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读后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在黑暗中淬炼的生命韧性

作者

周钰伟

天津医科大学 300203

在大学时期我们每日在教室、实验室、各种活动中奔波往返,但却很少从内心和身体上关注自己的需求,最近在阅读海伦·凯勒的传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我感觉仿佛打开了一扇窗,看到了原来生命是另外一个样子:即使在完全的黑暗中,人仍然可以用自己难以想象的意志力去感知这个世界、创造价值、实现自我。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书中是与自己贴得十分紧密的,也更加体会到“身心同频”的理念。

海伦·凯勒从小失去视觉和听觉,似乎被完全的孤独与安静的世界包围,但是海伦·凯勒从未被命运击败,她以一种最大限度的专注与坚韧,把有限的感觉变成了无限的感知与体验。她用触角感受文字,用心灵诠释世界,用灵魂聆听生活的节拍。她教我懂得健康的真正含义就是不单单身体上的完好状态,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坚持与心灵上的丰富。大学生常追求学业与效率,却将内在感知与自我调控抛诸脑后。而凯勒的经历教会我内心稳定与热爱的给予比什么都不强。书中一词一句令我激动万分:凯勒写出在第一次触摸水流时的欣喜之情,用手触感着水的温度、水的流动形态,一下子与自然实现了直接沟通。凯勒的感官“重获”,让我明白现代大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被屏幕的文字淹没了对身体自身的感知,以及自身同自然界直接接触。身心是辩证统一的,身心同步才是一种健康。凯勒的经历告诉我,学会感受、感知、专注,才能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寻找到持久的原动力。自律精神与毅力更为可贵。长时间练习触觉、手语及文字,她把学习变成一个每日“仪式”。她受苦受伤,却从未放弃。这让我再次思考身心健康的维护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在日复一日的自我管理及心理调控下才能拥有的。我们作为大学生经常吐槽压力大,时间短,但是小努力不停就可以让我们轻松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游刃有余。凯勒的人生告诉我们,在繁忙的生活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要与自己和谐相处;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中另一点也给我很大的震撼,凯勒尽管生活在黑暗中,但是她渴望学习、独立和融入社会。即“身心统一”,即我们的意愿与做法是一致的,是健康的核心。作为大学生在自己的学业追求中,把兴趣与目标相结合,把心理意愿与行为表现相结合,就构成了自身激励学习和进步的源泉。凯勒告诉我,健康不只是躯体,更多的是心理与躯体行为表现出了一致性。

在这个阅读过程的同时我也领悟到一个现代大学生的困惑,高速的生活节奏,信息泛滥,学习压力,与人交往的压力导致我们忽略自我感受,或者让自己的内心产生倦意。凯勒的生活教会我们,接受自己的局限性,会好好的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一个好的心向,对于身心健康是多么地重要。她即使在黑暗中也会好好的对世界抱有好奇之心去热爱,这种精神支持是我们每一个现代大学生应当学习的“心理健康操”它有利于我们大学生能很好的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更加有利于我们发挥创造力和自我的实现感。这本书的语言是平实有力的,拥有生命的温度。海伦·凯勒用自己亲笔去描绘出一个感官之外的世界,她教会了我感受,书中的文字像一缕阳光,让我从内心深处领悟到“健康”的真正涵义,健康并不是简单的身体状态而是身体、情绪、认知和态度的平衡,让内心丰盈与肢体同在,这对现代大学生来讲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理解,它会教我们更好的体会感受我们的自我,心理健康体能一致,才能让我们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与未来的发展中保持长久的动力。

回想自己大学以来的学习和交往经历,我都似乎忽略了与自己内心对话的重要性,而读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之后,我发现我要模仿凯勒的思维方式去感受生活,即感受早晨阳光、校园的风、手中的书本,发现身边生活中平凡的事物让我的生活丰盈起来,也要加强对心理健康建设,积极进行冥想、运动,和志同道合的人交往来使自己的情绪调整好,学会身心同频,从中感受踏实与自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从“自传体”的形式来看,实际上就是一本书关于如何提升身体素质,生命韧性以及如何养成心理健康密码。通过它的阅读过程可以发现,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外在,而在于对困境的态度,和内在力量。作为大学生,正是在人生价值选择和自我建设的关键阶段,只有学会从压力和挫折中保持内心的平稳状态,学会建设心理韧性,以乐观的生活状态,才能使身心健康,完成身心健康教育和综合全面发展。凯勒说过,黑暗无法遏制光明,只要有信念、有信心、有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太阳。读到这里,我在内心为海伦·凯勒的生命鞠躬敬礼,也明白了,健康不仅是体魄上的健康,更是心理上的健康,而大学期间是人生的重要历练期,也只有身心同频,才能从“学”(学习)、“行”(实践)、“习”(自我提升)中走得更扎实,更远,更有温度。之后,我会将自己从读书中所受到的收获运用到以后的生活、学习以及与别人交际中,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学习,接受挑战,让心身奏响生命的协奏曲。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将自己心底深处的一点希望和顽强显现于表面,也点亮了我们对身心健康、完善自我的向往。海伦·凯勒在黑暗中和无声世界里磨砺出来的生命的力量是无比伟大的勇气和智慧的表现。我认为健康不只是一个“身体健康”问题,更是一个“心理健康”、一个“心灵健康”、一个“对生命强烈的感受健康”的问题。她的故事就像一盏灯塔,照亮了大学生活中的我们在面对学习、社会与心理等压力时,如何实现心理平静和顽强,如何用积极方式来调节自己的心理、发自内心的接纳自己,继而进行正确认知、树立信心、寻找方向、把握人生方向,释放生命力、用自我实现的力量改变和影响自己。在身心同频共振中,我们会感受到自己在困境中获得的能量,亦会获得正确认识自己、规划、完善自己的能力、自信和力量。凯勒的人生告诉我,生命每一个突破的瞬间,生命的每一次“勇敢守望”的意志力,都是成长积累的过程,是成为一个自我的重要路径和过程。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让身心同频共振,应该是我们人生的轨迹、我们学习的准则。身心同频的路途上,不只是我们要追求和向往的健康路线,也是我们走向成熟、充实地生活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