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烟草专卖执法精准化的路径探析

作者

赵辉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烟草专卖局 陕西省宝鸡市 721300

1. 引言:精准监管的时代诉求与传统执法的现实困境

烟草专卖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实施关乎国家财税、市场秩序与消费者权益。然而,随着市场环境日益复杂,传统专卖进店执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1.1 执法目标模糊化:检查内容依赖经验,以查缉“假私非”卷烟为重点,易遗漏关键风险点(如证址不符、警示标识缺失),导致监管盲区。

1.2 过程控制薄弱化:检查过程缺乏客观记录,自由裁量空间大,易引发争议,也难为后续处理提供有力证据。

1.3 信息追溯碎片化:随着造假技术飞跃式发展,对假私烟流通的识别与溯源手段落后,反应滞后,难以形成有效打击闭环。

1.4 社会共治边缘化:政策宣导与商户责任传递不足,社会监督渠道不畅,难以形成监管合力。

陈仓区局探索的进店执法“四查两宣传 + 影像扫码”标准模式,正是基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求,客户检查覆盖面不足,假私烟监管压力巨大,卷烟消费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持证户经营场所“关、停、并、转、移”等情形复杂等现实情况和监管痛点,通过流程标准化与执法信息化双轮驱动,探索精准监管新路径的系统性创新。

2. 内核解构:“四查两宣传”——流程再造锚定执法精准靶心

“四查两宣传”的核心在于将模糊的监管要求转化为清晰、可执行、全覆盖的标准化动作和流程化口诀,实现执法目标的精准锁定与过程的结构化控制。

2.1“四查”:构建结构化风险筛查体系

2.1.1 查“亮证经营”:聚焦经营主体合法性公示,确保源头透明。检查许可证是否悬挂于显著位置、信息清晰可辨,杜绝“无证经营”或“藏证经营”,这是规范经营的基石。

2.1.2 查“警示标识”:基于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出台,面对向未成年人售烟的投诉违法行为越来越多,对执法人员处置该类违法行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行政处罚案件办理经验不足,筑牢预防性监管防线要求更高、更严、更明确。核查“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吸烟有害健康”等法定标识是否齐全、规范张贴于醒目位置,履行法定告知义务,体现监管的预防性导向。

2.1.3 查“证照信息”:穿透表象核实经营真实性。比对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登记信息(经营者姓名、字号名称)与实际经营主体的一致性,严防“借证经营”、“转租转售”等隐形违规,确保责任主体明确。

2.1.4 查“证址相符”:打击“人证分离”乱象。核实许可证登记的经营地址与实际经营场所是否严格一致,杜绝“一证多店”、“店证分离”等规避监管行为,维护许可证管理的严肃性与市场布局的合理性。

“四查”并非孤立项目,而是构成了一个从主体公示(亮证)→ 行为规范(警示)→主体真实(证照)→ 地址真实(证址)的递进式、全覆盖的风险筛查链条,系统性地压缩了违规操作空间。

2.2“两宣传”:打通政策传导与社会共治双通道

2.2.1 政策法规精准宣导:执法人员变身为移动的“政策宣讲台”。结合检查场景,面对面、个性化地向商户解读卷烟防外流、规范进货渠道、明码标价等核心法规政策,明晰商户权责边界,强化其守法经营第一责任人意识,实现从“被动监管”到“主动合规”的理念引导。

2.2.2 举报渠道清晰指引:将印有专属举报投诉电话(或二维码)的指引材料送达商户,减轻执法人员处理客户消费者处理“12313”举报投诉的压力。此举将单一的行政监管触角,延伸为全民参与的“天网”,显著降低社会公众监督的门槛,激励商户、消费者成为市场监管的“哨兵”,构建“人人可监督、违规难藏身”的共治生态。

“两宣传”嵌入“四查”流程,实现了监管与服务的有机融合,在刚性检查中注入柔性引导,为长效治理培植土壤。

3. 科技赋能:“影像 + 扫码”——信息化锻造执法规范利剑

标准化流程的刚性执行与权威性保障,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深度嵌入。“影像 + 扫码”构成了全流程、可追溯、强证据的数字化支撑体系。

3.1“影像记录”:打造全过程留痕的“透明执法”

3.1.1 无死角记录:2 名执法人员全程佩戴记录仪,双视角印证,从双随机检查到许可证实地核查,再到处理举报投诉等所有执法场景,进店出示证件、执行“四查”、开展“两宣传”,到商户反馈与签字确认,所有环节音视频同步记录。这如同为执法过程安装了“电子眼”。

3.1.2 双重价值:

一是对内规范行为:对执法人员形成强大约束,倒逼其严格遵循程序、规范言行举止,有效杜绝执法随意性、态度粗暴等问题,提升执法队伍专业形象。

二是对外固化证据:生成不可篡改、全景还原的“电子案卷”,为后续处理争议、行政复议或诉讼提供“铁证”,极大提升行政行为的公信力与抗辩能力。

3.2“扫码查验”:构建假私烟溯源的“智慧天眼”

3.2.1 精准靶向:针对当前寄递渠道和消费市场流通中高仿、难辨的“重点品规”假私卷烟,强制应用国家局推广的“码上查烟”等技术手段,将真假烟经验辨识与扫码确认相结合。

3.2.2 即时验真与溯源:执法人员现场对卷烟条包二维码、条形码进行扫描,信息系统瞬间完成:真伪鉴别(对接国家烟草专卖局追溯平台数据库)、32 位码流向追溯(查询该条卷烟的合法流通路径)。这如同为每一条烟标记了“电子身份证”与寄递包裹面单及查处场景形成呼应,有力形成了综合判断依据。

3.2.3 效能跃升:将传统依赖经验、耗时送检的鉴别方式,升级为现场秒级判定,极大压缩涉假烟的流通与生存空间,实现对制假售假链条的精准、快速打击。扫码数据自动归集(黑码入库),为区域假烟态势分析、源头治理提供大数据支撑。

4. 融合效能:标准化与信息化共塑监管新生态

查两宣传”与“影像 + 扫码”并非简单叠加,而是标准化流程与信息化工具场景中的深度耦合,催生了显著的治理效能:

4.1 执法规范化程度质的飞跃:明确的操作清单(四查两宣传)与刚性的过程约束(影像记录)双管齐下,将“做什么”、“怎么做”标准化、可视化,大幅压缩自由裁量空间,执法随意性锐减,程序正义得到有力保障。

4.2 监管穿透力系统性增强:“四查”结构化筛查覆盖关键风险点,结合扫码技术对假私烟的精准识别,使得证照不符、标识缺失、证址分离、假烟流通等显性与隐性违规行为无所遁形,实现了监管从“表面合规”向“实质合规”的穿透。

4.3 证据链构建与决策智能化:所有执法人员记录仪 5G 联网,结合全市指挥平台应用,形成完整的行为证据链,扫码数据生成真实的商品信息与流通证据链。二者融合构建的电子化监管信息矩阵,使问题商户画像更精准、违规行为追溯更清晰、后续处理(如责令整改、行政处罚、许可证管理)的施策更明确、更有据。

4.4 社会共治格局初步形成:清晰的“两宣传”显著提升了商户政策知晓度与合规自觉性。“举报投诉指引”的广泛发放,有效降低了社会监督门槛,商户、消费者的举报意愿和有效性提升,推动形成“自律 + 他律”、“专业监管 + 社会监督”的良性治理生态。

5. 理论延展与推广思考:迈向智慧专卖执法体系

陈仓实践为烟草专卖执法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地方样本”,其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推广潜力。

5.1 理论延展。PDCA 循环与智慧监管的落地实践:该模式完美体现了管理学PDCA 循环:Plan(计划)-“四查两宣传”明确目标与步骤;Do(执行)- 按流程开展检查与记录;Check(检查)- 影像回看、扫码数据、档案分析评估执行效果;Act(处理)- 依据证据进行处置并反馈优化流程。同时,它也是“智慧监管”理念在基层烟草执法的生动体现,即利用信息技术(影像、扫码和全市指挥中心数据平台)提升监管的精准性、高效性与协同性。

5.2 推广思考。

5.2.1 标准化是基础,在“四查两宣传”框架下,可结合各地实际进一步细化检查项、统一操作规范与评判标准,形成全国性或区域性指南。

5.2.2 信息化是引擎,保障执法记录仪、快速扫码设备的全员配备与稳定运行;推动“码上查烟”等系统与全国烟草专卖监管平台的深度对接与功能升级(如增加 AI 图像识别辅助鉴别);探索利用采集的数据构建商户风险画像与预警模型。

5.2.3 构建一体化信息平台:整合影像资料、扫码数据、许可证信息、历史检查记录、案件信息等,建立统一的电子监管档案库与智能分析平台,实现“一次检查、多维记录、全局共享、智能研判”。

5.2.4 配套制度完善:

一是健全影像与数据管理规范:明确记录仪使用规程、数据存储期限、调阅权限、隐私保护要求,确保合法合规。

二是强化执法人员培训与考核:围绕标准化流程、信息化设备操作、沟通技巧(宣传)、法律法规进行常态化、实战化培训,并将流程执行规范性、技术应用熟练度纳入考核。

三是优化举报投诉响应机制:确保举报渠道畅通有效,建立快速核查与反馈机制,兑现奖励承诺,切实提升社会参与的获得感与积极性。

未来方向:智慧执法生态构建: 探索与“互联网 + 监管”、信用监管融合。如:将标准化检查结果、违规记录纳入商户信用评价体系,实施分级分类监管;探索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假烟流通高风险区域与商户;试点面向消费者的简易扫码验真 APP,进一步拓展社会共治的科技维度。

6. 结论

陈仓区局“四查两宣传 + 影像扫码”标准化执法模式推进以来,从效果看,区局人口、持证户及卷烟消费量均占全市14%,但全年累计假私烟查处量占全市 40% ;许可证业务(停、歇业、恢复营业及延续)办理量占全市 25%,注销、新办许可证数量明显高于全市平均,且总量保持稳定;整体举报投诉量大幅下降,仅占全市总量不足 10%。通过将流程标准化(四查两宣传)与执法信息化(影像 + 扫码)深度融合,有效破解了传统烟草专卖执法的目标模糊、过程随意、追溯困难、共治不足等核心痛点。它以清晰的结构化检查清单锚定监管靶心,以全程留痕的影像记录锻造规范利剑,以即时的扫码溯源技术压缩违法空间,以精准的政策传导与畅通的举报渠道激活社会共治。这一实践不仅显著提升了执法效能、规范性与公信力,更在规范化、透明化、智能化的轨道上,为构建公平竞争、守法经营的卷烟市场环境铺设了坚实路基,为维护国家烟草专卖制度、保障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贡献更强的执法力量。

姓名: 赵辉 ,出生年月:1987.4.14,性别: 男,民族: 汉族,籍贯: 陕西岐山人,学历:中共陕西省委党校研究生,职称: 二级专卖师,研究方向: 专卖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