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网络环境下行政执法单位政工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

杨立娟

邢台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

引言

政工工作作为行政执法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重要职能,是确保执法队伍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重要保障。进入 21 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互联网 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数字政府建设的全面推进,网络环境已成为影响和改变政工工作的重要因素。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速度,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这对传统的政工工作理念、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处于这种背景当中,怎样精准掌握网络环境里政工工作的新特性、新规律,充分利用网络长处推动工作创新拓展,切实应对网络引发的各类挑战与风险,已成为现阶段行政执法单位政工工作面临的紧要课题。

1 网络环境下行政执法单位政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网络环境的快速发展为行政执法单位政工工作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和深刻变革。从外部环境看,互联网已成为社会公众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参与监督的重要平台,网络舆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执法行为的透明度和公开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对政工工作的引导作用和应对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从内部环境看,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改变了执法人员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年轻执法人员对网络依赖程度较高,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思想观念更加开放活跃,这既为政工工作带来了新的载体与途径,也带来了思想引导的新困扰,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体现出的即时性、交互性、广泛性特质,致使政工工作的时效性要求愈发突出,工作内容愈发多样,工作方式愈发灵活,但也提升了工作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水平。

2 网络环境下行政执法单位政工工作的机遇

2.1 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与便民服务的提升

网络环境为行政执法单位政工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传播优势,极大地拓展了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短视频平台等多种网络媒体,政工工作可以实现对内对外的立体化宣传,不仅能够及时发布执法动态、政策解读、典型案例等内容,还能够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和文化建设活动。网络平台的互动性特征使得政工工作能够更好地倾听民声、了解民意,通过在线咨询、网上信访、意见征集等方式,搭建起与社会公众直接沟通的桥梁,带动了便民服务水平与群众满意度上升,网络传播呈现出的即时便捷特征,让政工工作能迅速对社会关切做出回应,快速澄清疑惑,正向把控舆论走向,切实维护执法部门的良好形象。

2.2 工作效率的提高与管理模式的创新

网络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行政执法单位政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推动了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通过建设内部办公平台、学习管理系统、绩效考核系统等信息化工具,政工工作实现了从传统的纸质化、人工化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网络平台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执法人员可以根据自身工作安排灵活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通过在线学习、远程培训、网络研讨等方式参与各类教育活动,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目标,网络环境中的数据收集及分析能力,为政工工作提供了科学决策的凭据,对执法人员学习行为、工作表现以及思想动态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更精准地制订教育培训方案,更有效地推进针对性工作开展。

3 网络环境下行政执法单位政工工作的挑战

3.1 网络舆论监管与应对的复杂性

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复杂性给行政执法单位政工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舆论监管压力和应对挑战。网络空间中信息来源多样、传播速度极快、影响范围广泛,一旦出现涉及执法工作的负面信息或不实传言,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快速扩散,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对执法部门的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严重冲击。网络舆论的匿名性和情绪化特征,使得一些不理性的声音容易被放大,客观理性的分析和讨论反而可能被淹没,这增加了舆论引导以及危机处置的难度,网络媒体多元化与去中心化的特性,造成传统的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模式面临挑战,政工工作必须适应多平台、多渠道、多观点的复杂舆论态势,增强快速反应本领和精准应对本领。

3.2 信息安全与数据保护的风险

随着政工工作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工作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行政执法单位在日常工作中会涉及大量敏感信息和个人隐私数据,这些信息一旦泄露或被恶意利用,不仅会对当事人造成损害,还可能影响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和部门形象。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威胁呈现多样化趋势,包括黑客攻击、病毒传播、数据篡改、系统瘫痪等各种形式,对政工工作的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构成严重威胁,内部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体安全水平,一些执法人员可能因为安全意识不强或操作不当而造成信息泄露事件,怎样搭建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提升技术防范水平,增进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让政工工作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安全稳定运行,是现在面临的重大挑战。

3.3 干部队伍网络素养与能力建设的紧迫性

网络环境下政工工作的有效开展对执法队伍的网络素养和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当前部分执法人员在这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形成了能力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背景的执法人员在网络技能掌握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年龄较大的执法人员对网络技术的接受度和运用能力相对较弱,在开展网络化政工工作时可能面临技术障碍。另一方面,即使是熟悉网络技术的年轻执法人员,也可能在网络舆论引导、网络安全防护、网络法律法规等专业领域缺乏足够的知识和经验,难以胜任网络环境下政工工作的新要求,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的应用平台、传播方式、管理工具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执法人员得一直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革新知识结构与技能水平,网络环境当中政工工作的复合属性,要求工作人员要掌握传统政工工作理论与方法,还应掌握网络传播规律及技术手段,也得具备跨部门协调以及危机处理的综合能力,这对队伍整体素质构成了全方位的考验。

结束语

网络环境下行政执法单位政工工作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面对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工作效率显著提升等发展机遇,以及网络舆论复杂化、信息安全风险增加、队伍能力建设紧迫等现实挑战,行政执法单位必须以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举措,积极应对网络时代的新要求。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创新政工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手段,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政工工作在网络环境下的安全稳定;要加大队伍能力建设力度,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的网络素养和综合能力,为政工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只有精确把握网络环境的特性及规律,合理统筹机遇跟挑战的关系,持续推进政工工作的革新创造,才能在新时代背景下让政工工作的重要作用得到更好发挥,为打造高素质执法队伍、促进执法事业稳步发展作出更大作为。

参考文献

[1] 高伟 . 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政工思想工作探索分析 [J]. 人文之友 ,2024(22):51.

[2] 汤晓峰 . 互联网背景下国有企业党务政工工作的创新策略 [J]. 青春岁月 ,2023(5):384.

[3] 陈家旺 .”互联网 +”时代的企业政工思想工作研究 [J]. 中外交流 ,2023,28(4):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