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党建引领国企政工工作的路径研究

作者

应慧静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线网调度分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 315100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国有企业身为国民经济的关键支撑,其稳健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安全以及社会稳定有着战略意义。党建工作是国企特有的政治优势及核心资源,而政工工作则是凝聚员工共识、推动企业和谐发展的关键手段,凭借党建来引领国企政工工作,是坚持党对国企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激发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

当下,部分国企政工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工作方式很难适应员工思想多元化的需要,政工与业务“两张皮”的现象制约着协同效能,队伍专业化水平不足影响工作实际效果。这些问题削弱了政工工作的影响力,也不利于国企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形成竞争优势。深入探索党建引领国企政工工作的有效路径,对于保证国企坚守正确政治方向、激活组织活力、实现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 党建引领国企政工工作的重要性

1.1 确保国企正确政治方向

国有企业作为党执政兴国的关键支撑与关键依靠力量,务必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党建对政工工作起到引领作用,可让国有企业始终维持对党忠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借助政工工作把党的理论、思想传达给每一位员工,促使国企在经济活动里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保证企业的决策与发展契合国家战略以及人民利益。比如在国家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国企凭借党建引领政工工作,引导员工领会改革的意义与必要之处,积极投身企业的转型升级,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贡献自身力量[1]。

1.2 增强国企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建工作着重突出团结协作以及无私奉献等价值观,政工工作会把这些价值观融入到员工日常工作里面,借助开展各种各样的党建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可提高员工的归属感以及认同感,让员工心思往一处汇聚、力量往一处使,当面临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险阻与挑战时,员工可齐心协力一同去克服。例如在重大项目攻关的时候,依靠党建引领政工工作,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员工积极投身工作,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提高企业的战斗力。

1.3 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

如今市场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国企的核心竞争力,不单单体现在技术与资金方面,企业文化以及员工素质同样关键,党建引领政工工作,可培育出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提升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业务能力,良好的企业文化,可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能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增添动力。比如有些国企开展党建主题活动,鼓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

2 当前国企政工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工作方式单一

部分国有企业的政工工作,目前依旧运用传统的会议以及文件传达等形式,明显欠缺创新之处,也不有足够的吸引力,这样一种单一化的工作模式,实在难以契合员工多样化的需求状况,造成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就好比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当中,仅仅是单纯地宣读文件内容,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却并未结合实际发生的案例以及员工的工作与生活情形展开深入剖析,使得员工很难切实理解并接受这些内容[2]。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国有企业并未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来开展政工工作,错失了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良好契机。

2.2 与业务融合不足

在部分国有企业当中,政工工作和业务工作呈现出“两张皮”的状况,政工工作大多时候脱离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形,难以给业务发展给予有效的支撑,比如说,在制订政工工作计划之际,并未考量企业的业务目标以及重点项目,致使政工工作无法与业务工作达成相互促进的效果,业务部门对政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觉得政工工作是虚幻的,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存在直接贡献,这同样对政工工作的开展成效产生了影响。

2.3 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国企政工队伍整体素质存在差异,部分政工人员缺少系统专业培训,对党建理论以及政工工作方法的掌握不够到位,一些政工人员年龄较大,知识结构陈旧,难以契合新时代政工工作的要求,政工工作考核机制不完善,政工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比如在一些国企里,政工人员薪酬待遇与晋升机会相对较少,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以及职业发展。

3 党建引领国企政工工作的有效路径

3.1 强化思想建设

3.1.1 加强理论学习

强化理论学习乃是党建引领国企政工工作的根基所在,借助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组织员工深入钻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创新理论,可保证企业发展一直与党的方针政策保持同步,学习形式应当灵活多样,除了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以及专题讲座之外,还可以开展理论研讨以及线上学习打卡等活动,促使员工在互动之中加深理解。定期举办理论学习培训班,邀请党校专家以及企业党建骨干前来授课,[3] 结合国企改革发展的实际状况解读理论内涵,借助企业内部宣传栏、官网专栏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学习要点、典型案例以及员工感悟,营造出“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推动理论学习转变为推动工作的思想动力。

3.1.2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依据国企实际状况以及时代发展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这是强化思想建设的关键举措,可引领员工筑牢信仰根基、补足精神养分,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结合企业发展历史、行业奋斗历程来设计活动内容,使得员工在沉浸式体验里明确责任使命。比如组织党员干部前往红色教育基地开呈现场教学活动,邀请老党员讲述企业创业的历程,举办主题演讲比赛以及文艺汇演,把革命精神与企业精神相互融合,借助这一系列活动,激发员工爱国爱企的热情,推动其将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国家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为企业攻坚克难、创新发展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3.2 创新工作机制

3.2.1 建立协同工作机制

破除部门之间的壁垒,搭建党建部门、政工部门以及业务部门深度融合的协同工作机制,这是提高国企政工工作效能的关键所在,要明确三方于政工工作里的职责边界以及协作节点,党建部门带头制定整体工作方向,政工部门负责具体方案的落地实施,业务部门承担实践转化的责任,比如在企业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三方共同组建专项工作组,党建部门把控政治方向,政工部门开展思想动员以及团队凝聚工作,业务部门同步落实生产任务,形成“党建引领、政工保障、业务攻坚”的闭环 [4]。建立月度联席会、季度通报会等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协作过程中的问题,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保持同频共振,使党建政工优势转化为

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3.2.2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构建一套科学且完备的政工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把党建引领政工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纳入企业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当中,可给工作的开展提供刚性的约束以及动力,考核的内容需要兼顾“量”和“质”这两个方面:包括理论学习的覆盖率、活动开展的频次等基础指标,还囊括员工思想动态的改善情况、团队协作效率的提升状况、生产经营指标的优化情形等实效指标。举例来说,可以借助匿名问卷的方式监测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借助生产数据的比对来评估思想政治工作对产能的促进作用,要建立起“考核 - 反馈 - 改进”这样的动态机制,将考核结果和政工人员的薪酬等级、晋升通道、评优资格直接关联起来,对于表现优异的团队给予专项奖励,充分激发政工队伍的工作热情,促使考核从“软指标”转变为“硬约束”。

3.3 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3.3.1 围绕业务开展党建活动

把党建活动深入融合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当中,依据业务目标来设计党建载体,达成党建和业务一同部署、一同推进的目标,在重大项目建设期间,组建起由党员骨干引领的“党员突击队”,针对项目里的技术瓶颈以及工期难点等设立攻坚小组,借助设立“党员技术攻关岗”,引导党员带头钻研解决办法,就像某装备制造国企在新产品研发项目里,党员团队接连攻克了 3 项核心技术,促使项目提前 2 个月得以落地。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岗”以及“党员责任区”的创建工作,明确党员在安全生产、质量管控等业务方面的责任清单,借助党员亮出身份、亮出承诺,带动全体人员提升业务执行力,使党建成为业务攻坚的“红色引擎”。

3.3.2 以党建促进业务创新

凭借党建引领来凝聚创新合力,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变为企业创新的动力,构建“党建 + 创新”平台,运用党支部专题研讨会以及跨部门党员创新沙龙等方式,激励员工围绕技术升级、管理优化、服务提质等方面提出创新提案,设立“党员创新积分制”,把创新成果和党员评议、评优评先相联系,对获得“创新先锋党员”称号的员工给予物资与精神两方面的奖励,像某能源国企借助该机制,在一年内收集到节能降耗、流程优化等创新方案 46 项,创造了超过千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5]。依托党建联建资源,组织党员与行业先进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借鉴外部经验来解决自身业务痛点,促使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3.4 加强队伍建设

3.4.1 选拔培养优秀政工人才

拓宽政工人才选拔途径,摒弃单一晋升路线,借助内部选拔、外部引入以及跨部门轮岗等多种方式,挑选出政治立场稳固、熟悉业务流程且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来充实政工队伍,构建分层分类培养体系,针对新人开展党建基础理论以及政工实务操作等岗前培训,为骨干人员组织前往红色教育基地、先进国企进行考察学习,每年选派骨干到高校党建专业进修,系统学习新时代党建理论与政工创新方法。定期举办技能比武、案例分享会,借助实践促进学习来提升政工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打造专业化、年轻化的政工团队。

3.4.2 关心政工人员成长

企业应当构建政工人员成长保障体系,营造出重视政工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和业务岗位相同的晋升通道,在职务晋升以及职称评审过程中,明确政工岗位的考核标准与晋升比例,以此保证政工人员可拥有公平的发展机会,还要完善薪酬激励机制,依据岗位难度和工作成效来制定差异化薪酬方案,对于优秀政工人员给予专项奖励。并且关注政工人员的职业发展需求,借助导师带徒、岗位历练等方式帮助其成长,提高政工人员的职业认同感与工作热情,稳定政工人才队伍[6]。

4 结论与展望

4.1结论

党建引领乃是国企政工工作实现质量提升与效率提高的根本保障,对于凝聚企业内部的共识以及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当下国企政工工作存在着方式陈旧、与业务融合不够充分、队伍建设较为滞后等诸多问题,可借助强化思想建设来筑牢根基、创新工作机制以提升效能、推动党建与业务进行深度融合、加强队伍建设锻造骨干等路径得以有效解决。实践说明,构建协同机制、完善考核体系、开展业务导向型党建活动等一系列举措,可提高政工工作的针对性以及实效性,未来国企需要持续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不断去探索新的方法与新的路径,使政工工作始终与企业发展保持同频共振,为国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以及组织支撑。

4.2 展望

未来随着时代持续发展以及国企改革逐步推进,党建引领国企政工工作会遭遇新的挑战与机遇,国企需要不断探寻创新党建引领政工工作的方式手段,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政工工作的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程度,并且要强化党建与业务的融合,让政工工作能服务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战略。相信在党建的有力引领之下,国企政工工作会收获更为突出的成效,为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给予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钊林 . 加强党建引领 谱写国企政工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J]. 四川劳动保障 ,2025,(12):79-80.

[2]李艳. 新时期下党建引领国企政工工作新路径[J].交通企业管理,2024,39(04):47-49.

[3] 孙 婵 . 新 时 期 下 党 建引 领 国 企 政 工 工 作 的 新 路 径 思 考 [J]. 办 公 室 业务 ,2023,(24):56-58.

[4] 王 晶 , 罗 燕 . 党 建 引领 下 国 企 政 工 工 作 开 展 的 研 究 [J]. 现 代 企 业 文化 ,2023,(34):85-88.

[5] 潘丽娜 . 党建引领下国企政工工作创新分析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3,(05):61-63.

[6]孙鹏. 新形势下国企政工工作路径及优化措施探讨[J].经营管理者,2022,(05):82-83.

出生年月 :1990 年 5 月 23 日 性别 : 女 民族 : 汉 籍贯 : 浙江宁波 学历 : 本科 职称 :助理政工师 研究方向: 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