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化工工程项目中的危化品安全管理策略研究

作者

谢统帅

山东硅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宁市 272000

引言

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化工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大量危险化学品的使用不可避免。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一旦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出现管理漏洞,极易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如火灾、爆炸、中毒等。这些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周边环境产生长期且严重的破坏,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因此,深入探究化工工程项目中危化品的安全管理策略,对于保障化工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维护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化工工程项目中危化品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

1.1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部分化工企业在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漏洞,制度内容不全面,未能涵盖危化品管理的各个环节,如对一些新型危化品的特性及管理要求缺乏明确规定。同时,制度执行缺乏有效监督,存在有章不循、执行不力的情况,使得安全管理制度沦为一纸空文。例如,某些企业虽制定了危化品存储的相关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工作人员未严格按照规定的存储条件和方式进行存储,随意堆放危化品,增大了安全隐患。

1.2 人员安全意识与专业素质不足

化工工程项目一线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危化品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部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危化品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在操作过程中违规作业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在危化品装卸过程中,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野蛮装卸,导致危化品容器破裂泄漏。此外,部分企业对员工的安全培训重视不够,培训内容简单、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未能使员工真正掌握危化品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方法。新入职员工往往未经充分培训就匆忙上岗,增加了操作失误的风险。

1.3 设备设施老化与维护不到位

一些化工企业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或对设备管理的忽视,危化品存储、运输和生产设备设施老化严重,存在腐蚀、磨损、密封不严等问题,降低了设备的安全性能。同时,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执行不严格,未按规定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无法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隐患。例如,危化品储罐长期未进行检测和维护,罐体出现腐蚀穿孔,导致危化品泄漏,极易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1.4 应急管理体系不健全

部分化工企业的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缺陷,应急预案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未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危化品特性制定详细、具体的应急处置措施,与实际应急需求脱节。应急演练组织不规范,演练频次不足,演练内容简单,员工在演练中未能真正熟悉应急流程和掌握应急技能,导致在实际事故发生时,无法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延误救援时机,扩大事故损失。

2 化工工程项目中危化品安全管理策略

2.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全面、系统、科学的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制度内容应涵盖危化品的采购、储存、运输、使用、废弃物处理等各个环节,明确各部门和岗位在危化品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制定详细、具体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同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严格执行制度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2 加强人员培训,提升安全素质

化工企业应高度重视员工的危化品安全培训工作,制定系统、全面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不仅要涵盖危化品的基本知识,如危化品的分类、特性、安全标签解读等,还要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例如,对于一线操作人员,重点培训其实际操作技能和现场应急处理能力;对于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其对安全管理制度、风险评估方法等方面的学习。培训方式要多样化,采用课堂讲授、现场演示、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提高培训效果。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绩效挂钩,激励员工积极主动地学习危化品安全知识,提升自身的安全素质和操作技能,从而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

2.3 强化设备设施管理

加大对危化品相关设备设施的资金投入,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更新改造,确保设备设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建立设备档案,详细记录设备的采购、安装、使用、维护、检修等信息,为设备管理提供依据。按照规定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检验,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故障隐患,对老化严重、安全性能无法满足要求的设备,应及时淘汰更新。同时,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使其熟悉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规程,正确操作设备,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和事故发生。

2.4 完善应急管理,提升应急能力

化工企业要制定完善的危化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预案应涵盖可能发生的各类危化品事故场景,如火灾、爆炸、泄漏等,并针对不同场景制定详细、具体的应急响应措施和操作流程。明确应急组织机构的职责分工,包括指挥协调组、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等,确保在事故发生时各部门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定期组织应急演练,通过实战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演练过程中,注重对员工应急处置能力的培训和提升,让员工熟悉应急救援流程,掌握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的使用方法。同时,加强与周边企业、社区以及政府相关应急救援力量的沟通与协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协同作战,共同应对危化品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

2.5 规范使用流程,防止使用事故

在化工工程项目中,危化品的使用环节应制定详细、严格的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在使用危化品前,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熟悉危化品的性质、用途、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和应急处理措施。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服、防护手套等。例如,在进行危化品的稀释、混合等操作时,要按照规定的比例和顺序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化学反应。加强对使用现场的安全管理,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并确保其处于可正常使用状态。

结语

综上所述,化工工程项目中的危化品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关乎人员生命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企业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危化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化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通过相关措施,加强危化品安全管理,有效降低安全风险,确保化工工程项目的安全、稳定运行,实现化工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安全管理理念的更新,化工企业应持续改进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管理要求,为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华许风,叶浩. 化工企业对危化品安全管理的困境与解决措施探究[J].化肥设计,2024, 62(5):83-86. .

[2] 廖鑫凯,许仲生,陶世鹏 . 我国危化品仓储物流用地难题及对策建议[J]. 物流研究, 2024(5):59-64 .

[3] 赵欣婕 . 业界研讨危化品储存柜安全技术团标 [J]. 中国石油和化工,2024(10)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