小学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而教育家精神,作为教育领域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追求,代表了一种对教育事业无限忠诚和热爱的态度,一种对教育规律深刻理解和遵循的智慧,一种对教育创新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勇气。教育家
精神不仅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驱动力,更是塑造“行知式”优秀教师的核心要素。该精神强调知识和实践的结合,主张通过“行”与“知”的统合,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情怀。“行知式”好教师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教师个人的努力、学校的支持和社会的配合。通过实施以上策略,教师能够更好地践行教育家精神,达成教育目标,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一、教育家精神的内涵
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展现出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责任感。教育家强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心理变化。教育家精神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并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
二是创新意识。教育家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强调求知与改革的结合。教育家精神鼓励教师勇于尝试新颖的教学策略,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
三是人格魅力。教育家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品德、智慧和人文关怀影响学生。积极培育良好师生关系,教师应树立人生榜样,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是终身学习。教育家精神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增强专业素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教师应参与持续教育,参加专业研修和学习交流,关注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五是奉献精神。教育家在教育事业上无私奉献,致力于公益事业和社会责任,传递爱与信念。教育家精神倡导教师超越自身利益,为教育公平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关注边缘群体和弱势教育的发展。
六是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教育家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尊重他们的选择与发展。教育家精神鼓励教师倾听学生的声音,理解他们的想法与情感,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教育家精神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它不仅要求教育工作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强调教师应有高尚的品质与理想。教育家精神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塑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础。
二、学做“行知式”好教师的策略
1. 以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铸就教育之魂骨
理想信念是教育工作的灵魂,道德情操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它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追求卓越。作为一名学校管理人员,我深知秉持教育使命感与责任感深刻认识教育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将教育事业视为终生奋斗的目标。我们都当以“捧着一颗心来,不
带半根草去”,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有潜力的孩子,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坚守教育初心时刻牢记自己选择教育行业的初衷,不为名利所动,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坚定信念,保持对教育的热情和执着。以师德楷模为榜样学习古今中外的师德楷模,如陶行知先生等,汲取他们的精神力量。从他们的事迹中感悟师德的内涵,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水平。
2. 以育人智慧和躬耕态度,铸就教育之根基
育人智慧是教育工作者的核心能力,躬耕态度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精神。在课堂内外开展真实情境模拟,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动手能力。例如,通过项目课题制,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以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引入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学习和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线教学、虚拟现实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果。开展项目式学习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行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阅读资料等方式自主学习,课堂上则进行讨论、交流、答疑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参与度。
3. 以仁爱之心,温暖教育之前路
教育,乃国之根本,民族之未来。而仁爱之心,则是照亮温暖教育前路的明灯。仁爱之心,意味着对学生的无私关爱与尊重。就如陶行知先生,他以一颗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面对调皮捣蛋的孩子,他没有斥责,而是耐心引导,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他用爱感化学生,让他们在温暖中成长,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充满仁爱之心的老师。他们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更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他们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给予鼓励和支持。一位老师发现班上有个学生家庭困难,便默默地为他准备学习用品,还时常关心他的生活情况。在老师的关爱下,这个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学习成绩也不断高。上学期,仁爱之心,能让教育充满温度。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让我们以仁爱之心为引领,踏上温暖教育之路,为学生的未来铸就辉煌。
我们要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需求。注重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用爱心和耐心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积极
的心态。
4. 以弘道追求,引领教育之未来
弘道追求是教育工作者的崇高理想,它激励着我们不断探索、创新、超越。我深知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我们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更好的效果。在“行知式”教学理念中,强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自主探究与实践,通过体验与反思相结合的方式,追求知识的内化。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与学生交流、观察、心理测试等方式,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辅导方案。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和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充分地发展。个别辅导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未来的学生,应该是手脑并用的全人。我们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实地考察、企业实习等。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实践能力。开展校内实践活动组织各种校内实践活动,如实验、实习、社团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建立教育实践基地与企业、社区、科研机构等合作建立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践场所,丰富实践教学资源。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教育家精神是教育领域的文化瑰宝,如同一座灯塔,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作为学校管理者,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将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带领我校全体教师继续坚守教育初心和使命担当精神,持续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素养,深度激发教师队伍内生活力,全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切实践行“行知式”教师,努力让每名教师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培养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