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智能建造研发应用一体化的创新机制新实践
张悦文 高言波 闵祥瑞 张生 邓志鹏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1 智能建造研发应用一体化的特点
1.1 高度集成性
智能建造研发应用一体化将研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设计、施工技术研究、材料开发等,与实际应用紧密集成在一起。这意味着从项目的最初构思阶段开始,研发团队就会充分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避免研发与应用的脱节。例如,在建筑设计阶段,就会结合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智能设备的应用,使设计方案不仅具有美观性和功能性,还能在实际建造过程中高效实施。这种高度集成性使得整个建造过程更加流畅,减少了因环节衔接不畅而导致的时间和成本浪费。
1.2 数据驱动性
在智能建造研发应用一体化中,数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发过程中会收集大量与建筑相关的数据,包括建筑材料性能数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环境数据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为研发提供有力的支持,优化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在应用阶段,数据也能实时反馈建造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帮助施工人员及时调整施工策略。比如,利用传感器收集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数据,结合建筑材料的特性,调整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和养护方式,以确保建筑质量。
1.3 协同创新性
智能建造研发应用一体化强调不同领域和专业之间的协同创新。研发团队通常由建筑设计师、工程师、软件开发者、材料科学家等多领域专业人员组成。他们在项目中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共同攻克智能建造中的难题。例如,软件开发者与建筑工程师合作,开发适用于建筑施工的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对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的实时监控和管理。这种协同创新打破了传统建造行业各专业之间的壁垒,促进了技术的融合和创新,推动了智能建造技术的快速发展。
1.4 持续优化性
智能建造研发应用一体化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在研发和应用过程中,会不断收集反馈信息,对研发成果和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智能建造系统也会不断更新和升级。例如,根据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智能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优化;根据用户的反馈,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调整。通过持续优化,不断提高智能建造的效率和质量,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2 面向智能建造研发应用一体化的创新机制新实践要点
2.1 搭建多元融合的协同创新平台
在推进智能建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坚持研发与应用协同推进的战略方针,着力构建多元主体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要重点打造一个集高校、科研院所、建筑企业、科技公司等各方力量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要充分发挥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的主力军作用,持续输出创新性理论成果和技术支撑;建筑企业要立足工程建设主战场,深入挖掘实践需求,精准把握行业痛点;科技公司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专长,积极推动先进技术与智能建造的深度融合。通过这个协同创新平台,各方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例如,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与建筑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将理论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应用;科技公司可以与建筑企业共同研发适合工程场景的智能建造系统。同时,平台还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各方在合作过程中能够顺畅交流,合理分配创新成果带来的利益,从而激发各方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
2.2 构建动态的技术研发与应用反馈体系
智能建造技术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研发与应用需要紧密结合并不断迭代。构建一个动态的技术研发与应用反馈体系至关重要。在研发阶段,应充分考虑实际应用的场景和需求,避免研发出的技术与实际工程脱节。可以通过与建筑企业合作开展试点项目,在实际工程中对研发的技术进行测试和验证。在应用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建筑企业和一线施工人员对技术应用的反馈信息。这些反馈信息包括技术的实用性、可靠性、易用性等方面。研发团队根据反馈信息对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形成一个研发 - 应用 - 反馈 - 优化的闭环。例如,如果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某种智能监测技术的精度不够,研发团队可以根据反馈对监测算法进行优化,提高技术的性能。
2.3 培养复合型的智能建造人才
智能建造研发应用一体化发展亟需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此类人才既要精通建筑工程领域专业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知识技能。因此,着力培养复合型智能建造人才队伍是推进创新机制建设实践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任务。各高等院校要切实优化调整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科学增设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课程内容,系统提升学生跨学科知识储备和综合实践能力。与此同时,高等院校应当积极与行业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通过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等有效途径,为学生创造参与智能建造项目实践的机会,切实提升其专业实践能力。各相关企业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系统性地组织开展内部培训、技术研讨等专项活动,着力提升员工队伍的智能建造技术水平。此外,要充分发挥各类智能建造竞赛、学术交流活动的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吸引优秀人才关注并投身智能建造事业,为推进智能建造技术研发与应用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2.4 完善政策支持与标准规范
政府的政策引导与标准规范体系对智能建造研发应用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引领和制度保障作用。各级政府部门应当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制定专项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和激励企业加大在智能建造领域的研发投入与应用推广力度。具体而言,可考虑通过设立专项研发补贴、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等多元化政策支持措施,切实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有效规避创新风险,为智能建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与此同时,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快推动智能建造领域标准规范体系的建立健全工作。所制定的标准规范必须全面覆盖智能建造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及验收评估等关键环节,切实保障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的质量安全与可靠稳定。具体而言,要重点围绕智能机器人在建筑施工作业中的操作规程、智能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规范等核心领域,科学制定具有指导性和约束力的技术标准。通过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标准体系,为智能建造技术研发与应用一体化发展提供统一遵循和制度保障,从而有力促进行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3 结语
面向智能建造研发应用一体化的创新机制新实践,是技术发展必然趋势和建筑行业转型升级重要路径。智能建造凭借高度集成性、数据驱动性、协同创新性和持续优化性,可实现技术研发到实际应用无缝衔接,提升工程效率与质量。实践中,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反馈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及完善政策标准,是推动目标实现的核心支柱。未来,随技术进步和行业需求增长,智能建造将在更广泛领域展现价值,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参考文献:
[1] 马明磊 . 面向智能建造研发应用一体化的创新机制新实践 [J]. 施工企业管理,2025,(07):39-41.
[2] 苗苗,徐文龙,谭园,廖鸿,周国静,艾豪,李高钦,唐兆为,熊玲芝,李佳恒 .BIM 技术与智能建造设计施工一体化应用实践 [A]2024 第十三届“龙图杯”全国 BIM 大赛获奖工程应用文集 [C]. 中国图学学会,《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编辑部, 20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