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导向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
王智能
中卫市第一中学 755000
地理学作为一门关注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具有广阔的知识领域和实践应用的可能性。通过引入活泼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并培养其自主探索能力和好奇心。文章从新课标下构建高中地理课堂的重要作用入手,进一步探究了新课标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策略。
一、创建教学情境,增强学习能力
高中阶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开展情境教学,增强地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引发学生的共鸣,拉近学生与地理学科的距离,力争将抽象的、概括的知识变得生动且易于理解,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以高中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地球的运动》为例,在教学前,教师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发思考:“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为什么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太阳为什么是东升西落?”利用生活中每天发生的自然现象,创设教学的情境问题链,引发学生思考,使其产生想象和联想,并结合自身的观察和学习经历,阐述自身的观点和意见。接下来,教师利用多媒体工具或实物展示,通过直观的观察,呈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通过展示地球自转的影像,或使用地球仪模型演示地球公转的轨迹,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的运动。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对季节变化的影响。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例如:“为什么地球的倾斜角度会引起季节变化?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夏天和冬天的季节长度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索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之间的联系,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二、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学科认知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已经广泛的应用到教育领域。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需顺应时代的发展,借助信息化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交流和共享平台等手段,活跃课堂氛围,丰富学生的眼界和学科认知范围,为其日后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持。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以亚洲为例》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亚洲各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提供一系列图片、地图和视频,通过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给学生。使其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政区划分及地形河流的概况,让学生学会运用地形图或地形的剖面图,描述某一区域的地势变化和分布的特点;分析所包含不同区域的地貌、气候、河流特点等,并能分析其相互间的关联,帮助学生对亚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进行全面了解。其次,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课后作业布置中,要求学生使用电脑、平板或手机等设备,搜索相关的地理资料和信息。例如,学生通过访问地理知识网站、地理论坛或专业地理学术期刊,获取亚洲自然环境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案例。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筛选和整合的能力,提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认知能力。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多媒体展示和分享,展示自身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成果。通过制作 PPT、演示视频等形式,将所调研和整理的亚洲自然环境的数据和图像展示给全班,既强化理解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这一核心概念,又提升了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还拓宽了学生对相关地理知识理解的深度及广度。
三、注重课堂评价,保障教学效果
高中阶段的学生个性张扬,好胜心和竞争意识强,在学习中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赞扬,教师也应抓住学生的这一成长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营造一个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不断提升学生的课堂投入度,以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陆地上的水体》为例,在开展课堂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错误和不足,还要注重发现和肯定学生的亮点和优点。对于学生的出色表现,教师需及时给予回应,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针对成绩优秀且思维敏捷的学生,教师要求学生针对报纸、电视等收集的水资源不足的问题,阐述自身的观点,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和对策。评价中教师需给予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引导,鼓励学生始终保持地理学习的持续性和探究性。针对学习能力较弱且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应先给予学生学习上的认可和赞扬,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掌握水资源的基本知识,并能说明水资源是有限的,特别是在我国缺水的状况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并认识到水资源的匮乏,养成节约用水的意识和习惯,以达到提升地理核心素养的目的。评价中教师应给予积极正向的鼓励,以此激发其斗志,向他人虚心学习,教师需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使其逐步提升学习的水平,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还可以开展学生间的自评和互评,让学生互相学习,扬长补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培养其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通过这些评价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保障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 , 在新课标背景下,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是一项持续且有价值的工作。教师应积极创建丰富的教学情境、借助合理的信息技术、注重多元的课堂评价等有效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活动中,逐步提升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提供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艾力江·买买提 .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 [J]. 高考 ,2024(31):36-38.
[2] 魏 彬 彬 . 新 课 标 下 高 中 地 理 高 效 课 堂 的 构 建 分 析 [J]. 新 课程 ,2023(52):190.
[3] 刘 军 徽 . 新 课 标 下 高 中 地 理 高 效 课 堂 初 探 [J]. 甘 肃 教育 ,2024(1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