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阿迪力• 麦麦提江
墨玉县喀尔赛镇第一中学
化学属于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到的一门新课程,初中化学教学的实施关系到学生化学学习基础的形成 [1]。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时常将重点放在向学生灌输化学基础知识方面,采取的教学手段存在落后单一的问题,学生难以对化学学习提起兴趣,且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情境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为初中化学教学创新注入了新活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课堂情境,由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中的应用具有多重意义。就教学创新而言,教师采取现代教育技术,依据教学需求创设教学情境,可转变原本枯燥无趣的教学氛围,打造活跃且生动的课堂环节,并能推动教育现代化转型,实现高效率、高质量教学。就学生学习而言,学生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可轻松理解抽象的化学知识,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实现高质量学习。
二、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
(一)呈现生活图片视频,创设生活主题情境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从生活入手,引入课堂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抓住化学知识源自生活的特点,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呈现与化学知识相关的生活图片、视频,创设出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主题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魅力 [2]。例如,在讲授《水资源及其利用》一课时,教师首先利用白板展现水在自然界中的美丽图片,如海洋、河流、湖泊等,并播放关于“水对生命重要性”的视频,借助呈现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图片与视频创设生活主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水对人类生活有哪些重要作用”,并以引出本次教学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随后,教师进一步借助白板呈现地球上的水储量和分布图,具体讲解地球表面水的覆盖率、海水占水储量的比例等,促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并进一步展现与水资源合理利用相关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掌握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方法。
(二)优化问题提出形式,创设问题探究情境
学生在初中化学课堂学习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通常需要被动学习教师灌输的知识点,导致学生学习思维、探究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因此,教师应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提出化学问题,创设问题探究情境,推动学生在情境中参与探究学习,以此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学习思维、探究能力的发展。例如,在讲授《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课时,教师首先借助豆包软件生成“化学百事通”虚拟形象,由虚拟人物从金属资源概况、铁的冶炼、金属资源的保护等方面,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如金属在自然界是天然存在的吗?人类所利用的金属资源在地球上主要存在于哪些地方?铁的冶炼方式有几种?影响铁生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等,由此实现创设问题探究情境,明确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方向。随后,教师为学生提供在情境探究问题的机会,推动学生尝试自主学习,以此锻炼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学习能力。
(三)直观展现化学实验,创设真实实验情境
实验属于初中化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但因受到时间、环境、资源等限制,部分实验无法完整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直观展现化学实验过程,解决实验限制问题,推动学生在创设的真实实验情境中进行学习,以此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实验活动 4 燃烧条件的探究》一课时,考虑到此实验不适合学生在课堂中完成,存在环境限制问题。从此方面出发,教师呈现与本次实验相关的微课短视频,要求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内容,以此将实验过程完整且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强调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认真观察现象,依据操作和现象总结燃烧条件,推动学生在创设的真实实验情境中学习实验知识。同时,教师组织学生围绕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展开讨论,要求学生组织语言一次概括燃烧条件,以此加深学生对实验知识的理解。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与落实,属于教育教学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其与各种教学方式的融合,无疑是锦上添花。对此,教师应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其与情境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主题情境、问题探究情境、真实实验情境中学习化学知识,借此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帮助学生为今后化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信佳兴 .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研究 [D]. 长春师范大学 .2023.
[2] 陈学焘 . 浅析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J]. 学周刊 .2023,(02):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