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住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探究

作者

牛立伟

山东华威装饰有限公司

1 住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渗漏的成因

1.1 结构设计存在缺陷

在住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阶段若存在不合理之处,往往为后续的渗漏问题埋下隐患。例如,设计中未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受力分布,可能导致局部应力集中,从而引发裂缝。此外,某些设计未能合理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也可能因温度变化或地基不均匀沉降而产生裂缝。同时,防水层的设计若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如厚度不足、材料选择不当或施工细节处理不完善,都会显著降低防渗漏效果。这些问题表明,优化结构设计是提升混凝土防渗漏性能的重要前提。

1.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足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足也是导致混凝土结构渗漏的重要原因。在实际施工中,如果混凝土的配比不合理或搅拌不均匀,容易导致其内部结构疏松,从而形成渗漏通道。此外,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性也直接影响防渗漏效果。例如,模板安装不严密、振捣不到位或者养护措施不当,都会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等缺陷,进而增加渗漏风险。同时,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的变化,若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也可能对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加剧渗漏问题的发生。因此,加强施工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是确保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性能的重要保障。

1.3 材料性能的不足或选择不当

材料性能的不足或选择不当同样是混凝土结构渗漏的重要成因。在实际工程中,部分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可能选用质量不达标的原材料,例如含泥量过高的砂石或强度不足的水泥,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能。此外,某些防水材料对环境适应性较差,在极端温度或长期潮湿条件下容易老化失效,从而失去防渗功能。同时,不同材料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也不容忽视,若混凝土与防水层材料之间粘结性能不佳,则容易形成薄弱环节,导致渗漏隐患。

1.4 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住宅建筑工程中,外部环境因素的复杂性同样对混凝土结构的防渗漏性能提出了严峻挑战。例如,长期暴露在酸雨、盐雾或强紫外线辐射等恶劣环境中,可能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微裂纹或剥蚀现象,从而为水分渗透提供通道。此外,地基土质的不均匀性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也可能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影响,进而诱发渗漏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如软土地基或喀斯特地貌区域,若未能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对混凝土结构的长期作用,防渗漏措施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2 住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的要点

2.1 屋面防渗漏施工技术

在住宅建筑工程中,屋面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实施直接关系到整体建筑的防水性能。为了有效避免屋面渗漏问题,首先需要对屋面基层进行彻底清理,确保表面无杂物、无油污,并保持适当的湿润度以便后续施工。其次,在防水层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例如高分子防水卷材或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并确保其铺设均匀、接缝严密。此外,对于屋面的细部构造,如排水口、管道穿孔和阴阳角等部位,需进行重点处理,采用密封胶或附加防水层增强其防渗能力。同时,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严格的闭水试验,以检验防水层的实际效果,发现问题及时修补,从而全面保障屋面的防渗漏性能。

2.2 墙体防渗漏施工技术

在住宅建筑工程中,墙体防渗漏施工技术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墙体作为建筑物的主要围护结构,其防渗性能直接影响到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有效防止墙体渗漏,首先应注重墙体基层的处理,确保墙面平整、无裂缝,并清除表面浮灰和松散物。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墙体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如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或弹性防水涂料,并采用分层涂抹的方式以保证防水层的均匀性和密实性。对于墙体中的薄弱环节,例如门窗洞口、穿墙管线以及不同材料交接处,需进行特别加强处理,可使用防水密封条或增加附加防水层来提高防渗效果。此外,施工时还应注意墙体的排水设计,合理设置坡度和滴水线,避免雨水积聚和倒灌现象的发生。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显著提升墙体的防渗漏性能,从而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并减少维修成本。

2.3 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技术

在住宅建筑工程中,地下室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实施尤为关键。由于地下室长期处于地下水和土壤的包围之中,其防渗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为有效防止地下室渗漏,首先需对基坑进行科学处理,确保地基稳固且排水畅通,避免因地下水位变化引发的渗漏隐患。其次,在地下室结构施工过程中,应特别关注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裂性能,可通过添加外加剂或优化配合比来提高混凝土的防水能力。此外,对于地下室墙面与底板的接缝部位以及穿墙管道周围等易发生渗漏的关键节点,需采用高性能密封材料进行重点处理,并增设止水带以增强防水效果。同时,施工完成后应进行严格的水压试验,通过模拟实际使用环境来检验防渗性能,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从而全面保障地下室的防渗漏质量。

2.4 厨卫防渗漏施工技术

在住宅建筑工程中,厨卫区域是用水频繁且易发生渗漏的关键部位,其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尤为重要。为确保厨卫区域的防水性能,首先需对地面和墙面基层进行细致处理,清除表面杂物并修复裂缝,同时保证基层干燥平整,以增强后续防水材料的附着力。其次,在防水层施工过程中,应优先选择符合环保标准且具有良好耐水性的材料,如聚氨酯防水涂料或柔性防水砂浆,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涂刷,确保涂层厚度均匀、无遗漏。对于地漏、管道根部及墙角等易渗漏部位,需采取局部加强措施,例如使用防水密封胶或增设附加防水层,以提升关键节点的防渗能力。此外,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蓄水试验,通过观察一定时间内水位变化来验证防水效果,并及时修补发现的问题,从而有效保障厨卫区域的长期防水性能。

3 结语

综上所述,住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防渗漏施工技术涉及多个关键环节,从设计优化到施工质量控制,再到材料选择与环境适应性分析,每一步都对防渗漏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案、严格的施工管理和合理的材料应用,才能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防水性能。同时,针对不同部位的具体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防渗漏措施,如屋面的闭水试验、墙体的细部处理、地下室的关键节点密封以及厨卫区域的蓄水检测,能够进一步降低渗漏风险,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也将不断完善,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海山 . 住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探究 [J]. 居舍,2025,(21):39-42.

[2] 芦文涛 . 住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探究 [J]. 居舍,2025,(19):58-61.

[3] 朱晓琳,孙东明,郭富强,柳亚男 . 住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的探究 [J]. 居舍,2025,(08):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