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电气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吕正军
武汉中电鑫源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30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持续增长,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电气设备的数量和种类也日益增多。电气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受环境、负荷、老化等因素影响,容易出现故障,不仅会导致电力供应中断,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电气设备进行有效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至关重要。
在线监测技术能够实时采集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及时发现设备潜在的故障隐患,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气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电气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2.1 起步阶段(20 世纪 70-80 年代)
这一阶段,在线监测技术处于探索阶段,主要采用简单的传感器和监测装置,对电气设备的少数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如变压器的油温、绕组温度等。监测数据的传输主要依靠有线方式,数据处理以人工分析为主,监测精度和效率较低,应用范围有限。
2.2 发展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 - 21 世纪初)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线监测技术逐渐成熟。传感器的种类增多,能够监测的参数更加丰富,如设备的局部放电、绝缘电阻、介损等。数据传输开始采用无线通信技术,提高了监测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同时,数据处理软件的出现使得数据的分析和诊断更加自动化,但此时的诊断算法较为简单,主要依靠经验判断。
2.3 成熟阶段(21 世纪初至今)
在这一阶段,在线监测技术进入了智能化、网络化发展的新时期。传感器技术向高精度、微型化、集成化方向发展,能够实现对设备多参数的同步监测。通信技术采用物联网、5G 等先进技术,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实时、高速传输。数据处理方面,引入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能够对海量的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实现设备故障的精准诊断和预测,大大提高了监测的智能化水平。
三、主流电气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及特点
3.1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
局部放电是电气设备绝缘老化的重要征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通过检测设备内部的局部放电信号,判断设备的绝缘状态。该技术采用超高频、超声波、特高频等传感器,能够灵敏地捕捉局部放电信号,并通过数据处理技术识别放电类型和位置。其特点是监测灵敏度高,能够在设备绝缘故障早期发现问题,但易受外界干扰,需要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
3.2 温度在线监测技术
温度是反映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重要参数,温度在线监测技术主要用于监测设备的绕组温度、油温、接点温度等。目前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电阻、光纤传感器等。其中,光纤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测量精度高、适用于恶劣环境等优点,在高压设备温度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能够实时监测设备的温度变化,及时发现过热故障,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3.3 绝缘在线监测技术
绝缘在线监测技术用于评估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主要监测参数包括绝缘电阻、介损因数、泄漏电流等。通过对这些参数的监测和分析,能够判断设备绝缘的老化程度和受潮情况。该技术采用的传感器和监测装置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设备带电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监测,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3.4 机械特性在线监测技术
机械特性在线监测技术主要用于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开关设备,监测其分合闸时间、速度、行程等机械参数。通过对这些参数的监测,能够评估开关设备的机械性能,预测设备的故障风险。该技术采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结合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实现对设备机械特性的实时监测和诊断。
四、电气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场景
4.1 变压器在线监测
变压器是输配电核心设备,其运行影响电力系统安全。采用在线监测技术实时监测油中溶解气体、局部放电等参数,可及时发现潜在故障。如监测油中溶解气体能判断内部故障,局部放电监测可发现绝缘早期缺陷。基于监测数据,工作人员可制定维护计划,避免突发故障。
4.2 断路器在线监测
断路器在电力系统起控制和保护作用,其机械特性和绝缘性能很重要。在线监测技术可监测分合闸时间等参数。当出现机械卡涩等问题,监测系统会预警,提醒检修。如监测分合闸时间和速度变化,可判断机械传动故障,及时维护确保可靠动作。
4.3 电缆在线监测
电缆是输配电重要部分,运行环境复杂,易绝缘故障。在线监测技术可监测局部放电等参数,分析参数能评估绝缘状态、预测剩余寿命。如监测到局部放电信号增强,说明绝缘可能有缺陷,需及时处理,避免击穿故障。
4.4 开关柜在线监测
开关柜是配电关键设备,内部元件多、空间小、环境差,易故障。在线监测技术可监测温度等参数。监测温度能发现接点过热,局部放电监测可发现绝缘老化损坏。监测数据传至后台,工作人员可远程实时掌握运行状态,提高维护效率。
五、电气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5.1 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监测系统将具备更强的数据分析和故障诊断能力。通过对海量监测数据的学习和训练,系统能够自动识别设备的故障模式,实现故障的精准预测和诊断,减少对人工经验的依赖。同时,智能化的监测系统还能够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风险,自动生成维护建议,提高设备的维护效率和经济性。
5.2 网络化和集成化进一步加强
未来的在线监测系统将实现更大范围的网络化连接,形成覆盖整个输配电及用电网络的监测体系。通过物联网技术,将不同设备、不同区域的监测数据进行整合和共享,实现对电力系统整体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同时,在线监测技术将与电力调度、资产管理等系统进行集成,形成一体化的管理平台,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5.3 传感器技术持续创新
传感器是在线监测技术的核心部件,未来传感器将向更高精度、更低功耗、更微型化、更集成化的方向发展。新型传感器如光纤传感器、无线传感器、智能传感器等将得到广泛应用,能够适应更复杂的运行环境,实现对更多参数的精确监测。同时,传感器的自诊断和自校准功能将不断完善,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5.4 数据安全更加重视
随着在线监测系统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发展,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未来将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加密、传输和存储安全管理,采用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攻击。同时,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监测数据的安全可靠,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六、结论
电气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目前已进入智能化、网络化的新时期。主流的在线监测技术如局部放电监测、温度监测、绝缘监测、机械特性监测等,在变压器、断路器、电缆、开关柜等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 霍磊 . 自动化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应用研究 [C]//《中国招标》期刊有限公司 . 新质生产力驱动第二产业发展与招标采购创新论坛论文集(一). 北京惠通盛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25:207-208.DOI:10.26914/c.cnkihy.2025.005368.
[2] 李伟 .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维护技术的研究 [J]. 家电维修 ,2024,(09):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