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课程设计与实施
杨雪
长春市通达小学 130000
引言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单一学科知识已难以满足解决复杂问题的需求,跨学科学习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阶段,承担着激发学生对科学兴趣、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重要使命。然而,传统小学科学教学往往侧重于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科间的联系以及知识与生活的融合,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1 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认知主要源于日常生活经验。基于生活情境设计科学跨学科主题课程,能把抽象的科学知识与他们熟悉的生活场景紧密相连。比如以“厨房中的科学”为主题,学生在观察水的沸腾、油盐的溶解等现象时,会因熟悉而倍感亲切,更容易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习不再枯燥,而是充满乐趣与意义。生活中的问题往往错综复杂,并非单一学科知识所能解决。跨学科主题课程以生活情境为切入点,打破学科界限,将科学、数学、语文等多学科知识有机融合。例如在“校园植物研究”课程中,学生既要运用科学知识对植物进行分类观察,又要借助数学知识统计植物数量,还能通过语文撰写研究报告,从而拓宽知识视野,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 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课程设计原则
2.1 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要求课程设计所选取的生活情境务必真实可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切实接触到或有可能遭遇的。真实的生活情境就像一把钥匙,能迅速打开学生认知的大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例如在设计“社区垃圾分类现状调查与改善”这一跨学科主题课程时,社区就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学生在课程中可以实地观察社区垃圾桶的分布、垃圾的投放情况,与社区居民交流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行为。这种基于真实社区情境的课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明白所学科学知识能够切实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2 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强调课程设计要打破学科界限,将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如数学、语文、艺术等有机融合。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复杂多元的,很少能用单一学科知识来解决。以“设计并制作一个节能小台灯”课程为例,在科学方面,学生需要了解电路知识、电能的转化等;数学上,要计算台灯各部件的尺寸、成本等;语文领域,要撰写设计说明、使用手册;艺术方面,则要考虑台灯的外观设计、色彩搭配等。
2.3 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是确保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课程吸引学生的关键。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课程设计应巧妙地将科学知识融入有趣的生活情境和活动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比如开展“魔法厨房——食物中的科学奥秘”课程,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和活动,如用醋和小苏打制作“火山喷发”模拟蛋糕膨胀过程,让学生观察食物在烹饪过程中的变化并探究背后的科学原理。还可以组织“科学小魔术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魔术的方式展示所学的科学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3 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课程实施策略
3.1 精选生活情境,巧妙关联学科知识
生活情境的选取是课程实施的基础,要紧密贴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确保他们能够理解且感兴趣。比如,以“校园植物探秘”为主题,校园是学生每天学习和活动的地方,他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有一定的直观认识。在这个情境中,科学学科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环境,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数学学科可以让学生统计不同区域植物的数量、种类,计算植物的占地面积等。
3.2 开展实践活动,强化知识体验应用
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生活情境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例如,在“家庭节能小能手”课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家庭能源消耗调查活动。学生需要运用科学知识了解不同电器的能耗原理,使用数学方法统计家庭一段时间内各种电器的用电量,分析能源消耗的高峰时段和主要电器。
3.3 组织小组合作,促进交流协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在基于生活情境的跨学科主题课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合理分组,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以“社区环境改善计划”为例,小组内成员可以分工合作,有的负责调查社区的环境问题,如垃圾分类情况、空气质量等,这需要运用科学知识进行观察和检测;有的负责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涉及数学学科的统计和图表制作;有的负责撰写改善计划的报告,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文字表达;还有的负责设计宣传海报,发挥美术学科的特长。
3.4 引入多元评价,全面反馈学习成效
多元评价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除了传统的教师评价外,还可以引入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评价等方式。在“我的小农场”跨学科主题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农场规划、种植管理、收获记录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学生自评可以让他们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是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是否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等。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课程设计与实施,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将科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结合,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多学科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践案例表明,此类课程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 单元视角下的小学科学跨学科学习的设计 [J]. 曹志富 . 教育科学论坛 ,2024(10)
[2] 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程意义 [J]. 柳夕浪 . 上海教育科研 ,20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