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思政课中师幼互动案例分析
荆艳
凤凰中心幼儿园
一、案例背景
在幼儿园教学阶段,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幼儿正确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世界观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以及家长的关注,因而通过组织幼儿园思政课教学,分析思政教学之中师幼互动的有效方式,以借助教师的引导作用,给予幼儿良好的教育教学意见,从而促使幼儿能够从思政课中汲取到有用的知识。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与思路,通过创设各种教育情境,选择本幼儿园内的若干幼儿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开展思政课中师幼互动活动,以引导幼儿在师幼互动中学习、体验以及感悟,进而有效培养幼儿爱国、爱家、爱他人、爱自然的思想道德情感,最终使得幼儿养成诚实、勇敢、勤劳以及友爱的品质。
二、案例过程
师幼互动是教师与幼儿基于教学活动中的内容、操作材料而引起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上的互动,因而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的有关内容,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实际学习需求,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做出应答,从而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基于这样的教学思维角度,以幼儿园思政课教学作为切入点,融入师幼互动活动,通过具体的案例过程分析,对师幼互动的有效方法展开探讨。
(一)游戏化教学
基于幼儿园思政课有关内容,通过设计各种游戏互动环节,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其中,让幼儿在思政课中参与各类有趣的游戏活动环节,从而促使幼儿在游戏学习中体验以及感悟相关的道理。即结合相关的思政教育主题内容,通过引导幼儿参与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了解社会角色和责任,并且在活动中适当引导幼儿组队学习,以培养幼儿的协作互动精神。
在组织“义卖游戏”活动中,教师也参与进游戏,以便于观察幼儿的学习表现,从而对幼儿的学习思想加以引导。与此同时,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设置游戏的障碍以及增加游戏的难度,让幼儿不知不觉进入到人物角色之中,并且在边想、边说、边行动。
在情境角色游戏中,根据角色的身份、特点,引导幼儿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以扮演好自己的人物角色。教师作为游戏引导者,不断询问幼儿问题,让幼儿跟随着问题展开自主表达,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人物角色感知能力,使之懂得日常生活之中应该如何礼貌对待顾客,进而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以礼待人思想。但在具体的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仍需做好课程教学的语言激励,让幼儿能够产生游戏的信心与动力。即在人物角色演绎中,教师可对表现良好的幼儿给予语言上的激励,促使幼儿有更多思想表达出来,从而引导幼儿树立起游戏互动的信心与动力。
(二)情境化教学
对于幼儿而言,思政课的学习较为枯燥,尤其是在讲道理、讲公德以及讲文明的环节中,如若教师仅是按部就班的说道理,只会让幼儿感觉到学习的无趣。鉴于此,在幼儿园思政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出各种思政教育情境,引导幼儿在情境中思考、判断和行动。即通过模拟相关的思政教育场景,让幼儿跟随着情境的发展与变化,展开相关的情境互动与交流,使得幼儿能够有效融入进情境之中,并且感知情境之中蕴含的育人道理。
以模拟交通场景为例,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使得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这时教师可基于班级原本环境,并且配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还原相关的交通场景,如行人过马路、汽车让行人,使得幼儿能够有效置身于真实的交通场景之中,以懂得遵守交通规则。在行人过马路之时,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简单画出斑马线,置放信号灯,让幼儿懂得绿灯行、红灯停的交通规则。当教师创设出相关的教育情境之后,幼儿可以模拟过马路。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提出一些学习与探讨问题。针对这种文明的交通行为,教师应与幼儿展开趣味性互动与交流,让幼儿能够在互动之中尽可能表达出自己的学习与认知思想,从而引导幼儿从小树立起良好的交通规则意识。
(三)合作互动式教学
为了有效调动起幼儿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得幼儿可以在思政课堂之中汲取到有用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合作互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幼儿展开合作主题式的学习互动与探讨,以激发出幼儿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即根据幼儿的活泼好动性格特点,教师可以采用 2-3 人为一组的合作互动模式,引导幼儿展开有趣的合作互动式学习,使得幼儿可以围绕具体的思政互动问题做好合作探讨。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作为幼儿的学习伙伴,以“朋友”的身份,与幼儿一起参与思政话题的合作互动与探讨 [1]。
以户外环保实践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借助该活动主题来引领幼儿参与进思政话题的互动与交流情境之中,使得幼儿可以在思政互动与探讨之中树立起良好的学习与探究意识。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应注重师幼互动的重要性,懂得与幼儿共同体验思政活动,并教导幼儿相关的思政学习知识点,即开展环保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环保袋、环保时装秀、废旧物品再利用。通过引导幼儿制作相关的环保物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并加深幼儿对环保的认知与理解。
(四)悬疑式教学
以创设出一个悬疑的探究情境,让幼儿可以在悬疑问题之中汲取到有用的想法。在悬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继续结合悬疑式的问题来激活幼儿的思维认知能力。举例说明,针对日常生活中幼儿容易出现自卑、不自信的心理问题,教师可设计一个问题悬念,引导幼儿围绕具体的悬念情境,自主展开有趣的悬念情境探讨,使得幼儿可以完全融入进情境之内,对悬念情境做好趣味探索。
这时教师可结合日常幼儿生活之中语言互动交流情况,从创新思维角度实现良好的师幼互动。即一切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从幼儿的语言理解与认知视角,提出语言互动话题,以激发出幼儿的趣味表达欲望,让幼儿有意愿去表达个人的学习看法与观点。即围绕语言文化互动内容,引导幼儿从日常班级沟通方面,以具体的生活话题展开交流。在此期间,教师作为教育指导者,发挥出个人的引导优势,给予幼儿适当的意见,以围绕具体的语言话题内容展开师幼互动 [2]。
以“班级友爱”作为互动话题,先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一说生活中如何做到关爱,从而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互动表达时间,进而让幼儿可以在互动之中享受学习交流的乐趣。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运用反问的语气,与幼儿达成有效的互动与交流,让幼儿可以在学习之中产生良好的认知与探究能力。即如何做到关爱小朋友并帮助内向孩子树立信心,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疑问,以营造出具有悬念的教育情境,使得幼儿可以在互动之中产生良好的学习认知意识。
三、成效及反思
基于以上的案例分析与探讨,采用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引导幼儿参与有趣的情境互动与交流,让幼儿可以在有趣的情境互动环境之中,自主理解与认知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促使幼儿可以在良好的思政教育情境之中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意识。通过以上的教学尝试与实践,幼儿的学习能力有所提升,也很快进入到课程学习之中,对有趣的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探究热情。
但是,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即如何在师幼互动之中,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且时刻关注到幼儿的学习动态,依然是教师需要做好的教学任务。鉴于此,在今后的教育中,教师仍然需要做好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学情跟进,利用好师幼互动的机会,第一时间发现幼儿存在的学习不足,并及时给予幼儿良好的学习引导。
参考文献:
[1] 谢立勤 . 幼儿园自由阅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案例分析 [J]. 教师 ,2024,9(15):29-32.
[2] 吴春忆. 幼儿园师幼互动一对一观察方法探索的案例分析[J]. 读写算,2024,10(2). :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