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绿色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作者

郑琦

身份证号码:210504198911271310

1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占有的优势

1.1 预制构件具有标准化,生产精度高

预制构件的标准化生产是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核心优势之一。通过工厂化生产,预制构件可以在受控的环境中进行精确制造,确保每个构件的尺寸、形状和质量都符合设计要求。这种标准化生产不仅提高了构件的精度,还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中的误差和返工率。此外,工厂化生产还能够实现构件的批量生产,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预制构件的标准化生产还带来了施工质量的显著提升。由于构件在工厂内进行生产,可以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配比、浇筑和养护过程,确保构件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工厂化生产还能够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对构件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确保每个构件都达到设计标准。这种高质量的生产方式不仅提高了建筑的整体质量,还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

1.2 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首先,工厂化生产能够减少现场施工中的材料浪费和能源消耗。在传统施工方式中,大量的建筑材料需要在现场进行切割、加工和组装,这不仅增加了材料的浪费,还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而装配式建筑通过工厂化生产,可以将材料的浪费降到最低,同时减少能源的消耗。其次,装配式建筑还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传统施工方式中,大量的机械设备需要在现场进行作业,这不仅增加了碳排放,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而装配式建筑通过工厂化生产和现场组装,可以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从而降低碳排放。此外,装配式建筑还能够采用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进一步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1.3 减少施工成本的投入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减少施工成本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首先,工厂化生产能够降低材料成本。通过批量生产,预制构件的生产成本可以大大降低,从而减少整个项目的材料成本。此外,工厂化生产还能够减少材料的浪费,进一步降低材料成本。其次,装配式建筑能够缩短施工周期,从而减少人工成本和设备租赁成本。在传统施工方式中,施工周期较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设备。而装配式建筑通过工厂化生产和现场组装,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从而减少人工成本和设备租赁成本。此外,装配式建筑还能够减少现场施工中的返工率,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2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 预制墙板的安装施工要点

2.1.1 吊点设置

吊点设置是预制墙板安装的关键环节,合理的吊点布置能确保墙板在起吊和安装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首先,要依据预制墙板的形状、尺寸和重量分布来精确确定吊点位置。一般而言,对于规则形状的墙板,可采用对称分布的吊点方式,以保证起吊时墙板受力均匀。例如,矩形墙板通常在板顶的两端对称设置吊点,吊点间距应根据墙板长度合理调整,避免因间距过大导致墙板在起吊过程中发生扭曲变形。同时,吊点的承载能力必须经过严格计算,要满足墙板自重以及起吊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动荷载要求。在实际施工中,常使用专业的吊装软件进行模拟分析,以优化吊点设置方案。

2.1.2 预制构件起吊与下落

起吊前,需对吊装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性能良好、运行正常。起吊过程要缓慢平稳,避免因速度过快或操作不当使墙板产生较大晃动。起吊速度应控制在合适范围内,一般不宜超过 0.5m/min 。当墙板起吊至一定高度后,要进行初步的垂直度调整,可通过在墙板两侧设置缆风绳的方式进行微调。下落过程同样要缓慢,接近安装位置时,安排专人进行指挥,确保墙板准确落入安装槽内。在下落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墙板与周边结构的距离,防止发生碰撞。

同时,要实时监测墙板的垂直度和水平度,如有偏差及时进行调整。

2.1.3 构件安装

构件安装时,首先要对安装基础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基础表面的平整度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安装过程中,要使用专用的定位装置来保证墙板的准确就位。例如,可采用钢垫片进行标高调整,通过调整垫片的厚度来控制墙板的高度。墙板就位后,要及时进行临时固定,可采用斜支撑等方式将墙板与地面或相邻结构固定牢固。临时固定完成后,要进行精确的垂直度和水平度测量,偏差应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最后,进行节点连接和灌浆作业,节点连接要保证连接部位的钢筋锚固长度和连接质量,灌浆要饱满、密实,以确保墙板与基础以及相邻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2.2 预制叠合阳台板安装施工要点

预制叠合阳台板安装前,要对支撑体系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要求。支撑体系的间距应根据阳台板的尺寸和重量合理确定,一般不宜过大。起吊时,要注意保持阳台板的水平状态,避免发生倾斜。安装过程中,要将阳台板准确放置在支撑体系上,并进行初步固定。然后,进行钢筋的连接和绑扎,钢筋连接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在浇筑叠合层混凝土前,要对阳台板表面进行凿毛处理,以增强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混凝土浇筑要均匀、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同时,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和厚度,确保叠合层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浇筑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规定天数,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3 预制飘窗的安装施工要点

预制飘窗安装前,要对预留洞口进行检查,确保洞口的尺寸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起吊时,要采用合适的吊装方式,保证飘窗在起吊过程中的平衡和稳定。安装过程中,要将飘窗准确嵌入预留洞口内,并进行临时固定。然后,进行防水处理,在飘窗与墙体的交接处设置防水卷材或密封胶,防止雨水渗漏。接着,进行钢筋的连接和混凝土浇筑,钢筋连接要牢固,混凝土浇筑要振捣密实。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飘窗的玻璃等部件,避免受到损坏。浇筑完成后,要对飘窗的外观进行检查,如有缺陷及时进行修复。同时,要进行成品保护,防止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对飘窗造成损坏。

3 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通过对绿色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的详细分析,揭示了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优势。预制构件的标准化生产、节能减排效果以及施工成本的控制,使得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推广,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将在建筑行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梁治 . 绿色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J]. 现代工程科技 ,2025,4(08):61-64.

[2] 邵雯瑛 .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 [J]. 中国水泥 ,2024,(11):91-93.

[3] 曹辉 .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J]. 中国水泥 ,2024,(11):112-114.

[4] 万玉辉. 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桁架式叠合板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机械与维修 ,2024,(06):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