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

作者

李梅  吴庆庆

武威第二十一中学 733000

一、引言

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正快速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在跟着变革。中小学语文是基础教学的核心,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很重要。但传统语文课堂方法单一、资源少、学生参与度低,满足不了现在学生的学习需求。人工智能的出现,给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新办法。把它和中小学语文教学深度结合,能让教学内容更个性化、方法更多样,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二、人工智能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教学资源的丰富

人工智能技术能整合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语文教学资源,建成多样的教学素材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从素材库里挑合适的资源来教学,让内容更生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教学中,比如用人工智能把古诗词做成动画,学生通过直观画面,能更清楚地感受到诗词的意境和韵味。这种方式符合课堂实际需要,能让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好懂。

(二)个性化学习的实现

学生在学习能力、进度上存在差异,传统教学方式难以适配这种差异,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人工智能可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掌握其学习状况与特点,进而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在实际教学中,比如依据学生的阅读水平推荐适配的读物,避免因材料过难或过易影响学习效果;结合其写作表现给出针对性修改建议,明确薄弱环节,帮助学生精准提升。这种方式贴合学生实际情况,能更有效地助力不同学生在各自基础上进步。

(三)智能辅导的开展

人工智能能模拟教师一样辅导学生,随时提供帮助和反馈。学生学习中遇到问题,通过智能辅导系统能马上得到解答。实际教学里,比如智能作文批改系统,能自动改作文,指出哪里写得好、哪里有问题,还会给出具体的修改建议。这样学生就能知道自己写作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不用像以前那样等很久才能收到批改意见,切实帮助了提高写作能力,也符合平时学习中需要及时指导的需求。

三、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呈现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语文教学内容能呈现得更生动具体。实际教学中,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用得很多。比如学小学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学生戴 VR 设备就能“走进”西沙群岛,直接看到五颜六色的海水、慢慢爬的海参、神气的大龙虾,就像真的走在沙滩上,能摸到课文里说的珊瑚和贝壳,这样对“风景美、物产多”的理解就更深了。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AR 技术能把“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瀑布还原出来,学生还能通过互动和虚拟的李白“说话”,感受诗人写诗时的心情。另外,用图像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讲《秋天的雨》,AI 能把“黄黄的叶子像小扇子”变成动态画面,还能合成秋雨“沙沙”的声音,让抽象的文字变得能看见、能听见,学生理解课文就更容易了。

(二)创新教学方法

人工智能为语文教学带来多种新方法。用智能互动教学模式,学生能通过智能设备参与学习。比如教《圆明园的毁灭》,教师用智能白板设计互动任务,让学生用触屏在虚拟圆明园地图上标“西洋楼”“蓬莱瑶台”等建筑位置,对比建筑完好时的宏伟和被毁后的残垣,系统实时反馈标注准确性。这样既能让学生更懂“不可估量的损失”,又能提高课堂参与度。同时,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分析能准确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比如学《少年中国说》,系统统计学生对“干将发硎,有作其芒”等句子里关键词的理解情况,要是很多学生不懂“硎”的意思,教师就及时调整教学,加进“古代磨刀石”的图片解析和词义练习,做到针对性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人工智能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和工具。比如智能学习 APP,会提供和课文匹配的资源和任务,学生能按自己的时间和进度学。像《松鼠》这一课,APP 里有课文解析、生词练习,还有相关的说明文资料。学生预习时,能自己选着看松鼠的动态视频,做“驯良”“乖巧”这些生词的填空练习;复习时,做针对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题。AI 会随时盯着学习过程,评估练习正确率,比如指出对“松鼠搭窝特点”的表述遗漏,提醒得加强细节记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这些工具,自己完成预习、复习和拓展,慢慢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习更合自己的节奏。

(四)促进师生互动

在人工智能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能用智能设备和教学软件加强和学生的互动。比如教《草船借箭》时,教师通过在线平台布置预习任务,能实时看到学生标出的疑问,像“曹操为什么下令射箭”“鲁肃为什么守信”这些,上课就有针对性地解答,不用笼统地讲。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还能看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比如数据显示多数学生对“诸葛亮的谋划过程”很感兴趣,教师就设计互动任务,让学生在智能白板上拖事件卡片,还原“备船—借雾—受箭”的步骤。系统马上统计完成速度和正确率,教师根据这些点评,既贴合学生兴趣,又让互动更有针对性,能加深师生沟通,提高课堂参与度。

四、结论

人工智能技术给中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优化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师生互动等办法,能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应用中虽然存在一些挑战,但采取对应措施就能解决。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它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会更广泛深入,给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韩春钰 , 曾晓阳 , 李福燕 . 人工智能赋能小学语文教育:困局与突破[J]. 文教资料 ,2025,(13):144-146.

[2] 盛晓燕 . 人工智能环境中小学语文智慧课堂创设研究 [J]. 中国新通信 ,2024,26(18):143-145.

(此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5 年度市级数字化专项课题“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 课题立项号WW[2025]SZHZX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