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气设备故障预测与诊断方法研究

作者

杨乐

41132519891024132X

引言

在现代社会,电力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能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气设备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然而,电气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电气应力、机械振动、环境温度等,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故障。电气设备故障不仅会导致电力供应中断,给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巨大损失,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威胁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传统的电气设备故障预测与诊断方法主要基于专家经验和物理模型。专家经验方法依赖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和经验,主观性较强,且难以处理复杂的故障情况。物理模型方法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基础,但需要建立精确的设备物理模型,对于一些复杂的电气设备,模型的建立和求解难度较大,且模型的适应性和通用性较差。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能够从大量的运行数据中自动提取故障特征,识别故障模式,为电气设备故障预测与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因此,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气设备故障预测与诊断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人工智能在电气设备故障预测中的应用

1. 故障特征提取

故障特征提取是电气设备故障预测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从电气设备的运行数据中提取能够反映设备故障状态的特征信息。传统的特征提取方法主要基于信号处理技术,如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等,这些方法对于一些简单的故障特征提取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复杂的故障特征提取能力有限。

人工智能技术在故障特征提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机器学习算法,如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等,能够自动从大量的运行数据中提取最具代表性的特征,降低数据维度,提高故障预测的效率。深度学习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能够自动学习数据的深层次特征,对于复杂的故障特征具有更强的提取能力。例如,在变压器故障预测中,通过采集变压器的油温、绕组温度、油中气体含量等运行数据,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能够提取出与变压器故障密切相关的特征信息,为故障预测提供有力的支持。

2. 故障预测模型建立

在提取故障特征后,需要建立故障预测模型来对电气设备的故障状态进行预测。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多种故障预测模型,如支持向量机(SVM)、神经网络(NN)、随机森林(RF)等。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机器学习算法,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和分类性能。在电气设备故障预测中,支持向量机可以通过对故障特征数据的学习,建立故障预测模型,实现对设备故障状态的准确预测。神经网络是一种模仿人类神经系统的计算模型,具有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在电气设备故障预测中,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对大量的故障样本数据的学习,自动调整网络的权重和阈值,建立故障预测模型,对设备的故障发生概率进行预测。随机森林是一种集成学习算法,通过构建多个决策树模型,并对这些模型的结果进行综合,提高故障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人工智能在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1. 故障模式识别

故障模式识别是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核心任务,旨在依据提取的故障特征信息,精确判别设备的故障类型与发生位置。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其强大的模式分类与泛化能力,在该领域展现出高效性与准确性。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如 K 近邻(KNN)、朴素贝叶斯(NB)等,基于特征空间的距离度量或概率分布建模,可有效实现对已知故障模式的快速归类。而深度学习方法如深度置信网络(DBN)、生成对抗网络(GAN)及卷积神经网络(CNN),通过多层非线性映射自动学习故障数据的深层特征表示,具备对复杂、非平稳信号中隐含故障模式的自主辨识能力,尤其适用于未知或未标注故障类型的识别。此外,结合迁移学习与无监督学习策略,模型可在小样本条件下提升泛化性能,增强对稀有故障模式的识别鲁棒性。在电动机故障诊断中,利用深度学习对电流、电压、振动等多源信号进行融合分析,可实现对绕组短路、轴承磨损、转子偏心等典型故障的高精度分类,识别准确率显著优于传统方法,为设备的精准维护提供可靠依据。

2. 故障诊断系统开发

为了实现电气设备故障的实时诊断,需构建高效、智能的故障诊断系统。人工智能技术为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关键支撑,显著提升了诊断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基于人工智能的故障诊断系统通常由数据采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故障诊断模块和结果显示模块构成。数据采集模块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获取电气设备的电流、电压、温度、振动等多源运行数据;特征提取模块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小波包变换与自编码器等人工智能方法,自动提取时域、频域及非线性动态特征,有效降低数据冗余并增强故障敏感性;故障诊断模块集成深度学习模型(如LSTM、ResNet)与集成学习算法(如 XGBoost、随机森林),实现对复杂故障模式的精准识别与分类;结果显示模块则通过人机交互界面(HMI)或SCADA 系统,以可视化方式呈现故障类型、置信度及预警等级,辅助运维人员快速决策。例如,在智能变电站中,该系统可实现对变压器、断路器等关键设备的连续监测与毫秒级故障响应,显著提升系统可靠性与运维效率。

结论

本研究对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气设备故障预测与诊断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故障特征提取、故障预测模型建立、故障模式识别和故障诊断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应用分析,验证了人工智能方法在电气设备故障预测与诊断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与传统的故障预测与诊断方法相比,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更强的适应性和更好的通用性。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自动从大量的运行数据中提取故障特征,识别故障模式,为电气设备的故障预测与诊断提供了更加科学、有效的手段。

然而,目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气设备故障预测与诊断方法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需要大量的标注数据,数据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模型的性能。人工智能模型的解释性较差,对于一些复杂的故障诊断结果,难以给出明确的解释。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进一步优化人工智能算法,提高故障预测和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二是加强数据管理和数据挖掘,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利用率;三是开展人工智能模型的可解释性研究,提高故障诊断结果的可信度和可接受性;四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如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构建更加智能、高效的电气设备故障预测与诊断系统。

参考文献

[1] 高贵兵 , 王俊深 , 岳文辉 , 等 . 基于脆弱性的制造设备故障智能诊断与维护 [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56(23):141-149.

[2] 马永财 . 基于数字孪生的电气设备多源数据融合故障诊断模型与应用研究 [J]. 模具制造 ,2025,25(07):216-218+221.