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究
刘阳
石家庄市正定县第一中学 05080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日益广泛,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要途径,承担着让学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求、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任。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不再仅仅关注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以及社会责任感。然而,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涵盖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四个重要方面。信息意识是学生对信息的敏锐感知与准确判断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需能快速察觉周边环境中的信息,并依据需求主动获取,同时甄别信息的真伪、价值与关联性,不被虚假、不良信息误导。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概念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它包含分解复杂问题、识别模式规律、抽象问题本质以及设计解决方案等要素,能助力学生高效处理各类问题。
2 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
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材虽涵盖基础理论知识与常见软件操作,但部分内容陈旧,未能紧跟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例如,在讲解编程知识时,教材可能仍侧重于传统编程语言的基础语法,而对当下热门的、应用广泛的如 Python在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实际运用案例涉及较少。同时,教学内容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和软件基本操作模拟练习,缺乏与实际生活、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
2.2 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与灵活性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仍占据主导地位。许多教师习惯于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讲解理论知识,留给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的时间较少。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参与的机会,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和厌倦情绪。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少运用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创新教学方法。即使偶尔采用,也存在形式化的问题,没有真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和合作交流。
2.3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主要以期末考试和上机操作考试为主,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这种评价方式侧重于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技能操作水平的考查,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以及核心素养等方面的评价。例如,在评价学生制作的多媒体作品时,往往只关注作品的外观效果和操作功能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学生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信息社会责任意识的体现。
3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3.1 创设真实情境,强化信息意识培养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积极创设真实且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信息意识作为学生感知和判断信息的能力,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得以激发和强化。例如,在讲解“信息获取”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模拟“为学校社团招新策划宣传方案”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从海量的网络信息、校园公告、社交媒体等渠道中,快速且准确地获取与社团招新相关的有效信息,如目标受众的兴趣点、竞争对手的宣传策略等。
3.2 开展项目式学习,提升计算思维能力
项目式学习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有效途径。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比如,开展“设计校园智能考勤系统”的项目,学生需要先将整个考勤系统这个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子问题,如考勤方式的选择、数据的采集与存储、考勤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等。
3.3 鼓励创新实践,培育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进行创新学习和实践。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平台,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例如,学校可以建立在线学习社区,让学生在社区中分享学习资源、交流学习心得和展示创新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制作软件、编程工具等开展创新项目,如制作数字故事、开发简单的手机应用等。
3.4 加强德育渗透,增强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信息社会责任是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德育渗透,将信息社会责任教育贯穿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各个环节。例如,在讲解网络安全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让学生明白在网络空间中也要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不传播有害信息,不参与网络暴力等。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教师要深刻认识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正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精准设定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评价等方式,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为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原则与策略[J]. 郭柳燕.亚太教育 ,2023(24)
[2] 基于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的项目式教学实践——以《人工智能初步》单元为例 [J]. 许舟洋 . 教育信息技术 ,20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