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实践的数智化赋能路径探究
刘福芹
山东省青州市圣水学校 262500
引言
研学实践作为一种将研究性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它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开展学习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然而,当前的研学实践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如资源整合不足、管理效率低下、评价方式单一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融合)正深刻改变着各个领域。将数智化技术应用于研学实践,能够为解决现有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研学实践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方向发展。因此,探究研学实践的数智化赋能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学实践的意义
研学实践作为一种创新教育模式,具有多维度的深远意义。从知识获取层面看,它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局限,将学习场景延伸至社会与自然。学生能在实地考察博物馆、科技馆时,直观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与科技发展的魅力,将书本知识转化为鲜活的认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在能力培养方面,研学实践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综合能力的广阔平台。在团队协作完成研学任务过程中,学生学会沟通、分工与协作,提升人际交往能力;面对研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他们需要独立思考、分析并尝试解决,从而锻炼了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2 研学实践面临的挑战
2.1 资源整合与利用难题
当前,研学实践资源分散于教育、文化、旅游、科技等多个部门和行业,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发达地区拥有丰富的博物馆、科技馆、企业实践基地等优质资源,而一些偏远地区则资源匮乏。即便在同一地区,各资源主体之间也往往各自为政,信息沟通不畅,难以形成合力。例如,学校计划开展历史文化主题研学,需要联系博物馆、古迹遗址等多家单位,但各单位在接待时间、收费标准、讲解服务等方面缺乏统一规范,导致学校协调难度大,增加了研学实践的组织成本。
2.2 安全保障与责任界定困境
研学实践通常需要学生离开校园,到校外开展活动,这无疑增加了安全风险。在交通出行方面,无论是乘坐大巴还是公共交通工具,都可能面临交通事故的威胁;在活动过程中,如户外探险、实地考察等,学生可能会遭遇意外伤害、突发疾病等情况。然而,目前对于研学实践中的安全保障责任界定并不清晰。学校、家长、研学机构以及资源单位之间的责任划分存在模糊地带,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
2.3 专业师资与课程开发短板
研学实践需要既具备扎实学科知识,又熟悉研学实践流程和方法的专业师资队伍。但目前,大多数学校教师长期从事课堂教学,缺乏研学实践的指导经验和相关专业技能,难以胜任研学实践的教学任务。而且,学校往往没有足够的资金和精力对教师进行系统的研学实践培训,导致教师在组织研学活动时力不从心。在课程开发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由于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和规范,各学校和研学机构开发的研学课程质量参差不齐。
3 数智化赋能研学实践的保障措施
3.1 强化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数智化赋能研学实践,坚实的技术支撑体系是基础。要构建高速稳定、覆盖广泛的网络环境,确保研学现场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偏远地区,都能实现流畅的网络连接,保障各类数智化设备和应用的正常运行。例如,利用 5G 技术的高速率、低延迟特性,实现实时高清视频传输,让远程的专家能够实时指导研学活动。同时,加大对研学专用数智化设备的研发和投入,如智能导览设备、可穿戴式监测设备等。
3.2 完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
在数智化赋能研学实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涉及学生个人信息、研学活动数据等敏感信息,数据安全至关重要。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共享等各个环节的安全要求和责任主体,确保数据的合法合规使用。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例如,运用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相结合的方式,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3.3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
数智化赋能研学实践需要既懂数智化技术又懂研学教育的专业人才。一方面,加强对现有研学教师的培训,开展数智化技术培训课程和研讨会,邀请专家进行授课和指导,提升教师的数智化素养和教学能力。例如,组织教师参加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研学中应用的培训,使教师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技术设计和实施研学课程。
3.4 建立多方协同合作机制
数智化赋能研学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的协同合作。学校要与数智化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学数智化产品的研发和应用。企业可以根据学校的需求,开发适合研学实践的数智化软件和硬件产品,如研学管理 APP、智能实验设备等;学校则为企业提供实践场景和反馈意见,促进产品的优化升级。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借助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和科研力量,开展数智化研学实践的研究和探索。科研机构可以为研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推动数智化研学实践的创新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数智化赋能为研学实践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通过数字化研学资源建设、智能化研学平台搭建、大数据在研学评价中的应用以及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等路径,可以有效提升研学实践的效率和质量,丰富研学资源,增强研学体验,优化研学评价。同时,为了确保数智化赋能研学实践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加强技术支持保障、教师培训保障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数智化赋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探索 [J]. 贺书霞 ; 孙超 ; 冀涛 . 教育与职业 ,2024(03)
[2] 数智赋能研究生“导学思政”的内在机理和行动逻辑 [J]. 元静 ; 张晓普 .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