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宋晓燕
邢台市妇幼保健院
引言
作为女性中的高发疾病,受到人们生活习惯、作息规律等因素的影响,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为了将疾病的影响降到最低,控制病灶的扩散,目前较为常用的治疗方式便是手术切除。而手术治疗会对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和影响,增加应激反应的发生,因此在术中就需要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考虑患者的需求情况。本文主要基于某医院手术室实际的患者案例展开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 100 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奇数偶数分组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 50 例提供手术室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 50 例提供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年龄为 37-65 岁,平均年龄为(49.42±3.71)岁,研究组中患者年龄为 39-64 岁,平均年龄为(51.74±4.29)岁。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 P>0.05 ),满足分析比对条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术前护理。机械护士需要根据手术类型准备相应的器具。巡回护理需提前一天告知患者手术注意事项、流程、可能存在的风险等情况,要求患者签署手术同意书。
其次,术中护理。巡回护理提前建立患者的静脉通道,配合麻醉师完成麻醉处理,监测患者的身体指标变化情况。机械护士根据医师的手术完成情况整体手术用品,签字确认。
最后,术后护理。清点手术用品,巡回护士与麻醉师共同将患者送回病房,并完成相应的交接工作。
1.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手术室优质护理。
首先为术前护理。
术前 1 天进行访视,通过与患者的沟通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状况。对于焦虑、抑郁情况较为明显的患者,可利用案例分享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帮助患者了解更多与疾病相关的信息,帮助患者增强治疗信心,从而有效提升手术配合度。对于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医护人员亦可通过温和且专业的语言疏导方式进行心理支持,强调及时手术对疾病转归的关键作用及必要性,帮助患者充分认识并理解接受手术的积极意义。最后,详细指导患者做好个人卫生清洁等术前准备工作,确保手术流程顺利进行。
其次为术中优质护理。具体涉及以下方面工作:其一,执行消毒铺巾和全身麻醉,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在手术开始前,仔细确认患者身份、手术部位、器械清单以及相关医疗记录,同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如穿戴无菌手套、使用消毒铺单并保持手术区域无菌环境。麻醉完成后,根据手术需求精确调整患者体位,确保手术区域充分暴露且患者处于舒适安全的状态。在手术进程中,护士负责高效传递各类手术器械,确保外科医生能及时获取所需工具,而麻醉师则全程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关键指标。最终,通过团队协作和细致操作,确保手术顺利完成,并进行必要的术后检查与记录。器械护士配合医生处理器械传递、整理和清点。其二,手术室温度调至 23℃,湿度 55% 。术中规范皮肤消毒、输液及冲洗操作;液体加温避免低体温,必要时用保温毯覆盖非手术区,维持体温稳定。其三,手术结束关闭切口并扎紧胸带,检查皮肤后恢复仰卧位。转移患者至推车送恢复室,监测体征和瞳孔反射。苏醒延迟时报告麻醉医师并遵医嘱促醒。患者意识恢复后沟通,限制患肢外展活动,避免伤口受压。患者转普通病房后,需保持环境的舒适性、整洁性,配合每日通风。术后 6 小时无异常可进流质饮食,辅以静脉营养。
最后为出院护理。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要求居家期间严格遵循服药、饮食、休息和康复训练。同时,强调家属需协助监督执行,并提供了紧急咨询热线和复诊安排信息,方便患者在需要时及时获取专业支持。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服务后的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6.0 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 .x±: s)表示,行t 检验;计数数据以 [n(%)] 表示,行 X2 检验; P<0.05 表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病率对比
在接受过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在接受过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ΔP<0.05⟩ )。
3 讨论
乳腺癌的主要病理特征表现为乳腺组织内癌细胞不受控制地异常增殖。在局部表现上,患者可能出现乳晕区域皮肤增厚、毛孔粗大、发红及水肿等症状,这些体征往往提示肿瘤对局部皮肤和淋巴管的侵犯。手术切除肿瘤及周围组织是治疗乳腺癌的常规和基础手段,主要包括保乳手术和乳房切除术等。然而,手术本身作为有创操作,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术后感染、出血、切口愈合不良、患侧上肢淋巴水肿以及神经损伤等。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往往侧重于基本操作和医嘱执行,效果有限,难以全面覆盖手术治疗的复杂需求,从而有效保障手术治疗过程的高质量实施和患者安全。
相比之下,优质手术室护理通过提供涵盖术前全面评估与准备、术中精准高效配合及术后安全交接与早期预警等环节的无缝衔接全方位服务,确保整个手术流程顺畅高效,显著减轻患者的术前焦虑、术中恐惧及术后不安。同时,该护理模式高度关注每位患者的个体化需求与主观感受,能够基于患者的具体病情、心理状态和个人偏好提供定制化的关怀与支持,从而深度优化患者的手术体验,提升其舒适度和满意度。此外,优质护理严格遵循最高标准的无菌操作规范,有效切断感染途径,并运用专业监测设备与技术,密切、动态地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确保能及时识别并迅速、正确处理术中及术后即刻可能出现的任何异常状况。这种主动、预见性的护理方式,显著有助于减少术中意外、术后感染、出血等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最终提升手术治疗的整体效果和患者康复质量。
本研究表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优质护理通过严格消毒灭菌、无菌操作降低感染风险,结合术前评估识别高危因素进一步减少并发症。心理干预提升患者配合度,减少主观因素引发的并发症。研究组术前术后实施心理干预及治疗方案详解,显著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护理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因优质护理减轻患者痛苦、优化医疗体验,使患者感受到被重视。
综上所述,将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乳腺癌手术患者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提升整体患者的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的预后,改变患者的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 刘雯 , 叶艳霞 , 李迪娅 , 等 . 手术室综合护理在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J]. 妇儿健康导刊 ,2023,2(23):188-190.
[2] 邵巧云 , 于玲玲 , 李亮 .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负情绪及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 [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20(S1):211,213.
[3] 姒怡冰 . 个性化护理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和护理质量分析 [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20 (S1):206-207.
[4] 刘煜仲 , 解丽娟 , 王莉莉 , 等 . 智慧护理决策支持系统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J]. 护理学杂志 ,2024,39(11):1-4.
[5] 李月香 . 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研究进展 [J]. 与健康 ,2024,30(7):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