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质量控制体系构建与全过程质量监管研究
王永芳
410621199205180546
引言
测绘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无论是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还是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等领域,都离不开高精度、高质量的测绘数据。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的飞速发展,测绘工程的技术手段和作业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与此测绘工程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给工程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影响测绘工程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员方面,测绘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可能导致数据采集不准确、处理不规范等问题。设备方面,测绘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测绘成果的质量,若设备老化、校准不及时,会使测量误差增大。技术方法方面,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若不能及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也会影响测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外部环境因素如天气条件、地形地貌等也会对测绘工作产生一定的干扰。因此,构建完善的测绘工程质量控制体系,实施全过程质量监管,对于提高测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测绘工程质量控制体系构建
1. 质量控制体系的要素分析
测绘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需要综合考虑多个要素。首先是人员要素,测绘人员是测绘工程的实施主体,其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测绘质量。测绘单位应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测绘人员的综合素质。例如,要求测绘人员熟悉各种测绘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测量规范,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术。
其次是设备要素,先进、高精度的测绘设备是保证测绘质量的基础。测绘单位应根据项目需求,配备合适的测绘仪器,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校准和更新。例如,对于全站仪、GPS 接收机等常用设备,要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确保其测量精度。要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信息,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问题。
技术方法要素也至关重要。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测绘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测绘单位应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如无人机测绘、三维激光扫描等,提高测绘工作的效率和精度。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和作业方法,制定详细的技术方案和操作规程。
2. 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方法
构建测绘工程质量控制体系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质量控制体系应涵盖测绘工程的各个环节和方面,从项目策划到成果交付,实现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二是系统性原则,要将质量控制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三是可操作性原则,质量控制体系应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各项质量控制措施应明确、具体,便于实施和检查。
在构建方法上,可以采用 PDCA 循环法。PDCA 循环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四个阶段。在计划阶段,制定测绘工程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重点和措施。在执行阶段,按照质量计划和操作规程进行测绘作业,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检查阶段,对测绘成果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在处理阶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整改,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二、测绘工程全过程质量监管
1. 全过程质量监管的重要性和意义
全过程质量监管是保障测绘工程质量的关键措施。通过对测绘工程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管,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在项目规划阶段,质量监管可以确保项目目标明确、技术路线合理,为后续的测绘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数据采集阶段,监管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造假和错误采集。在数据处理和分析阶段,监管可以确保数据处理方法正确、分析结果可靠。在成果交付阶段,监管可以保证测绘成果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满足用户的需求。
全过程质量监管还可以提高测绘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建立健全质量监管机制,测绘单位可以规范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市场份额。
2. 全过程质量监管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步骤
在项目规划阶段,监管部门应深度参与可行性研究、技术设计书评审及风险评估,重点审查技术路线的科学性、精度指标的合理性及资源配置的充分性,同时严格核查测绘单位的资质等级、项目负责人执业资格及技术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确保其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满足项目要求。在数据采集阶段,实施“旁站式”与“巡查式”监管相结合,通过现场抽查原始观测记录、校验仪器检定证书及作业流程合规性,强化过程控制;对 GNSS、全站仪等关键测量数据实行实时数据回传与第三方抽样复核机制,重点监控采样密度、控制点布设及多源数据一致性,杜绝人为干预与数据失真。在数据处理与分析阶段,监管部门需审查数据处理算法的适用性、坐标系统转换的规范性及误差配赋的合理性,利用高精度检核点对数字高程模型、正射影像及矢量数据进行精度验证,采用交叉验证、逻辑一致性分析等手段确保成果可靠性;对自动化处理流程应进行代码审计与结果可追溯性检查。在成果交付阶段,组织多领域专家开展成果验收,依据《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等国家标准,全面审查成果的数学精度、地理精度、属性精度及整饰规范性,重点核验元数据完整性、质量检验报告真实性及档案资料齐备性。对存在缺陷的成果实行闭环管理,明确整改时限与复验程序,确保最终交付成果满足项目合同、技术设计书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测绘工程质量控制体系构建与全过程质量监管的深入探讨,得出以下结论:构建完善的测绘工程质量控制体系是提高测绘工程质量的基础。通过综合考虑人员、设备、技术方法等要素,遵循全面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采用 PDCA 循环法等方法,可以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实施全过程质量监管是保障测绘工程质量的关键。从项目规划到成果交付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测绘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未来,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工程需求的不断提高,测绘工程质量控制体系和全过程质量监管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例如,要进一步加强对新技术、新方法的质量控制研究,提高质量监管的信息化水平,实现质量监管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要加强测绘行业的自律和监管力度,规范测绘市场秩序,促进测绘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海 .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分析 [J]. 工程技术研究 ,2020,5(12):187-188.
[2] 王泽文 . 测绘工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J/OL].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 A,2024(7)[2024-07-01].
[3] 杜涛 . 浅谈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测绘质量 [J/OL].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10)[202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