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保险政策性扶持的案例分析
邹亚帆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一、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他认为农村发展问题是关系我国民生的问题,是我国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全党的工作就是要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把农村发展问题做好。农村发展问题中最为主要的矛盾就是解决好农民收入,即保障农民最为基础的经济来源,落实民生,缩小城乡差异化。党的二十大中再次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更加明确了抓好农民粮食安全和农业安全的任务。然而河南位于中国三大粮食主产区中“黄淮海”区域,易受极端天气影响,水土资源不匹配,粮食安全以及农业安全所承担风险较大,经常性遭遇自然灾害的冲击,因而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性金融扶持,其中就包括农业保险。农业保险自 2007 年国家开始向其提供政策性扶持,那么政府是如何对农业保险进行政策性干预,农业保险是如何保障农业发展以及是否能够对河南省农业发展起到良好的保障?本文将基于以上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华坚(2023)围绕三大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保险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农业保险对主产区的粮食产量有一定程度影响,但是影响程度不显著,同时农业保险在不同地区作用效果也不一样。黄振兴、付文青(2023)就农业保险对农业发展作出进一步研究,认为农业保险通过改善农业生产结构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无独有偶郑军(2023)通过构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与理论分析框架得出农业保险通过影响改善农村产业结构,进而改善了劳动力资源配置,从而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城镇化的步伐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但随着政府对农业保险加入政策性的扶持与干预,对于农业保险的相关的不足也逐渐显现。叶朝晖(2018)通过将我国农业保险与发达国家农业保险制度对比,指出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缺乏前瞻性和战略性。杨梦依(2023)就农业保险前瞻性和战略性做出了较为详细研究,认为其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同一保障政策,不同风险区域同一保障制度。严重低估了区域的差异性和风险的不确定性。
结合先前学者研究,我们对农业保险的作用机理、农业保险的保障程度以及不足进行了初步了解,现在我们以河南省为例,做出详细研究。
二、河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措施及其发展现状
(一)河南省农业保险现状
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河南省的农业保险规模自从 2007 年保险工作试点以来的 4 亿元增长 至 2021 年的 59.85 亿元,增长了近 15 倍,河南省农业保险在政府政策的引领下不断地蓬勃发展。
如表 1,用保险密度即保费收入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值来衡量农民参保意愿,用保险深度即保险收入与第一产业增值比值来衡量农业防范风险能力。可以得出河南省农业保险不论是在覆盖面积、产品保险种类,还是保险密度及深度、保费补贴、承保机构、保费收入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未来,河南省农业保险公司将继续加强与政府、农业部门的合作,推动农业保险的创新和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保险服务。河南省开展农业保险补贴试点以来,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及风险转移作用大大显现,河南省的农业保险发展状况一直向好、稳中有进。
三、河南省农业保险目前缺陷与不足
(一)赔付定损较为困难
我国现有勘查定损能力不足,目前河南省农业受灾地区定损仍然以人工测量为主。即使很多承保机构应用无人机和卫量遥感技术,但其主要能解决的问题是总体受灾面积的测算或估算,而具体地块标的的损失程度及定损到户仍需要地面人工确定。尤其在面临巨大自然灾害时,受灾面积广且受灾农户较多,那么赔付定损耗时较长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精准。再者,农户在受灾面积上报时存在着“低报中、中报高”的现象,而承保公司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核查,因为造成了赔付金额失真进一步加剧了赔付定损的难度。最后,国家政府会要求保险公司每年对于受灾地区进行较高赔付比率,以免发生保险公司“私吞”政府补贴金,然而这一政策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前保险赔付的生态,让保险赔付和受灾农户受灾的程度不能实现一一对应。
(二)保障缺口较大
目前河南省不同区域所实行的政策性扶持保险补贴比例相同,然而不同县域自然环境不同,受灾概率不等,受灾程度大相径庭。去差异化的补贴一方面较难满足受灾程度较重区域农户的保障需求,另一方面对于受灾情况较轻的农户又出现了保障需求过剩的情况。因此农业保险对农户保障出现较大缺口,不能够实现精准的政策性扶持。
四、主要结论和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加大农业保险政策补贴范围,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粮食作物设置区别化的保险保额与费率,以保障粮食生产供给能力。同时,深入探索多样化的农产品保险,以应对不同的农业风险。第二,完善农业保险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农村农业保险大灾风险的分散体系建设。推广“保险 + 期货”农业保险模式,增强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散能力,维护粮食生产的稳定性。第三,深入探索绿色农业保险,加快农业保险的绿色转型。加强对资源稀缺、环境恶劣地区农业保险资金的支持。同时,加强农业保险政策对科技创新的倾斜,鼓励引入绿色节能环保技术,提升绿色生产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华坚 , 杨梦依 . 乡村振兴背景下粮食主产区农业保险发展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 [J/OL].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1-12[2023-10-15].
[2] 田园 . 论农业“保险 + 期货”模式的发展阻力与路径选择 [J]. 中国市场 ,2023(17):68-71.DOI:10.13939/j.cnki.zgsc.2023.17.068.
[3] 黄振兴 , 付文青 . 河南省农业保险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34(11):202-205.
[4] 杜文岚 , 江建英 .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成效及挑战 [J]. 山西农经 ,2023(11):182-184.DOI:10.16675
[5] 陈二烈 . 我国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机理与提升对策 [J]. 农业经济 ,2023(03):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