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与创新实践
李雪华
梁山县第十一实验小学
引言
“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全面发展和教育公平。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作业设计对学生学习成效和综合素质提升至关重要。然而,传统语文作业存在题量大、重复性强等问题,难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如何优化和创新语文作业设计,减轻负担、提高质量,成为重要课题。本文分析当前作业现状,提出优化策略,并结合实践案例,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创新作业设计思路。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作业量过大,尤其是课外作业的负担过重,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往往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兴趣培养或休息,导致课外负担加重,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其次,传统语文作业的设计常常偏重知识的重复性训练,例如机械性的字词记忆、写作练习等,缺乏思维性和创意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减退,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此外,语文作业过度强调考试性和应试性,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更多地是在应付作业而非主动思考和探索。再者,现有的作业设计多以个体作业为主,忽视了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互动,缺乏群体协作和交流机会,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未能得到有效锻炼。因此,如何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通过优化作业设计来减少学生负担,提升其综合能力,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优化与创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与创新必须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作业质量、激发学生兴趣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改进。首先,作业量的减少是优化作业设计的首要任务。通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练习和填鸭式作业,可以将学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对于语文作业的内容,教师应关注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和创造性,设计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任务,比如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一日生活、阅读与讨论有趣的故事等,增强作业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其次,作业设计应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注重因材施教。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能力水平,设计具有差异化的作业,既能挑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满足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此外,作业的形式应更为多样化和灵活。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利用信息化平台设计线上作业、互动式作业等,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再者,作业应鼓励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设计一些引导性问题或自我评价内容,帮助学生从作业中获得更多的思考和提升,而不仅仅是完成任务。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使作业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工具,而不是负担。通过减少重复性作业、提高学习互动性、注重个性化和实践性,作业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而实现全面素质的提升。
三、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与创新的实践案例分析
在具体的实践中,优化与创新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以某地区小学为例,学校在“双减”政策实施后,进行了一系列的作业改革。首先,减少了传统的字词记忆和应试性练习,转而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和阅读理解的实际操作。例如,学生在学习完一篇课文后,可以选择性地完成相关的阅读讨论,围绕课文的主题或人物进行讨论,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形式不仅减少了作业量,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度理解和思考。其次,学校通过建立班级读书俱乐部,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并将阅读成果通过小组讨论和口头报告的方式进行展示。通过这一方式,学生的阅读量大幅增加,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帮助学生在分享和讨论中加深对课外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了语文在线互动平台,学生通过平台参与线上答疑、讨论和作业反馈,不仅提高了作业完成的效率,还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感。通过这些创新性的作业设计,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整体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改善。老师在设计作业时,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合理分配作业量,使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不感到过度的压力,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四、面临的挑战与改进方向
尽管小学生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与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践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作业设计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作业的个性化设计和差异化教学方面,部分教师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这方面,需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双减”政策和创新作业的设计思路,从而提升他们的作业设计水平。其次,学校资源的不足也是影响作业改革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设施和教学平台的建设方面,部分学校的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影响了创新作业形式的实施。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较为滞后,这可能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制约了作业改革的全面实施。再者,学生和家长对于作业改革的适应期较长,部分家长仍然习惯于传统的作业模式,难以接受新的作业形式,导致作业改革的实施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期望值往往影响学生对新型作业形式的接受度,因此,未来应通过加强家校合作,帮助家长了解“双减”政策的意义和创新作业的价值,逐步调整家长的认知,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通过加强家校沟通和合作,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型的作业模式,同时为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支持。
五、结论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与创新不仅是减轻学生负担的需要,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减少作业量、提升作业内容的趣味性和创造性、采用个性化的作业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其综合能力。然而,作业设计的优化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教师、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进一步推动作业改革的深入实施。未来,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资源的不断完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教育的质量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杨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2024 数字化教育教学交流会论文集(下). 山东济宁邹城市千泉小学 ;,2024:17-18.DOI:10.26914/c.cnkihy.2024.074385.
[2] 李继林 . 基于教学评一体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 [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5,45(01):58-62.
[3] 吕巧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J]. 中华活页文选( 教师版 ),2024,(24):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