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船舶建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分析
倪明 狄明 夏铭沂
中国船舶集团渤海造船有限公司 辽宁省葫芦岛市 125004
引言
经济全球化下,船舶作为国际贸易主要的运输方式,它的质量和性能决定航运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近些年技术的进步与市场竞争的加剧,造就了造船业需提高造船速度、降低生产成本并确保船产品质量的压力,所以加强船舶建造过程中的质量管控和管理既是改进船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1 船舶建造中的质量控制原则
1.1 质量控制的核心概念与基本原
质量控制是对产品生成过程实施系统手段的监管,保证符合预期的管控活动,侧重于防止问题产生而非问题解决,包括全面性,要涵盖从设计开始到交付完成的每一环节,任何细节都会影响最后结果。过程性认为质控发生在生产整个过程中,不只是靠最后检查来保证,需要每个工艺步骤设立控制节点,随时观察关键参数;全员参加,改变以往认为质量只是质检部责任的想法,各司岗位都知道自己工作对产品最终品质带来的作用,达成质量共担局面;数据化,不能凭借感觉猜测产品好坏,要有具体数据衡量情况。不断搜集信息,展开分析研判,第一时间找出差错加以修正。基本准则形成之后就能使产品达到预定的标准要求,既安全又可靠。
1.2 船舶建造质量控制的独特性
船舶建造质量控制受产品复杂性、特殊性影响,有着不同于一般制造业的独特要求。船舶建造的单件性使其每艘船都是定制化过程,缺乏批量生产的经验积累,质量控制要针对具体设计方案单独制定标准,难以完全照搬既有模式。船舶是海上移动平台,面临的环境极端复杂,从高盐雾腐蚀到强风浪冲击,对结构强度、密封性能等的要求远超陆地设备,质量控制要顾及这些极端工况下的可靠性,任何微小瑕疵都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建造周期长、涉及工种多也是明显特点,从钢板切割到设备安装,几十个工种交叉操作,工序衔接中的质量责任认定较为繁杂,要形成跨部门的协调体系,防止因为信息中断造成质量隐患,而且船舶还要符合国际海事组织等多重规范,质量把控还要顾及不同国家的法规要求,提升了标准执行的复杂度。
2 船舶建造中的质量管理内容
2.1 设计质量管理
设计质量管理是船舶建造质量的源头,从初步设计到详细设计都要覆盖,要保证设计方案既能满足船东需求,又能符合国际航行规范和安全标准。在性能、成本和可靠度之间取得平衡,设计环节的质量把控主要看图纸是否完整准确,任何一个尺寸不对、结构不合理都会在后续施工时放大成大问题,要经过多轮校核和评审,检验结构强度、稳性、动力系统匹配这些核心指标,还要考虑施工可行性。不能因为设计要求太高,现场没法完成而增加质量风险,数字化设计工具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也要对模型数据一致性加以管理,以免不同专业模块发生冲突,让设计可以直接指导生产。
2.2 材料与设备质量管理
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船舶的建造品质,其管理要从采购一直延续到现场使用。钢材,涂料等重要物资要严格检验材质证明,抽样检查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保证符合设计标准,尤其是低温韧性,耐腐蚀性这些特殊指标更要重点把关。设备管理牵涉到主机,导航系统等上千种部件,也要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运行参数,做开箱验收和功能测试,防止因为设备本身的问题影响整体性能。存储环节的质量管理也很重要,不同材料要按照特性分开存放,钢材得防潮防锈,电子设备要避开高温磁场,以免使用前发生质量衰减,材料和设备的追溯体系也不能少,要把来源,批次和使用部位记录下来,给后续的质量追溯给予依靠。
2.3 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施工过程是质量形成的主要环节,船体建造、舾装、涂装等所有工序都要被纳入管理范围,船体焊接质量控制十分重要。要规范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实施无损检测、防止产生裂纹、未熔合等缺陷、干扰结构整体性、装配精度管理需要借助精密测量工具来监控构件定位偏差,保证舱室密封性,设备安装公差等符合标准,规避因尺寸误差造成后续工序受阻,涂装过程的质量控制须要关注表面处理,涂层厚度,固化条件,避免出现漏涂,起泡等现象,影响船舶耐腐蚀性及使用寿命。施工过程中的工序交接检验属于质量保障的重要节点,上一道工序没有达标就不准进入下一道工序,而且还要记载施工数据,检验结果,创建起可追寻的质量档案。
3 船舶建造中的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3.1 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船舶建造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将质量控制各环节整合起来的系统框架,依靠标准化的流程和职责分配,保证质量活动有序展开。其关键在于创建起从策划到改进的循环管理,清楚各个部门在质量把控方面的职责和接口,免除管理漏洞,体系要融合国际标准和行业规范,比如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船级社规范要求等。从而营造出一种通用且专业的管理模式,还要具有适应船舶建造特征的灵活性,既能应对常规建造流程,又能解决定制化项目中的特别质量需求,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保证产品质量,而且能够优化生产效率,通过削减返工和浪费,缩减质量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3.2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与执行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体系运行的准则,编写要体现系统性与可操作性,不能流于形式。一般包含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手册表述管理方针,总体架构,程序文件明确关键质量活动的流程,作业指导书详细规定具体工序的操作规范,检验标准,编写时结合企业实际,船舶建造特点,保证文件内容符合现场实践,便于员工理解和执行。文件实施的重点在于培训和执行监督,每个岗位都要熟悉文件要求,把文字规定变成实际行动,还要保持文件动态更新,依照法规变动,技术改进和实施反馈,随时修订完善,保证文件一直有效。
3.3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和改善是维持体系有效的办法。通过定期检查并持续改良,避免体系僵硬,内部审核由企业自己开展,考察各个部门对体系文件的执行状况,找出不符合之处并督促改正,外部审核由第三方机构执行,评判体系是否契合国际标准和客户要求,给体系的公信力给予证明,审核的时候要关注关键的质量控制点。比如焊接工艺执行,材料检验这些地方,保证问题能被及时察觉,改善机制依照审核结果和质量数据,剖析问题的根源,采取纠正和预防的办法,改进工艺参数,加大人员培训力度等等,凭借 PDCA 循环(策划 -实施 - 检查 - 改进)不断运转,促使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完善,符合船舶建造技术和市场的需求变化。
结语
综上所述,船舶建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设计、材料、施工、成品检验及试航等多个环节。通过实施科学的质量控制原则,全面覆盖质量管理内容,并构建高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显著提升船舶建造的整体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的持续优化,船舶建造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全球航运业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 弛 . 船 舶 建 造 工 程 质 量 管 理 方 法 探 讨 [J]. 船 舶 物 资 与 市场 ,2021,29(5):111-112.
[2] 何峰 , 陈澄 , 邢炳亮 . 船舶建造过程中压载舱涂层质量控制 [J]. 广船科技 ,2023,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