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数字化赋能教学:初中英语提质增效的路径探微

作者

陈雨

简阳通材实验学校

引言:英语学科作为语言类学科,涉及的内容较为丰富,采用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高效课堂建设的需求,因此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渗透学科知识,培养综合素养。在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应在认识现阶段教学问题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多样化呈现,构建多元化课堂,以期激发学生兴趣,实现教学提质增效的目标。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一)课堂内容薄弱,学生缺乏学习热情

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古板,学生缺乏兴趣、课堂专注度不高的现象,枯燥沉闷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会产生不利影响。长期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课堂效率低下,将无法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二)互动形式单一,学生课程参与度有限

一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对于课堂互动性的认识性不足,课堂上将绝大部分时间用于单一性地讲解,设置的互动次数不足且质量不高,没有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学生没有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会降低课堂上的专注度,导致难以理解课程知识内容,影响学习效率。

二、数字化赋能初中英语教学的意义

(一)消除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方式,注重课本知识点呈现,但没有针对性地解决词汇、语法等难点,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动力。因此,需要借助如音频、视频、动画、互动课件等多媒体手段,将静态的词汇、语法规则等内容转化为直观、具象化的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融入趣味性的任务和挑战,满足学生好奇心与成就感。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能有效缓解学生的焦虑感,为课堂提质增效奠定积极的心理基础。

(二)丰富课程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数字化技术还可以通过多样的资源呈现,拓展教学资源的广度与深度,解决课堂内容单薄的问题。教师通过互联网平台等方式,收集多形式优质教学资源辅助教学,突破教材的局限,满足学生的兴趣点,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贴近现实的语言和文化体验,极大地丰富课堂内涵。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在数字化赋能下,课堂氛围更加轻松,围绕数字资源呈现内容,学生可开展更广泛的互动交流与讨论,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充分地参与听说读写综合训练,锻炼学生核心素养,实现课堂效率的提升。

三、数字化赋能初中英语提质增效的具体策略

(一)挑选合适数字资源,提升课前导入趣味性

课堂是英语教学开展的主阵地,作为一节课的起始阶段,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受导入效果的影响。[1] 课堂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能够结合教学计划具体内容及学生学习状况,设计贴合课堂、巧妙有趣的导入环节,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会显著提升,就更能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

在课前,可以通过播放音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小学八年级下学期“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一首英文歌曲“Fix You”作为新课导入,这首歌曲中涵盖了已学习过如“tired、hurt”等情感相关单词,同时展示歌词时可以留给学生讨论歌曲含义,并引出本单元关于人际沟通的主题。再如,教学七年级下学期“Rain or Shine”时,可以通过数字资源,展示不同的天气效果,实现视觉听觉的沉浸体验,并询问学生“what's the weather like?”进入课堂主题。教师引入课程时,通过精心设计,第一时间吸引到学生注意力,是提升课堂效率的一大关键措施。

(二)利用多媒体互动,明确课中学习主体性

在传统初中英语课堂中,由于缺乏有效互动,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有所欠缺的,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主动树立起互动意识,一方面合理设置常规提问,贯穿整个课堂;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手段设置丰富有趣的互动内容,帮助学生提升听力、口语及逻辑思维等多方面能力。

如利用多媒体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互动游戏,是提升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方式。用画面来进行情境创设模拟,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或视频的形式,将不同内容呈现给学生,组织学生的形式分组来竞猜教学内容,这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有帮助。如在七年级下学期 Unit1“Animal Friends”一课开始前,可运用多媒体手段,呈现出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图片、视频或不同动物叫声的音频,竞猜抢答对应的动物,积累“fox、eagle、penguin”等课内重点单词。这类互动设计,可以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还检验了学生的单词掌握情况。[2]

(三)创新作业形式,强化课后学习自主性

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初中英语教师应用提质增效策略创新英语课堂教学。[3] 课后作业设计,应兼顾实用性与趣味性,保证在学习成果能得到有效检验的前提下,尽可能通过数字化手段创新作业形式,增强学生课后学习的自主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内容。

比如学习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学期 Unit1“You and Me”时,教师可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录制并上传英文创意自我介绍视频,可添加个人兴趣介绍或才艺展示片段。再如,七年级上学期Unit5“Fun Clubs”课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简易数字化工具制作创意俱乐部海报,并配英文解说词详细介绍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借助互联网线上学习平台发布作业内容以及作业要求,如英语电影片段配音作业,综合训练学生词汇及口语。这些类型的作业更加重视实践,并融入了创新与协作的过程,既能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索数字化赋能初中英语教学,是解决当下教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课堂主体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教师需要积极尝试探索,围绕课堂教学环节,把握课前、课中、课后重要节点,合理运用数字化赋能手段,增加课堂趣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现课堂效率和质量的双重提升。

参考文献:

[1] 任雪英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研究 [J]. 学周刊 ,2024,(30):77-79.

[2] 卓育红。“互联网 +,,, 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提质增效策略分析 [J]. 校园英语 ,2024,(47):187-189.

[3] 韦荣晓 . 数字化教学:“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提质增效的路径探索 [J]. 校园英语 ,2024,(06):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