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咨询公司推广模式与大学生健康管理参与意愿关联研究
李佳泽 申思通讯作者 付严楫通讯作者
辽宁何氏医学院 辽宁省沈阳市 110163
引言
健康管理服务在提升人群健康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推广模式直接影响着服务的普及效果。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其健康管理需求具有独特性,需要针对性的推广策略。目前关于健康管理推广的研究多集中于中老年人群或企业员工,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相对不足。探讨健康管理咨询公司推广模式与大学生参与意愿的关联,不仅有助于完善健康管理理论体系,更能为行业实践提供指导。通过分析不同推广模式的特点和效果,可以优化健康管理服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推广策略,提高服务覆盖面和参与度。
1 健康管理咨询公司推广模式
健康管理咨询公司的推广模式直接影响其服务覆盖范围和用户参与度。当前主流推广方式包括线上和线下双渠道结合。线上推广以社交媒体为核心,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发布健康科普内容,结合 KOL 或专业医生背书增强可信度。精准广告投放和大数据分析可锁定大学生群体,推送个性化健康方案。线下推广侧重校园合作,如与高校联合举办健康讲座、免费体检活动或设立健康咨询站,增强品牌信任感。会员制和优惠策略能降低大学生经济门槛,例如学生折扣或积分兑换服务。社群运营也是重要手段,通过组建健康打卡群或线上社区,提升用户粘性。此外,口碑营销通过成功案例分享和用户推荐,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这些模式需根据大学生行为习惯灵活组合,才能有效提升其健康管理参与意愿。
2 推广模式与参与意愿的关联性研究
2.1 推广渠道的便捷性与参与意愿的关联
健康管理咨询公司的推广渠道直接影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便利性,进而影响其参与意愿。线上推广模式如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和健康类 APP 能够快速触达大学生群体,符合其碎片化阅读习惯。例如通过抖音或小红书发布短平快的健康科普内容,结合问答、打卡等互动功能,可降低参与门槛。线下推广则依赖校园合作,如健康讲座、义诊活动或社团赞助,增强信任感和体验感。研究表明当推广渠道与大学生日常媒介使用高度重合时,其参与健康管理的意愿显著提升。便捷的渠道减少了信息获取成本,使健康服务更易被接受,尤其对时间紧张的大学生而言,高效触达是关键驱动因素。
2.2 推广内容的实用性与参与意愿的关联
推广内容是否契合大学生实际需求直接影响其参与意愿。大学生群体关注学业压力、睡眠质量、运动健身等具体问题,若推广内容过于泛化或商业化易引发抵触心理。有效的推广需提供实用价值,如免费体质检测、个性化饮食建议或心理健康测评,而非单纯推销服务。研究表明科普类、互动性强的推广内容如健康挑战、打卡返现比硬广告更能激发参与兴趣。此外内容呈现方式也至关重要,短视频、信息图或案例故事比纯文字更易吸引关注。当大学生感知到推广内容能切实解决其健康痛点时,参与意愿会显著增强。
2.3 推广策略的激励性与参与意愿的关联
经济成本和时间投入是阻碍大学生参与健康管理的主要因素,因此推广策略需提供有效激励。会员折扣、首单免费或积分兑换等形式能降低经济门槛,尤其针对预算有限的学生群体。社交激励如组队打卡、排行榜则利用同伴效应增强持续性。研究显示带有奖励机制的推广模式如完成健康目标赠送礼品比单纯宣传更能提升参与率。此外短期试点活动如 21 天健康挑战比长期承诺更易吸引尝试,逐步培养习惯。当推广策略让大学生感到低成本高回报时,其参与意愿会明显提高,甚至转化为长期用户。
3 优化建议
3.1 强化精准化与场景化推广策略
健康管理咨询公司应针对大学生群体的行为特征,采用更精准的推广方式。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结合校园消费习惯、社交媒体活跃度等数据,精准定位潜在用户群体。例如在考试周前后推送减压与睡眠管理内容,在开学季推广体测达标训练营,在体育赛事期间结合运动损伤防护知识。同时深化与高校的合作,在校园食堂、图书馆、健身房等高流量场景设置健康宣传点,通过扫码互动、快闪活动等形式自然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场景。还可开发校园健康大使计划,选拔学生 KOC 进行口碑传播,增强推广内容的可信度与感染力。这种基于场景的精准触达能显著提升大学生的参与意愿与行动转化率。
3.2 构建内容生态与价值闭环体系
推广内容需要从碎片化传播升级为系统化健康知识生态。建议打造" 科普-测评 - 方案 - 追踪 " 的完整内容链条,例如先通过趣味短视频引发关注,再提供免费健康风险评估,继而推送个性化改善方案,最后通过社群跟进效果。重点开发系列化主题内容,如 ′′21 天颈椎拯救计划 "、" 期末心理调适指南 " 等,形成持续性的内容吸引力。同时建立 UGC 内容激励机制,鼓励用户分享健康改善日记、打卡记录等真实案例。这种体系化的内容建设不仅能提升专业形象,更能培养用户粘性,使健康管理从一次性参与转变为长期行为习惯。
3.3 创新激励机制与社交裂变模式
需要突破传统优惠模式,设计更具吸引力的激励体系。可借鉴游戏化思维,设置健康积分等级制度,将体检、课程、咨询等服务转化为可累计兑换的权益。开发团队挑战赛制,如宿舍减重 PK、院系运动排行榜等,利用年轻人的竞争心理和集体荣誉感促进参与。引入社交裂变机制,设计 " 邀请 3 位好友各得免费咨询 " 等病毒式传播方案。同时可尝试与校园其他服务联动,如与食堂合作推出 " 健康饮食打卡享折扣 ",与体育馆合作 " 运动时长兑换免费淋浴券 "。这种多维度的激励网络能有效降低参与门槛,形成自传播效应,持续扩大用户基础。
4 结束语
本研究探讨了健康管理咨询公司推广模式与大学生健康管理参与意愿的关联性,揭示了渠道便捷性、内容实用性和策略激励性对提升参与意愿的关键作用。通过分析发现,精准的场景化推广、系统化的内容生态建设以及创新的激励机制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健康管理行为。未来健康管理服务应更加注重与校园生活的深度融合,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可及性,同时持续优化用户体验。本研究为健康管理行业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促进青年健康素养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迪 , 符隆文 , 李玲 , 等 . 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健康管理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5,20(03):325-327.
[2] 衡彦甫 . 新媒体时代构建大学生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路径探究 [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24,(06):66-72.
[3] 高鑫 .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健康管理途径探析 [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2,36(05):77-79+84.
[4] 杨春霞 .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现状及自我管理策略 [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13):68-69.
[5] 罗跃平 . 大学生健康管理体系构建现状及发展研究 [J]. 拳击与格斗 ,2021,(03):116-117.
作者简介:李佳泽(2005.2-),女,汉族,辽宁朝阳人,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方向
通讯作者:申思(2000.12-),女,汉族,河北邯郸人,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方向
第二作者:付严楫(1991.1-),男,汉族,辽宁抚顺人,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