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改路径探讨

作者

陈金盛

信宜市笫三中学 525300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时代。2017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首次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标志着课程目标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深刻转型。然而,在实践层面,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仍面临诸多挑战:部分课堂未能彻底摆脱知识灌输的问题,素养目标与教学内容、评价方式脱节;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价值引领与能力培养结合不紧;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和多元思潮冲击,传统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深度思考、价值判断和实践参与能力上存在局限[1]。新高考综合改革、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等外部环境变化,也对教学理念与方法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课改路径,破解转化难题,具有强烈的现实紧迫性和理论必要性。

一、当前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陈旧和内容脱节

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陈旧和内容脱节的问题日益凸显。传统教学模式往往过度依赖单向的知识灌输,教师主导课堂,将教材内容机械地传递给学生,忽视了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这种教学方式导致课堂缺乏互动性和探究性,学生被动接受信息,难以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等素养目标内化为自身能力 [2]。同时,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脱节严重,教师未能有效整合时事热点和社会现象,使得抽象的理论概念无法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认知工具。

(二)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和素养培养的片面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缺乏主动参与和深度思考的机会。教师主导的讲授模式限制了学生的表达和探究空间,价值引领过程过于生硬,未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需求紧密结合。这导致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等素养的培养流于口号化,学生无法在真实情境中锻炼决策能力和协作精神。例如,在讨论社会议题时,课堂互动多停留在浅层问答,而非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分析和价值权衡 [3]。长此以往,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发展受限。素养培育的片面性还体现在过度强调知识记忆而忽视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得政治认同等核心素养难以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格,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4]。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改路径

(一)以议题式教学重构课堂,强化政治认同与公共参与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思想政治课需突破传统知识传授模式,通过创设真实情境的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例如,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中,可设计“从华为看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协同发展”议题,组织学生分组调研华为股权结构、创新机制与国家政策支持的关系。通过分析华为作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成功案例,学生能直观感受“两个毫不动摇”的实践价值,从而增强对基本经济制度的政治认同。课堂可延伸至模拟“企业家座谈会”,让学生角色扮演不同所有制企业负责人,辩论政策需求,培养公共参与能力。

(二)依托问题链驱动思维,培育科学精神与法治意识

新课改要求将经济现象转化为可探究的问题链,通过逻辑递进的设问引导学生辩证分析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例,可围绕“口罩价格波动”设计问题链:1. 疫情期间口罩涨价是否合理? 2. 单纯依靠市场调节会引发哪些问题? 3. 政府限价与鼓励生产政策如何体现“有效市场 + 有为政府”?通过剖析真实事件中的价格机制、供需矛盾与宏观调控,学生能理解市场决定性作用与政府治理的边界,养成基于证据的理性思维。还可引入反垄断案例(如平台经济监管),讨论法治对市场秩序的保障作用,渗透法治意识培养。

(三)聚焦社会实践与项目学习,促进素养融合与价值内化

核心素养的落地需要打破课堂围墙,通过项目式学习将理论转化为行动。在《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教学中,可开展“社区收入差距调研与政策建议”项目。学生分组访谈不同职业居民(如外卖员、教师、创业者),收集收入数据与福利诉求,进而分析三次分配制度在实际中的落实情况。最终形成《优化社区互助基金的提案》,在模拟政协活动中展示。这一过程既深化了对“共同富裕”理论的理解,又锻炼了数据整理、合作沟通等能力,使社会保障知识从“概念”升华为“社会责任”。

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改,不仅是教学方法的革新,更是育人理念的转型。通过议题式教学、问题链探究和社会实践等路径,思想政治课从传统的理论灌输转向素养培育,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课改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走向“主动建构认知”,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等素养内化为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例如,通过分析华为的发展历程探究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学生不仅能掌握学科知识,更能形成观察社会、参与公共事务的思维方式。今后思想政治课改仍需进一步强化跨学科整合,丰富社会实践载体,推动评价方式多元化,最终实现“知行合一”的育人目标,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运杰 . 浅谈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策略 [J]. 成才 ,2024,(23):85-86.

[2] 李露 .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 [J]. 教育 ,2024,(33):117-119.

[3] 钟荔萍. 浅论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 [J].名师在线 ,2024,(30):25-27.

[4] 雷蕾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J]. 源流 ,2024,(20):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