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索
黄彩霞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梅林中学 514445
引言:
在当今社会,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法治观念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融合实践,为学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法律素养的培养机会。本文将从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素养,培养法律意识、法律素养,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等方面展开探讨,希望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可行的策略和方法。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索
(一)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养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融合实践为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养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各种道德问题,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责任意识。借助引导学生对道德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提升其道德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是至关重要的。借助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常识以及法律案例分析等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同时,通过模拟法庭审理、法律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权威和规范,培养其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1]。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和自主发展的重要素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可以借助项目学习、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借助参与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实践,学生将学会自我约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提升自己的自我管理水平,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实践方法分析
(一)案例分析与讨论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探索中,案例分析与讨论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例或道德事件,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其中的核心问题。借助与同学们的讨论,学生们能够就案例中的伦理、法律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交流。此类交流不仅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还能够激发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独立见解。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学生们不仅能够加深对法治和道德的理解,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2]。在案例分析与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十分关键,教师应该充当着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案例中的各种问题,并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建议。同时,教师还应该营造一个积极、开放的讨论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与学生们的互动,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考方式,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引导。
(二)角色扮演与模拟演练
角色扮演与模拟演练是一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法律与道德问题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借助角色扮演,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不同角色在法律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责任。例如,学生们可以扮演法官、律师、被告等角色,参与到模拟法庭审理和辩论中去。此类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度和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角色扮演与模拟演练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积极参与到角色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中 [3]。学生需要思考角色所代表的利益和立场,从而在模拟的法庭审理中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同时,教师也需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及时给予学生们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和道德的原则,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道德修养。
(三)项目学习与实践活动
在项目学习与实践活动中,学生借助参与各种社会实践项目,能够深入了解法律与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借助教师的引导和组织,学生们可以选择参与法律宣传活动、社区服务等项目。此类实践活动不仅引导学生们亲身感受到法治文化的魅力和力量,还能够锻炼学生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实践,学生们将从中获得知识和经验,提升其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项目学习与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项目,保障其与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相符合 [4]。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如何制定项目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借助教师的指导和支持,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项目学习与实践活动中,获得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和成长。
(四)社会实践与参与体验
社会实践与参与体验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合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社会、了解法治,增强对法治的认知和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庭、法律机构等场所,引导学生们亲身感受法治的权威和规范,促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借助实践与体验,学生们将进一步增强对法治的认同感和信心,提升其法治素养和道德修养。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如何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社会实践的目的和意义。
三、结束语
总体而言,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法治教育融合实践的探索与研究,教师发现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此类策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的提升。然而,教师也意识到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相信随着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和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融合实践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丁友明 . 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课程教学策略 [J]. 真情 ,2009, 000(011):P.1-1.
[2] 莫绍艺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 ( 教师版 ), 2015.
[3] 鲁素华. 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途径与方法探究[J].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