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分析
黄彩霞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梅林中学 514445
一、案例背景
在农村初中,有一大部分学生为寄宿生,因为家庭与学校距离较远,所以不得不在学校寄宿。此类学生因为长时间缺乏父母的关怀和呵护,使得其在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对此,作为教师需要加强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和关怀,促使其在今后的成长中形成健康的心理认知,综合发展学生的心理品格,以全面提高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现象描述
通过对班级寄宿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分析,可以发现此类学生与普通学生在心理健康表现上存在着一定差异性。因为长时间远离家庭,缺乏父母的关怀和教导,使得其表现出明显的自卑情绪。再加上长时间的寄宿生活,导致其感觉到十分孤单,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在我的班级中,王某也是典型的寄宿生,因为他的家庭离学校较远,所以他在很小的时候便成为一名寄宿生。但是因为他的性格比较内向,学习成绩较差,所以在班级中经常处于落后的地位。在班集体环境中不善与人交际,难以融入集体,这给王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还会间隔性地产生厌学情绪,这令一些老师十分头疼。而面对这一学生主体,在接下来的教育活动当中,需要秉承着促进寄宿生实现身心健康成长的行动准则,对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加以优化。希望能让他们受到良好的关怀和疏导,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并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认知品格,综合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解决措施
(一)民主沟通,了解症状
面对王某等寄宿生群体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践行民主平等的指导思想,与之进行耐心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王某在成长和学习中所表现出的心理困惑。通过深入交流,我发现王某因为长时间缺乏父母的关怀和指导,所以他在思想认知上不够规范,与其他的同学相对比,存在着一定差异。认为自己的家庭贫困,所以比较自卑,严重影响了王某的身心健康成长。所以,在接下来的教育工作当中,通过耐心沟通,了解了王某在精神和情感上的真实诉求。在接下来的教育活动当中,遵循培养王某积极心理的导向,就接下来的具体教育活动方案进行优化设置。有效发掘王某身上所具备的潜能和天赋,通过沟通,我发现王某其实在艺术上具有很大的天赋,尤其是在绘画和唱歌方面具有较强的艺术素养。所以,在平时的班级生活和各项活动的组织当中,我经常鼓励王某参与各项艺术活动的组织和规划。慢慢我发现王某的班级活动参与兴趣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当班级需要组织各项艺术活动时,能更踊跃参与到活动组织规划当中,并展现出了较强的组织和实践能力。此外,在沟通的过程中,我秉持着耐心细心的行动准则,给予其耐心沟通和引领。让其以正确的思想认知看待自己当下的状态,能以平静的心态接受自己寄宿生的身份。久而久之,我发现王某对于自己寄宿生的状态不再排斥,而是能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环境当中,与其他伙伴真正的玩到一起,有效缓解了王某的孤单情绪和焦虑的心理。
(二)耐心疏导,对症下药
在针对王某这一类寄宿生群体展开心理教育的过程中,我比较看重心理疏导这一工作职能的发挥。在平时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会通过观察和了解,全面掌握学生在成长和学习中所面临的心理困境。之后,发挥自身的疏导职责,给予其耐心的疏导和肯定。让寄宿生群体能拥有健康的思想认知,并在我的疏导和帮助下,逐渐走出心理困惑。有一段时间我发现王某在班级表现比较安静且经常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不善与其他同学一起相处和交流,对于班级所组织的集体活动参与度也不高。通过沟通我发现王某因为长时间的寄宿生活,使得其比较想念自己的父母,但是因为他的父母长时间在外务工,所以难以与之相见。就长期下去,王某的情绪一直比较负面,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在了解到这一问题之后,我与他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将王某在校的具体表现有效反馈了给他的父母。在交流之后,他的父母认识到了王某目前所呈现的心理健康问题。然后,利用了微信等社交软件进行了深入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王某的心理状态获得了很大的改善,整个人变得开朗和活泼起来。
(三)丰富实践活动,强化心理素质建设
通过对王某的心理状态展开分析,可以发现因为他平时的性格比较内向,无法融入集体活动,使得其长期以来与班集体相脱离,这影响了王某的心理健康发展。所以,我在认识到这一问题之后,借助班级内部的资源,以多元化的渠道和载体为支撑,开展趣味有效的实践活动。让王某等寄宿生群体能在校期间,拥有更加丰富优质的文化娱乐环境和活动氛围,积极主动参与到各项活动实践探索当中。从而转移寄宿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真正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快乐和动力。比如说,我会定期组织寄宿生群体参与到趣味运动会活动当中。在锻炼寄宿生潜能的基础上,能让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得其在今后的成长和学习中,即便面对各项困难和挑战,也能保持着坚毅的优秀品质。同时,我也会在一些特殊的节日组织寄宿生群体参与到趣味的班级主题活动当中。比如说,在端午节日期间会组织寄宿生群体在班级中一起进行包粽子体验,让寄宿生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氛围以及来自朋友的陪伴和关心。此外,我还会根据寄宿生所具备的兴趣潜能和天赋开发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比如说,有些学生比较擅长唱歌跳舞,在节假日期间,组织寄宿生参与到趣味的艺术表演活动当中,以活跃艺寄宿生群体的休闲生活。
(四)案例评析
通过上述案例实践分析可以发现,加强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得其形成健康的心理认知,综合发展寄宿生的心理品格,这对于适应新时期改革形势下所提出的心育目标导向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落实,能让寄宿生群体在展现出健康心理品格的基础上,以更加端正的思想态度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以提高寄宿生群体的幸福感。所以,作为教师在接下来的育人工作当中,需要重点关注寄宿生群体,了解其真实情感诉求,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效组织和实施。在全面了解心育目标的前提下,根据所掌握的寄宿生群体真实情况,就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进行优化设置。以全面提高整体的教育工作成效,让寄宿生群体能真正拥有健康和谐的成长氛围。并在教师的疏导和关怀下,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赋能其在今后的成长和学习中实现素质的综合发展。此外还需要在今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了解寄宿生真实诉求,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在形成协同育人机制,达成教育共识的前提下,更加高效、全面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