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

作者

李雨铮

天津医科大学 300070

陶行知是一位大多数人熟知的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进入新的学习阶段,我也对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名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阅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之后,我对于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产生了新的认知。这本书当中不仅讲述了“教学合一”、“平民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生活即教育”、“知行合一”等理论知识,给我带来了独特的教育思想启迪。其中那一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犹如一道闪电,在我脑海当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我点亮了一盏关于教育的灯,使我更加的认识到真正的教育并不是知识教学,而是对于人格的淬炼以及灵魂的觉醒。

陶行知先生对于“真”的追求和执着,时刻扣动着我的心门。他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即便有学问和本领,没有道德也无甚用处。而在生活当中,我也常有这样的感受,一些大学毕业生为了高薪或热门工作,放弃了自己所热爱的领域;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敷衍了事、不认真投入的“摘果专家”;甚至在各类评选过程中,拉帮结派、暗箱操作的传言。这些都让我感受到了“学做真人”这4 个字沉重的分量,“真人”是将学问与品德在灵魂深处绑定的高尚品质,也是我未来在学习和工作当中所努力的目标。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同时也是陶行知先生作品当中,对于教师的殷切期望。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书中关于“每天四问”的反思,成为了我向这个方向进步的锚点,即“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就此,我决定每晚在睡前都会认真的叩问内心“今天有没有认真晨读?在课堂上有没有认真学习?与他人讨论时是否人云亦云?学业是否有长进?是否帮助过他人?”等等问题,完成自我教育。将每天的问题作为一面镜子,照出懈怠与浮躁,同样也通过反思来点亮前行的光明。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之后,我还对于“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产生了更深层的理解。正如陶行知先生早已洞悉的那样,“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千教万教”如果只是传授给受教育者知识,知识总有遗忘之时,并不能够让受教育者获得根本上的提升。就像古人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帮助受教育者掌握知识背后的现实逻辑,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素养,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提升。而在多年的教育过程当中,我也经历了知识传输方式的转变。教师们不再像以前应试教育那样,事无巨细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更加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强调学生的自我思辨,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和环境,帮助去追溯理论背后的真理。这些都让教育的意义更加鲜明,是教育不再是知识传输,而是对于人的塑造。

“教人求真”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却做起来难,因为“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而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的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就连一些传统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一定变化,那么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到“求真”呢?俗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我想我应该满怀进取之心,下功夫学,利用各种新的渠道和新的方式学,具备终身学习的思想和行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的专业,要学的博”。只有教育者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离“真”越来越近,才能够真正的做到教人求真。

在“教人求真”的过程中,不得不提到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他在书中打过一个生动的譬喻“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如果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读游泳的书籍,做游泳的动作,纵然学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时候还是要沉下去的”。这一下就让我茅塞顿开,对于学习者来说同样如此,只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不去实践应用,即便把书本上的知识背的滚瓜烂熟、倒背如流,也不具备现实的意义。因此,教育者更应当注意这一点,在“教人求真”时,不仅要教授知识,更要引领实践。同时,陶行知先生还表明“教学做事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这让我感悟到,作为教育者应当带领学习者广泛的开展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从“做”上入手,才能实现真正的“教”和“学”,促进“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做真人”是求学者的终极归宿,更是我们人格的永恒锤炼。陶行知先生就将“真人”的标准凝练为三个方面,分别是要有健康的身体、要有独立的思想、要有独立的职业。这首先为我大学的成长树立了一个图景,我应当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当中,时刻注意强健体魄、启蒙思想、精进专业,这样才能促使自己走向做“真人”的道路。这其中“要有独立的思想”这个观点最打动我的心灵。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的观点向人涌来,为了避免成为人云亦云的浮萍,“独立的思想”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独立的思想”,才能够打下坚实的根基,在各类信息洪流当中,屹立不倒,建筑起人格的高墙。

总而言之,在阅读中,我受益匪多,加强了对于“教育”总课题的理解,认识了许多有益于我的教育方法和思想。同时,阅读的内容也触及了我的灵魂,震撼了我的心灵。最后,希望未来我能够做到“知行合一”,继续认真研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著,认识更多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并在实践当中点亮教育之光。同时,坚持践行“真”的每一步,真正地做到“求真”和“做真人”,让“真”这个字犹如生命当中的火炬,照亮我求知的道路,校准我做人的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