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在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
王舒翼
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引言
传统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传统建筑面临结构老化、功能缺失、能耗较高等问题,亟待保护与更新。绿色建筑设计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健康舒适为目标,将其应用于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中,既能保留传统建筑的历史风貌与文化内涵,又能提升其使用性能与可持续性。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绿色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保护更新存在诸多矛盾与挑战。深入研究绿色建筑设计在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探索可行的实施路径,对传承历史文化、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绿色建筑设计应用于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的重要意义
(一)延续历史文化脉络
绿色建筑设计强调对原有建筑元素的尊重与保留,在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中,通过科学的评估与分析,最大限度地保存传统建筑的结构形式、装饰艺术、空间布局等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要素。避免因过度改造破坏传统建筑的历史风貌与文化内涵,使传统建筑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地域文化得以延续。同时,绿色建筑设计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在更新过程中,使传统建筑与现代环境和谐共生,进一步强化其历史文化氛围,成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提升建筑使用性能
传统建筑由于建造年代久远,在采光、通风、保温隔热等方面往往存在不足,使用功能难以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绿色建筑设计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对传统建筑进行优化改造。通过合理设计门窗开口、增加天窗等方式改善自然采光与通风条件;采用新型保温材料和构造技术提升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降低能源消耗;优化内部空间布局,合理划分功能区域,提高空间使用效率,使传统建筑在保留历史特色的同时,具备现代建筑的舒适性和便利性,提升其使用价值。
(三)推动可持续发展
将绿色建筑设计应用于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契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更新过程中,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采用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选用环保、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通过这些措施,延长传统建筑的使用寿命,减少拆除重建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实现传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建筑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二、绿色建筑设计应用于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的现存问题
(一)设计理念存在冲突
绿色建筑设计注重现代化的功能需求和节能环保目标,而传统建筑保护强调对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的严格保护,二者在设计理念上存在一定冲突。在实际操作中,部分设计师难以把握保护与更新的平衡点,可能为追求绿色建筑的功能和性能指标,过度改造传统建筑,破坏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或者过于强调对传统建筑的原貌保留,忽视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导致更新后的建筑无法满足现代使用需求,难以实现绿色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保护的有机融合。
(二)技术应用存在适配难题
传统建筑的结构形式、建造工艺和材料特性与现代建筑有很大差异,绿色建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面临适配难题。例如,传统建筑的墙体多为砖石或土木结构,保温性能较差,直接采用现代的外墙保温技术可能会对墙体结构造成破坏;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独特,在安装太阳能光伏板等新能源设备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安装方式和固定方法。此外,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较为紧凑,在引入绿色建筑的通风、采光等技术时,容易受到空间限制,导致技术应用效果不佳。
(三)资金与人才短缺
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本身就是一项资金投入较大的工程,再结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进行改造,所需资金更为庞大。由于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的经济效益相对较慢,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不高,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难以满足项目需求。同时,绿色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保护更新相结合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工作,需要既懂绿色建筑技术,又熟悉传统建筑保护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此类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人才储备不足,导致项目在设计、施工和管理过程中难以有效落实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影响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的质量和效果。
三、绿色建筑设计应用于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的优化策略
(一)融合设计理念,把握保护与更新平衡
设计师应树立融合创新的设计理念,在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过程中,深入研究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建筑特色和使用需求,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传统建筑保护要求有机结合。在保护方面,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构件和空间形态进行重点保护;在更新方面,以提升建筑性能和使用功能为目标,采用绿色建筑技术进行适度改造。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价值和更新需求进行量化分析,确定合理的保护与更新方案,实现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功能需求的平衡。
(二)创新技术应用,解决适配难题
针对绿色建筑技术在传统建筑中的适配难题,开展专项技术研究和创新。研发适用于传统建筑结构和材料的绿色建筑技术和产品,如新型环保型砖石墙体保温材料、轻型太阳能光伏瓦等,在不破坏传统建筑外观和结构的前提下,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结合传统建筑的空间特点,优化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方式,例如采用小型化、模块化的通风设备和采光装置,灵活布置在传统建筑空间中。加强对传统建筑建造工艺的研究,借鉴传统智慧,将现代绿色建筑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创造出既符合现代需求又具有传统特色的建筑技术和构造方式。
(三)完善保障机制,解决资金与人才问题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设立传统建筑保护与绿色更新专项基金,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出台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资;探索创新融资模式,如发行专项债券、开展 PPP 项目合作等,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同时,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在高校相关专业设置绿色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保护更新相结合的课程,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开展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结束语
绿色建筑设计在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是传承历史文化、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尽管当前存在设计理念冲突、技术适配难题、资金与人才短缺等问题,但通过融合设计理念、创新技术应用、完善保障机制等优化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传统建筑保护与绿色发展的有机统一。未来,应持续深入研究和探索绿色建筑设计在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模式和方法,不断总结经验,推动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工作迈向更高水平,为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绿色宜居环境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袁月 . 传统民居建筑设计在现代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借鉴 [J].居舍 , 2023, (33): 8-11+17.
[2] 杨须宏 . 绿色建筑理念在传统建筑设计中的渗透研究 [J]. 大众标准化 , 2023, (20): 66-68.
[3] 梁丽飞 . 冀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保护与绿色建筑更新设计研究 [D].河北工程大学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