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数字化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循证药学干预对临床安全的影响探究

作者

栾蓉

济南市康养事业发展中心

近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发展速度较快,数字化西药房已成为现代医院药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动化调剂系统、电子处方传输、智能用药管理软件等促使处方调配效率、准确性及药学服务效率均显著提升。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合理用药问题仍然普遍存在,譬如药物相互作用、用法用量不当、重复用药等,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患者安全及医患关系。对此,还需及时在此基础上完善药学干预措施,从而保障药学服务质量。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是完善药学干预的基础保障,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具体干预措施完善,促进药学服务质量提升。在此过程中还需充分保障药学服务措施科学性、合理性。循证药学干预是以最佳证据、科学成果为指导,对保障药学服务措施合理性、科学性具有显著作用。通过将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与循证药学干预合并,可高效促进药学服务质量提升,为验证,本文将主要研究数字化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循证药学干预对临床用药安全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23 年1 月-2024 年5 月实施常规药学管理期间接收463 例患者归为对照组,男241 例,女222 例,平均年龄(52.34±16.78)岁;将我院在 2024 年 6 月 2025 年 基于数字化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基础上的循证药学干预期间接收452 例患者归为实验组,男235 例,女217 例,平均年龄(53.01±15.92)岁,两组患者基础信息相近,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药学管理,药师根据药学管理制度进行常规管理。

实验组:实施基于数字化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基础上的循证药学干预,(1)成立循证药学干预组并邀请药师、信息技术工程师、临床医师、护理人员等共同参与其中。对既往药学管理制度、流程、标准等进行全面分析并完善管理制度。干预组运用数字化系统进行处方数据深度挖掘、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相关专业知识检索、收集证据并评价最新循证医学证据,进而制定循证药学干预方案。(2)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结合并建立预警机制,包含禁忌证用药、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用法用量不当等预警,不同类型预警设定相应代码,当处方不合理时,系统自动弹出异常代码。(3)建立三重审核机制,分别为临床医师审核、系统审核、药师审核,并以此设定层层“关卡”,若上级未审核通过,则无法传输到下一级。药师需不断收集最新药物安全性、有效性证据并运用评价工具进行具体评价。针对不合理用药现象,分析具体原因并制定针对性改善措施。(4)在进行用药管理过程中,首先,完善系统并创建防火墙,将用药风险预测模型运用其中,并建立处方合理性实时评分系统,运用系统自动统计各种不合理处方发生数量;其次,对临床医师、药师等设定权限,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药学知识、处方审核技能培训、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相关联;建立药师医师沟通平台并鼓励其积极交流;再次,药师、医师等针对药学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培训策略,同时建立处方质量评价体系,将合理用药指标纳绩效考核中;针对典型问题,及时开展交流会;最后,创建用药随访制度,通过线上渠道对患者进行具体用药指导,同时开展咨询窗口,及时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5)建立完善质量指标监测体系,在药学干预过程中详细统计处方干预率、干预接受率、问题处方整改率等,其后运用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药学干预满意度评价药学干预效果,药师需定期统计并分析其变化趋势、定期分析与完善。同时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针对突发用药安全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 PDCA 循环系统运用至药学干预质量监管与改进中,促使药学干预质量可不断提升。(6)创建数字化药学问诊系统并广泛收集患者用药信息、识别用药问题;实施用药安全等级管理,不同风险等级,对应颜色标识也不同,根据不同颜色制定相应管理措施并以此对医护人员进行专项培训。(7)药学干预中药师、医师的个人综合素养水平尤为重要,对此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根据药师、医师的个人综合素养水平建立分级培训体系,根据培训内容、方式等制定相应考核机制、奖励机制,将考核结果纳入个人绩效考核中;建立用药安全大数据平台,整合多源医疗数据并开发数据分析模型,进行用药安全智能监测、预警。

1.3 观察指标

不合理用药:包含用法用量不当、禁忌证用药、重复用药、适应症不合理。

不良反应:包含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肝肾功能异常、神经反应。

1.3.3 药学干预满意度评分:包含药物质量、用药标识、药学服务、用药安全性等体现,运用医院自制管理评分机制进行具体评分,各项满分5 分,分数与干预效果呈正相关。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运用 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t 用于计量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 c2 检验,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对比不合理用药发生率

实验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更低,P<0.05。(如表1 示)。

表1 对比不合理用药发生率(n,%)

2.2 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如表2 示)。

表2 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n,%)

2.3 对比药学干预满意度评分实验组药学干预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如表3 示)。

表 3 对比药学干预满意度评分( x ± s ,分)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实施基于数字化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基础上循证药学干预的实验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经单纯药学干预的对照组,药学干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经单纯药学干预的对照组,各对比数据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合基于数字化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基础上循证药学干预措施具体分析可知,本次创新性地构建了多学科协作的干预团队。由临床药师、医师、护理人员、信息技术人员等共同组成,有助于可从不同角度、不同专业领域分析用药问题,进而制定改善方案,打破传统药学服务局限,促使药学干预效果显著提升 [1]。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结合并建立预警机制、三重审核机制,通过数字化系统早期预警功能,在不良反应发生前识别并干预潜在风险,不仅可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还可减少对患者身心及医患关系不良影响,促使药学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在具体用药管理过程中,药师从多方面进行药学服务,技术方面,创建防火墙、运用风险预测模型、建立处方合理性实时评分系统并对临床医师、药师等设定权限,可促使数字化技术在药学干预中完善度得到显著提升,充分保障药学服务质量性与安全性;另外,还创建沟通平台并加强问题分析、建立处方质量评价体系,可促使药学服务更具有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及规范性,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另外,还创建用药随访制度,保障服务措施及时性、优质性等,进一步促进药学服务质量提升。药师建立完善质量指标监测体系,还根据不同阶段制定相应评价指标,并在此中还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建立应急预案、运用PDCA 循环系统进行药学干预质量监管与改进,促使药学干预质量不断提升。在本次研究中还创建数字化药学问诊系统、实施用药安全等级管理等,从而可实现个性化药学服务,还可促使患者用药风险显著降低,减少对患者不良影响,药学服务质量性也因此进一步提升[2]。在进行药学干预过程中,人才培养尤为重要,对此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分级培训体系、考核机制、奖励机制并整合多源医疗数据并开发数据分析模型等,可不断扩大人才队伍并提高人才综合能力水平,进而促使药学服务质量持续提升,药学干预措施也更具有系统性、科学性、高效性等 [3]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药学服务满意度显著提升反映了基于数字化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基础上的循证药学干预措施的实际效果,干预措施切实解决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用药安全性提升备受关注。在本次研究中,将数字化技术与循证药学理念深度融合,构建系统化用药安全管理模式,不仅注重技术应用,更强调流程优化、人员培训,保障干预措施的可持续性,数字化技术、循证药学干预的持久性价值也因此显著彰显[4]。在本次中建立科学用药安全评价体系,不仅关注传统不合理用药指标,还注重患者满意度,充分体现“以患者为核心”的服务原则,为全面评估用药安全提供新思路,进一步促使药学服务质量提升[5]。药学干预过程中对人才尤为重视,并加强人才培训,有助于促进药学干预持久性发展[6]。药学服务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后续医疗发展中作用性会不断提升,针对此,在进行药学干预过程中,还需加强药学人员培训、加强对相关技术人才重视度,提升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并将各种现代化、智能化技术高效运用其中,并尽可能将各种现代技术结合,确保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譬如将护理部门、医师部门、药师部门等结合,形成用药安全管理合力,促使药学服务更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合理性;最后,根据药学服务的相关要求制定标准化流程,并不断优化流程,促使各项干预措施可高效落实,从而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7]。

通过本次研究表明基于数 在药学服务中作用显著,充分彰显了数字化技术与 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干预时间相对较短、 预长期效果观察,进而对研究结果权威性 证药学干预在临床中广泛推广[8]。 因此, 障研究内容、结果合理性、真实性、客观性 重视度,加强对药学服务成本效益考量力度,并以此 安全性、质量性及满意度均不断提升[9]

综上所述,基于数字化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基础上的循证药学干预对临床用药安全的影响显著,可促使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下降,提高药学干预满意度评分,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因此,可推广基于数字化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基础上的循证药学干预。

参考文献

[1] 耿娟. 分析合理使用抗生素干预中循证药学理念的积极影响[J]. 糖尿病天地,2020,17(9):79.

[2] 张慧丽, 徐贞贞, 田京辉, 等.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门诊儿童用药前置审核规则库的精细化管理[J].中南药学 ,2025,23(5):1452-1458.

[3] 祁骏升, 计雅纯, 刘宇, 等. 基于循证医学的妇产科超说明书用药处方审核实践[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21,30(11):739-743.

[4] 孙洁 , 陈国梅 , 黄吉 . 循证药学服务对临床药师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利伐沙班抗凝治疗中的应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15(25):1-4,8.

[5] 韩露, 张慧芝, 张颖, 等. 基于循证医学的特殊人群用药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构建及效果[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20(6):54-57.

[6] 郭钦惠 , 洪璐怡 , 曹慧敏 , 等 . 门诊 PASS 审方干预系统规则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效果 [J]. 中国处方药 ,2025,23(7):57-61.

[7] 罗娅婵 , 孔令娜 , 吕琼 , 等 . 中国社区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 Meta 分析 [J].中国全科医学 ,2023,26(13):1605-1612.

[8] 兰博 , 林春燕 , 许晓刚 , 等 . 本院重症医学科超说明书用药合理性分析 [J].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1,29(1):57-60.

[9] 李越然 , 李晓 , 李龙舟 , 等 . 基于 MDT 与循证助力处方前置审核系统适应症规则库优化与实践经验分享 [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45(24):2369-2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