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作者

熊苇

东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湖北大冶 435100

引言

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认识到深基坑支护重要性,合理把控技术应用要点,切实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效率,为建筑工程稳定性的提升与施工质量的进步奠定基础。

1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特点

施工难度高。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建筑功能与美观性需求并重,工程复杂性的增加进一步提升了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难度。

施工条件复杂。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过程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沿海区域的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环境复杂,水文资源、气候条件等多变,进一步增大了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难度。施工过程中,周围环境因素的干扰往往阻碍工程的顺利进行,并带来安全隐患,这已成为该技术应用中的关键难题之一。

事故发生较多。深基坑支护工程所面临的施工环境较为复杂,易对周围地形、环境、建筑等产生安全威胁,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如在施工过程中,若现场施工人员未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标准设置防护措施,支护结构的质量将难以保障,进而可能影响地质结构的稳固性,增加安全事故的风险。

2 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在设计环节,支护结构设计不合理是一个突出问题。部分设计人员在进行支护结构设计时,对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的分析不够准确,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的不利因素。例如,在计算土压力时,采用的参数不准确,导致支护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不足。此外,一些设计方案没有进行多方案比选,没有充分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施工质量难以控制也是当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之一。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施工管理不到位,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例如,在土钉墙施工中,土钉的长度、间距、角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注浆不饱满;在桩锚支护中,桩的垂直度偏差过大,锚杆的锚固力不足等。这些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监测数据不准确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监测是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基坑的变形、地下水位等参数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然而,在实际监测过程中,由于监测仪器的精度不够、监测点的布置不合理、监测人员的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确。不准确的监测数据会误导施工决策,增加施工风险。

3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3.1 土层锚杆技术

在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土层锚杆也是应用频率较高的技术之一,该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加固手段,在确保基坑稳定、提高土体抗滑移能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实际施工中,土层锚杆技术经由在土层中设置锚杆,将锚固体与土体紧密连接,形成一种复合土体结构,从而提高土体的整体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对锚杆孔的定位工作,确保孔位准确无误。之后应用钻机进行钻孔,孔径及孔形需满足设计要求。钻孔过程中,严格控制孔斜率,确保锚杆安装后能够充分发挥作用。钻孔完成后,需要对孔内进行清洗,清除孔壁及孔底残渣,为锚杆安装创造良好条件。锚杆材料选用高强度钢筋或钢绞线,锚固段采用水泥砂浆全长粘结。锚杆安装过程中,将锚杆缓慢送入孔内,同时保证锚杆居中,确保锚固效果。锚固段施工完毕后,进行注浆作业,浆液选用高强度水泥砂浆,通过压力注浆,使锚固体与土层充分粘结,形成具有一定抗拔力的锚固体。为了提高技术应用效率,工作人员应该详细考量土层性质、基坑深度、周边环境等多种因素,在此基础上展开合理的锚杆设计,经由精确计算,确保锚杆在受力过程中,能够有效抵抗土体滑移,保障基坑施工安全。

3.2 钢板桩支护技术

在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中,钢板桩技术作为一种常用的临时性基坑支护措施,凭借其高强度、良好的变形性能和便捷的施工特点,在各类基坑开挖工程中都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施工中,钢板桩技术主要借助钢板桩的自身刚度和锁口连接方式,形成一种连续的墙体结构,以达到挡土和止水的目的。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对钢板桩的选型、设计计算、施工工艺以及监测等多方面工作。对于钢板桩选型而言,工作人员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基坑深度、周边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钢板桩型号和材质。常见的钢板桩有U 型、Z 型、H 型等,其截面形状和尺寸直接影响支护结构的受力性能。在设计计算中,需考虑钢板桩的入土深度、弯矩、剪力、土压力等参数,通过力学模型和计算软件进行精确分析,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施工时,钢板桩支护技术的关键在于打桩和锁口处理。打桩工艺包括锤击法、振动法等,要求桩身垂直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钢板桩墙体的紧密连接。锁口处理则涉及到钢板桩之间的止水措施,通常采用橡胶止水带、锁口填缝材料等方法,以减少地下水渗漏,提高支护结构的止水效果。在钢板桩支护结构施工过程中,还需关注以下技术要点:一是打桩顺序和拔桩时机,合理安排打桩顺序可减小土体位移,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二是桩顶连梁的设置,通过连梁将钢板桩连接成整体,提高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三是基坑降水和排水措施,确保基坑内水位低于开挖面,防止因水压力导致支护结构破坏。为了保障工程施工成效,还应进行有效监测,监测工作属于钢板桩支护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由对支护结构变形、地下水位、土体压力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可以评估支护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为施工安全提供数据支持。在监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支护措施,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安全可控。

3.3 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

地下连续墙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基坑围护结构,有着较高的价值优势,该技术适合应用在复杂地质条件与高水位地区的基坑工程中。该技术应用原理与流程为利用专门的挖槽设备,在地下开挖出狭长的沟槽,并依次浇筑混凝土,形成一道连续的墙体,这一墙体具有高强度、良好的抗渗性和刚度。可以发挥出有效的支护作用。在技术设计方面,地下连续墙的厚度、深度、槽段划分和接头形式是关键参数。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基坑深度、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结构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确保墙体能够承受水土压力、支撑荷载和地震作用。

结束语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建筑工程向地下空间拓展,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深基坑支护施工不仅关系到地下结构施工的安全,还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的稳定性产生影响。然而,当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工程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因此,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董宝社 .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技术管理 [J]. 有色金属设计 ,2024,51(04):87-91.

[2] 陈超 , 曹辉 .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J]. 中华建设 ,2024,(12):147-149.

[3] 王云鹤 .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4,22(21):94-96.

[4] 张文伟 .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探究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4,22(20):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