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公路养护人员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刘洋
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 湖南株洲 412000
一、高速公路养护人员安全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一)管理理念层面
部分管理主体对养护人员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未能将安全管理置于优先地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倾向,安全管理理念较为落后。在日常管理中,往往更关注养护工作的进度和效率,对安全管理工作投入的精力和资源有限,缺乏长远的安全规划和战略眼光。这种理念上的偏差导致安全管理工作难以落到实处,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二)制度建设层面
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部分制度条款模糊,执行过程中随意性较大,未能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一些单位虽然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但制度之间缺乏衔接和协调,存在重复或矛盾的现象,使得制度在实际执行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制度的更新不及时,无法适应新形势下高速公路养护安全管理的需求,导致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制度依据。
(三)防护措施层面
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配备不齐全、不规范,部分装备质量不过关。一些单位为了降低成本,采购质量低劣的防护装备,无法为养护人员提供有效的安全保护。作业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设置不合理,警示标识不清晰,难以有效防范安全风险。在养护作业过程中,由于防护设施不到位,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和意外事故,威胁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四)人员素养层面
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在作业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现象。许多养护人员认为安全管理只是形式,对安全规定视而不见,习惯性地违反操作规程,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养护人员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不足,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导致事故后果扩大。
二、高速公路养护人员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将养护人员生命安全放首位,各项管理措施围绕保障人员安全展开,体现对人的尊重关怀。构建体系时,考虑养护人员工作与安全诉求,提供安全舒适环境与必要保障。同时加强人文关怀,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促其自觉遵守规定。
(二)预防为主原则
注重事前预防,通过健全制度、加强培训、完善设施等消除隐患,避免事故。作业前全面检查环境与设备,及时整改隐患;作业中加强监控,纠正违规操作。以有效预防措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减少伤亡与损失。
(三)系统性原则
从整体出发,综合考量影响养护人员安全的因素,构建涵盖制度、人员、设备、环境等的完整管理体系,确保协调有效。体系各部分相互关联,构建时注重衔接协调,形成合力保障安全。同时根据工作特点与需求优化结构,提高适应性与可操作性。
(四)可操作性原则
体系构建结合养护工作实际,制度措施具体明确、可操作,便于执行落实。制定时考虑养护人员水平与能力,避免专业晦涩语言,确保其能理解掌握。同时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使安全管理融入日常工作发挥作用。
三、高速公路养护人员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核心内容
(一)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安全职责,通过签订责任书分解责任。制定养护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为养护人员提供指导。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定期检查并整改隐患。完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度,制定预案、明确流程职责,定期演练并更新完善。
(二)加强人员安全管理
强化安全培训教育,制定系统计划,结合实际需求,采用多种方式提高效果。严格人员准入制度,新入职人员严格体检考核,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建立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将安全表现纳入考核,激励养护人员遵守规定。
(三)规范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合理规划作业区域,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识。加强作业过程安全监控,安排专人监督指导,纠正违规操作。做好作业现场交通安全管理,协调作业与通行关系,采取疏导措施,提前发布管制信息。
(四)强化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建立设备设施台账,定期维护保养和检测。规范设备设施使用,制定操作规程并培训人员。及时更新老化、损坏的设备设施,避免引发事故。
四、高速公路养护人员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成立专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业安全管理人员,明确职责权限,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开展。该机构需有独立决策权与监督权,能协调各部门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扎实安全知识与丰富管理经验,胜任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形成自上而下管理体系,确保工作覆盖各环节与人员。
(二)资金保障
加大安全管理资金投入,满足安全培训、设备购置与维护、安全检查等工作的资金需求,为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和运行提供资金支持。单位应将安全管理资金纳入年度预算,确保资金足额到位。同时,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提高使用效率,让每笔资金发挥最大效用。通过充足资金保障,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物质基础,推动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三)技术保障
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和设备,如视频监控系统、智能预警系统等,提高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对养护作业现场的实时监控和安全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同时,要加强对安全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不断探索适合高速公路养护安全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监督保障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体系的有效执行。监督检查要常态化、制度化,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握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并跟踪整改情况。对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追究其责任,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五、结语
高速公路养护人员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对于保障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遵循科学的构建原则,完善核心内容,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可以构建起一套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对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以适应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不断发展的需求,为高速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永奇, 高宏峰. 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对策[J]. 交通世界 , 2024, (20): 29-31.
[2] 姬云 . 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方法研究 [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 (10): 245-247.
[3] 胡大鹏, 赵辉. 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 工程技术研究 , 2023, 8 (12): 136-138.
[4] 王小朋 . 高速公路养护机械设备作业的安全管理探讨 [J]. 居舍 ,2021, (20): 143-144.
[5] 巨小娟 . 高速公路道路养护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J]. 民营科技 ,2017, (06): 102.
作者简介:刘洋(1984.10)男,汉族,湖南省,大专,助理工程师,从事高速公路养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