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职教高考会计技能课程教学评价研究
黄翠云
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南京 210000
引言:职教高考改革连续推进,会计技能课程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教学评价要把重点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导向。文章结合职教高考的实际情况,关注会计技能课程,研究如何建立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教学评价体系,目的是解决评价以及素养培养之间不一致的问题,为培养高水平的会计技能人才提供借鉴。
一、职教高考中会计技能课程教学评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目标与核心素养脱节
现在职教高考中的会计技能教学评价,主要关注知识点的记忆以及操作流程机械测试,没有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结合起来。评价内容按照考试大纲的知识点、技能点来安排,忽略职业判断、风险意识等更深层次的能力,结果是学生虽然能通过考试,但在实际工作中缺少分析问题能力。
(二)评价内容与方法单一固化
评价内容主要集中在会计核算、软件操作等明显技能上,对职业道德、合作能力等隐藏素养关注不够。方法上依靠期末一次考试来打分决定好坏,缺少对学习过程的持续观察,老师掌控整个评价过程,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结果,行业以及企业参与很少,造成评价结果不全面,无法真实体现学生职业能力同时也难以推动学生主动提高综合素养。
(三)评价标准与实践需求脱节
现有的评价标准直接照搬教材以及考试要求,没有充分结合岗位实际需要。这种脱离实际的标准,使学生学到的技能跟企业工作的真实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影响他们适应工作能力同时也降低教学评价在培养人才方面作用。
二、构建基于核心素养职教高考会计技能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一)评价目标与维度:锚定核心素养培育方向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职教高考会计技能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要把培养核心素养作为根本目标同时建立多个方面评价框架,实现与职教高考选拔人才要求的准确对接。评价目标要把传统应试导向转变为素养导向,既要看学生是否掌握会计技能知识以及操作能力,更要关注职业判断、职业道德、协作能力等核心素养培养。第一是专业技能方面,这是会计课程基础,涵盖会计核算流程是否规范、财务软件使用是否熟练、数据处理是否准确等。评价要看学生是否能按照会计准则以及操作要求完成从审核原始凭证到编制报表的全过程,这也是职教高考实操考试重要部分;第二是职业思维方面,体现会计人员关键能力,涵盖分析经济业务能力、识别、规避风险能力、提出简单决策建议能力等。在面对复杂经济业务时,能否判断会计科目使用是否合理,能否发现潜在财务风险并给出初步应对方法,这方面的评价能体现学生是否具备超越机械操作的深层能力;第三是职业伦理方面同时是会计工作基本要求,涵盖诚信意识、保密意识、遵守法规意识等,评价要看学生在模拟操作中是否如实记录经济业务、是否妥善保存财务信息、是否遵守财经法规等,明确这三个方面后,评价体系可以全面覆盖核心素养内容,引导教学从‘教技能’转向‘育素养’,确保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实现知识、技能以及素养的共同发展。
(二)评价内容与标准:细化核心素养评价指标
设计科学评价内容、标准,是让基于核心素养职教高考会计技能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实施的关键。要把会计岗位实际需求、职教高考的考核重点结合起来,制定出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指标,在评价内容方面,要突破传统单一的技能考核范围,把“显性技能”以及“隐性素养”都涵盖进去,专业技能方面同时不仅仅要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会计分录编制、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等基础技能,还要看他们在复杂业务场景中是否能正确应用,职业伦理方面,可以通过模拟实操中的细节来评估,在操作过程中设置“虚开发票”“隐瞒收入”等诱惑情境同时观察学生是否坚持职业操守;在团队合作完成项目时,要看学生是否如实体现队友贡献,是否保守团队共同处理的财务信息等,评价标准要明确具体,无法含糊不清,同时,评价标准要与职教高考的评分标准对接,参考历年职教高考试题的评分细则,合理调整各项内容比重,如果职教高考中实操技能占比较大,就可以适当提高专业技能方面权重,但也无法忽略对职业思维以及职业伦理的评价,确保评价内容既能帮助备考同时又能达到比考试更高的要求。
(三)评价方法与主体:构建多元化评价格局
多种评价方式、多个评价人员,能把基于核心素养职教高考会计技能课程教学评价做得更全面、更公正,让评价能起到检查问题、提供反馈以及引导方向作用。在评价方法方面同时应该改变过去那种‘一次考试决定好坏’的方式,建立一种把‘过程性评价’以及‘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的多种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要覆盖整个教学过程,可以用课堂观察、小组任务考核、阶段性实操测试等办法来实施,课堂观察主要是看学生在平时操作练习中的表现,是否积极参加讨论,能不能主动发现问题并改正错误以及、同学合作时的交流能力等;小组任务考核可以安排一个模拟企业财务处理的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从建账到报表分析的工作,重点看小组整体配合的效果、每个人在团队里的作用;阶段性实操测试可以在每个单元结束时进行,主要检查学生对本单元关键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职业思维应用水平,通过过程性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素质问题,方便老师调整教学方法。
结束语:
围绕核心素养职教高考会计技能教学评价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彼此配合,既符合职教高考选拔标准同时也满足行业对会计人才基本要求。在实际操作中要把评价指标以及方法持续改进,推动多个方面共同参与合作,只有坚持以素养为中心,本事让会计技能教学从‘应付考试’变成‘提升能力’,为职教学生职业成长打下牢固基础同时也为职教高考评价改革提供实际参考模式。
参考文献:
[1] 夏英 . 职教高考文化素质评价发展脉络与改革路径——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31:73-78,
[2] 国燕萍 . 高职会计专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J].《科教文汇》2023,4: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