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大型泵站机电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尹汉森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 230601

引言

泵站机电设备作为实现水资源合理调配和高效利用的关键物质基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伴随我国水利事业持续发展,大型泵站的建设数量与日俱增且规模不断扩大,在防洪、灌溉、供水等方面推动了农业和工业发展,与此同时,因泵站运行时间增长,机电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的需求愈发急迫。因此科学合理开展此项工作,才能确保设备性能稳定,进而充分发挥泵站整体效益。

1 大型泵站机电设备运行维护要点

1.1 日常巡检的内容与方法

大型泵站机电设备的日常巡检需要构建完善体系,在每 2 小时一次的常规巡检中,作为全方位监测的关键环节,要对电机的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予以细致监测以判断电机运行状态是否正常。与此同时,振动监测也是大型泵站机电设备日常巡检的重要一环,要利用非接触式传感器采集数据并分析振动频率等特征来提前发现部件不平衡等隐患。此外,还需检查泵体密封性,查看有无漏水、渗水现象毕竟密封不良易致设备损坏,而且要观察设备运行声音,因为出现异常噪声往往预示着部件磨损或松动等问题。在整个巡检过程中要对各项数据及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从而为后续维护提供依据。这种综合性的巡检方式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故障进而保障泵站的稳定运行。

1.2 定期维护的项目与周期

定期维护是大型泵站机电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设备类型、运行环境及使用频率等因素综合决定维护周期。对于大型水泵设备,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维护,要对内部的叶轮、轴承等关键部件细致检查,查看有无磨损、变形等状况,有问题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每季度需要检测电机的绕组绝缘性能,确保其绝缘电阻符合标准,绝缘老化易引发短路故障。每年要对设备的润滑系统进行全面维护,更新润滑油并检查油管堵塞或泄漏情况,而每半年则要对控制系统的电气元件检查和校准,保证控制信号准确传输与执行[1]。

1.3 设备润滑与清洁工作

在润滑方面需要依据设备不同部件的运行特性及要求选用适配的润滑剂,如轴承等部件往往要用锂基脂等高性能润滑脂,以此降低摩擦系数并减少磨损。不仅如此,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润滑制度,将润滑周期设定好,定期进行润滑剂的加注与更换工作,让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能一直保持优良的润滑状态。清洁工作方面,要周期性地将设备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杂质清理干净,防止它们侵入设备内部从而影响散热以及设备的正常运作。

1.4 关键部件的状态监测

大型泵站机电设备关键部件的状态监测是预防故障的核心要点,运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能够对部件的温度、振动、应力等参数予以实时监测,而分析这些参数的变化走向可提前察觉到部件潜在的故障问题。以大型水泵的叶轮为例,当对其进行实时监测并分析振动信号时,一旦发现异常振动频率,表明叶轮或许存在着不平衡或者局部损坏之类的问题,此时就要即刻采取相关措施予以修复或者更换。

2 大型泵站机电设备管理策略

2.1 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泵站管理方应明确管理责任并制定详细岗位责任制,将机电设备管理责任细分到部门与个人,由此确保设备专人负责,进而防止出现管理漏洞及责任推诿。完善制度体系方面,需要建立涵盖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制度,从采购直至报废,各环节的流程及标准均要明晰,使设备管理有章可循 [2]。与此同时,还应建立巡察制度,对巡检人员、时间、路线、内容及记录方式都需要做出规定,定时全面检查设备,将运行参数等信息记录下来,使问题能够及时发现。不仅如此,实行分层预警机制也必不可少,依据设备重要程度及运行状态,针对设备故障或参数异常分别进行分级预警,如轻微故障则发黄色预警以提醒关注,严重故障发红色预警并启动应急预案抢修,以控制故障进一步发展。

2.2 人员培训与技术提升

泵站管理方在人员培训与技术提升上要构建系统培训体系并制定长期规划,此规划涵盖新员工入职培训、在职员工定期培训及专业技能提升培训等多种类型,其内容涉及机电设备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维护保养以及故障处理等多方面;还要开展岗位练兵与技能竞赛,通过组织相关活动可激发员工学习热情营造良好氛围。另外需建立技术交流平台以鼓励员工分享经验与创新成果,诸如技术交流会等形式可开拓员工视野,且应加强与外部机构合作培训,可选派员工参加外部高级培训课程等学习先进技术与经验,以此提升泵站技术水平。

2.3 设备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设备档案信息化管理需引入相应系统软件,运用设备档案管理软件实现电子化管理,使之具备数据录入、编辑以及查询等多项功能。丰富档案信息不能仅拘泥于基本信息,还要包括运行数据、监测数据等内容,实现全生命周期数据集成共享。此外还需要建立数据关联关系,可借信息化手段关联运行数据和维修记录以预测故障,关联技术参数和性能评估报告来评估设备状态。与此同时也要加强数据安全管理,需制定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并采取数据备份等措施,确保数据完整与安全,通过限制授权访问防止数据泄露篡改。

2.4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

泵站管理方面,制定应急预案与演练时应先深度开展风险评估,并组织专业人员对泵站机电设备可能遭遇的各类风险做全面梳理,明确风险等级后制定预案。在此基础上细化预案各项内容,如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响应程序及救援措施等,同时需要编撰配套操作手册用以指导现场实际处置工作。另外还应定期进行演练,依预案要求开展涵盖桌面、实战、综合等多种形式的演练,整个过程需要做记录评价,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用以完善预案 [3]。除此之外,泵站管理方要加大应急资源保障力度,建立专门的应急物资储备库,为储备充裕物资且定期进行维护更新,还要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以提高救援能力。

3 结语

大型泵站机电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研究表明,相关从业者需采取科学有效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措施才能保障其稳定运行。在实践中人们要不断总结经验,优化维护流程、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素质。伴随科技发展,大型泵站机电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会朝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监测手段可实现设备实时监测,进行故障预警,提高设备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 韩佳笑 . 大型泵站机电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研究 [J]. 水电站机电技术 , 2024, 47(8):125-127.

[2] 甘维德 . 水利泵站机电设备的安装与检修方法分析 [J]. 清洗世界 ,2023, 39(2):181-183.

[3] 黄冠文 . 泵站机电设备运行和维护管理研究 [J]. 科学与财富 ,2023(7):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