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中学美育与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在地化实践
赖玉玲
广东省阳春市双滘中学 广东省阳春市 529600
素质教育在中学教育阶段的实施,明确指出美术教学可促进美育教育落地,并强调美术教学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1]。然而,当前中学美术教学中存在教学手段落后的问题,导致最终教学效果不理想,难以发挥美术教育蕴含的育人价值。而跨学科教学法可为解决初中美术教学问题提供有效助力,还需要教师从跨学科融合角度出发,依据美术与语文在学科本质、教育目标方面分别体现出的相通性、一致性,开展初中美术与语文跨学科教学,进而提升中学美术教学水平,保障教学育人效果。
一、乡镇中学美育与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在地化实践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跨学科教学已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乡镇中学美术与语文学科各自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独特的育人价值,采取跨学科模式开展中学美术教学与中学语文跨学科,能够打破学科之间存在的界限,搭建起艺术与文化之间的桥梁,使得学生在跨学科课堂中,体会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与交融,推动学生依据语文深入理解抽象艺术,借鉴语文深入赏析艺术。这种融合不仅能够为乡镇中学美育教学注入新活力,还能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文学素养与综合创新思维的提升。
二、乡镇中学美育与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在地化实践策略
(一)借助语文创设情境,引出美育教学主题
传统中学美术教学中,存在教师直接向学生讲授美术的知识的问题,不注重教学主题的导入和教学氛围的营造,导致学生无法对参与美术学习提起兴趣[2]。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借助语文内容创设艺术情境,引出美术教学主题,营造活跃生动的教学氛围,从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授《瑰丽深沉的汉唐雕塑》一课时,教师首先在本次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呈现学生在此阶段已学习的《唐诗五首》内容,随机抽取学生让其背诵唐诗,借此互动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并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唐朝除了诗词出名外,还有什么非常出名呢?”引导学生大胆思考踊跃回答,借此引出本次中学美术教学主题,促使每个学生对在本次课堂中进一步学习汉唐著名的雕塑充满期待,实现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每个学生都做到主动参与到接下来的授课环节中,保障每次教学按计划顺利进行。随后,教师借助白板向学生全方位展示三彩乘驼乐人俑、天鹿等代表性雕塑作品,并具体介绍雕塑的表现形式、材料、特点等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从雕塑方面学习汉唐文化。
(二)依据语文教材内容,解释美育抽象知识
对于学生来说,中学阶段需要学习的部分美术知识具有抽象性特点,单靠在课堂中依赖教师灌输讲解,难以保障学生对中学美术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可以抓住美术与语文在艺术表现方面存在的互通之处,借助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点,解释需要学生掌握的抽象美术知识,从而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例如,在讲授《传神写照的人物画》一课时,教师围绕学生在本次课堂学习中需要掌握的美术知识“人物画的借本概念和技法”,并考虑到在绘制人物画时,需要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保障人物画的传神,但学生难以理解理论形式的语文内容。为保障学生在课堂学习正确掌握美术知识点,教师选择借助与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习过的课文内容《智取生辰纲》所属书籍《水浒传》中涉及与人物“林冲”相关的故事,借助其中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引导学生共同分析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结合教材中所给的《水浒人物》画像,带领学生直观学习依据人物性格刻画人物画的特点,以此使得抽象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完成的绘画内容体现出人物的特点,提高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质量。
(三)采取语文分析思维,鉴赏美育教材作品
美术通过借助线条、色彩、形状等视觉元素来表达情感与思想,语文则借助文字符号,通过描述表达情感、传递意境。二者相同之处为都通过特定的媒介表达情感,追求对美的呈现和传承。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鉴赏美术作品时,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语文分析思维,借助文字语言传递美术作品想要表达的意境和性感,以此实现美术与语文跨学科融合,为学生带来全新的鉴赏体验。例如,在讲授《情景交融的山水画》一课时,教师改变只在课堂中向学生灌输美术知识的机械化形式,在本次课堂教学中增加美术作品鉴赏环节。首先,教师向学生提出问,如在鉴赏与山水风景相关的古诗《次北固山下》时,应从哪个几个方面进行鉴赏?推动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回顾诗词鉴赏方式,由此引出美术作品的鉴赏,向学生传授鉴赏方法。随后,教师为学生提供鉴赏时间,鼓励学生从教材中给出的《风雨行舟图页》、《溪山行旅图》等山水画作品中自由选择,借助语文分析思维,分析山水画的特点、作者情感等,并组织语言进行鉴赏表达,通过鉴赏过程实现跨学科体验。同时,教师围绕学生在鉴赏过程中出现的思考问题、表达问题等,向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效掌握鉴赏技巧,并借助鉴赏过程促使学生深刻感受艺术的魅力,体会鉴赏文字的魅力,并推动学生获得鉴赏能力提升。
综上所述,跨学科模式在中学美育教育中的渗透,为美育教育改革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指明了美育教育创新方向,并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法。对此,教师在开展中学美育教育时,应不断探索美育与语文跨学科教学策略,充分发挥美育与语文各自的学科优势,抓住二者之间存在的关联点,让学生在跨学科课堂学习中,感受艺术与文字的魅力,为学生带来全新的课堂学习体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倪洁. 文画交融:初中美术与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J]. 中学教学参考 .2025,(12):36-39.
[2] 谭玉婷 . 跨学科语境下美术与语文融合实践路径研究 [D]. 西南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